第六十二章 避无可避

腊月里本就忙着过年,加上前几日的册封大典以及过后的宫宴,似乎将近一个月以来,整个紫禁城仿佛又回到了康熙朝时候钟鸣鼎食的盛状。我原本都打算干脆真在承乾宫关起门来过日子了,结果又被四爷三言两语给哄得消了气,搬回了养心殿后殿的华滋堂。然而毕竟年根儿底下养心殿来往的人多嘴杂,我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平时连后殿的门都不出,四爷仍然只是得空时候过来坐坐,说话儿就走。我心里也清楚,他虽有心,可如今形式他也是骑虎难下。然而这好不容易恢复的平静在元旦宫宴后又被打破了。

我历来不喜欢宫宴这样的场合,如今姐姐去了而我却依然忍不住往八爷府女眷中搜寻,为此前些日子我坐在那儿已经备受煎熬,但碍于自己顶着熹妃的名号又不能像从前一样轻松溜掉。今日在捱过大半进过奶茶后四爷见我实在意兴阑珊,便示意皇后给了我个台阶让我回宫歇着了。从天不亮一直折腾至傍晚,我也的确乏累于是早早就在承乾宫歇息了。第二天一早便是初一,整个承乾宫的宫人还指望着我的打赏呢。然而还没等发好红包元寿和天申竟早早就过来拜年了。奴才们见状匆匆领了红包磕头退去。我看着面前跪着的两个孩子颇有些纳闷问道:"今年怎么如此早?"说着让慎思拿过旁边早备好的另一个锦匣示意她打开,亲自取出其中的两个红缎秀金荷包分别交给两兄弟。他们磕了头谢过后站起来,元寿一板一眼道:"回额娘,昨日皇阿玛祭堂子后回来的路上特意把儿子们叫到御辇上陪驾。教导儿子如今已不再是小孩子了,身为皇子更应该处处勤勉上进。儿子定时时谨记为额娘争气。"我看着他们意气风发的模样,无限的满足充斥心头。这时候梅香菊韵搬了椅子来我微笑着抬手让他们坐了,兰意又上了茶。待喝过两口我方才忽而想起问道:"天申你额娘那儿可去过了?"天申举着吃到一半的红豆糕忙回道:"还没呢,从您这儿回去就去。平时想看看您都不得见。"我心里虽然欣喜却又难免道:"哪有初一一大早不先去额娘那儿拜年的道理。"天申又继续边吃边道:"您放心吧,额娘绝对愿意让我来的。之前她总是嘱咐我多来这儿请安。可我每次来他们都说您要静养,每次都不得见。这不四哥和我就说趁早赶紧过来,免得又见不着。"我听了他的话才意识到原来不止我自己总是惦记着他。也才惊觉这一年来诸事繁杂竟不知不觉如此冷落了他们兄弟,不由得黯然起来。元寿见我神情有异沉吟些许乎道:"额娘,儿子这一年来始终担心您身子有恙,如今几日见了您如此消瘦,不知可在延医用药?"我笑着宽他们心道:"都曾,方太医也说没有大碍。你们放心就是。"天申听了似乎放下心来笑着回:"您没事就好。"而元寿神情却更加凝重起来看着我悠悠道:"儿子仰仗额娘庇护照顾十余载,在儿子心里您早就是我亲额娘,多年来可谓子凭母贵。然而如今毕竟不可与潜邸时同日而语,父皇有时也是无奈。不过额娘放心,儿子如今长大了,今后定让额娘有所依靠。"看着他坚毅的脸我竟忽然有面对四爷的错觉,心底安慰之余不由得升起丝丝忧惧忙扯着嘴角道:"能得元寿如此我心甚慰。我闭门静养其实只是无意于后宫纷扰。你们不用听信外人所言。你父皇与我相伴多年,你们不必替我担心。我很好。只是我不能像以前那样陪你们,"我说着叹口气缓了缓道:"毕竟如今你们已是天家皇子,相信今后越大就会有越多人出于各种目的接近你们。你父皇昨日应该也是要你们时刻看清楚行端坐正。你们要面对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我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只是提醒你们无论何时不要忘了你们童年时候的情意。"我越说心里愈发压抑于是接着端起茶盏缓缓道:"好了,我也累了,天申你额娘还在等你。元寿你就陪他同去吧,替我给裕嫔拜年。"他们兄弟虽不情愿也只好听话道:"儿子谨记额娘教诲!额娘好好保重身体,儿子过两天再来请安。"

等他们一走我就命慎思帮我换回了御前的服饰,这偌大的承乾宫此刻竟让人莫名地喘不过气来。我逃也似的出了承乾门,就在我刚出月华门时,明玉竟打养心殿方向而来。我直觉想转身就走,可又不能,只盼着她不要留意到我。正当我欲俯身按女官身份请安时,她一声"若曦",叫住了我。我抬头报以尴尬一笑道:"真巧!这大冷天儿,十福晋独自在这儿有何贵干?"明玉神色变了又变道:"若曦,我知道如此来见你实在唐突。只是我实在是没别的法子了!"她说着说着竟有些哽咽起来。我忙止住她道:"十福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随我来。"说完我转身穿过月华门便带着她回了曾经住过的配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