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鸟船

至于船只方面,

其实早在明军入主维甘后,刘煜就命人将留守明城的船匠纷纷请到维甘。

由于商会的阻挠,哪怕是在收钱后商会也仅仅只是让船厂修建两艘三桅杆大船,不许明军让明人船匠进入船坞中。

这些从明城而来的船匠只得在维甘闲着。

而今明军以雷霆之势剿灭商会,船坞自然也落到明军手上。

这些船匠自然也能进入船厂里为明人修建战船了。

徐明来到维甘也有些时日了,当明军接管维甘后他就立刻动身前往维甘。

对于维甘当地的船厂,徐明甚为满意,虽然比之当年郑军的造船厂略有不如,倒也比明城附近那简陋的船坞强多了。

虽然商会忌惮明人并不愿意让明人进入船厂。

但毕竟是为明军造船,船厂自然也得放行,作为船匠徐明也到过船坞,去探查造船的进展。

直至今日明军拿下商会的消息传来后,徐明喜出望外,连忙带着一众船匠来到船厂。

他并没有对对船厂的船匠进行大清洗,而是让他们继续各司其职。

对于明廷而言,各式人才都需要招纳,储备。

这些维甘船匠造船经验之丰富,徐明这些天的探查也有所了解。

正当明人船匠陆陆续续抵达船厂时,刘煜也带着乌达一干人来到了船厂。

当到了船厂后,刘煜就迫不及待的朝为明军建造战船的船坞走去。

这两艘商船在明军到来前就已安放好龙骨,由苏郎青出资被明军买下。

商会的覆灭并没有给船厂造成太大的影响,

毕竟那一夜佣兵劫掠的对象是维甘当地的富商,谁会在意一处破船厂。

因此船厂倒是没有受到损坏,倒是一些船工在那一夜中受到波及,一些船工被佣兵砍死或砍伤。

船厂难免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在徐明带来了大量明人船匠后,整个船厂也开始逐步恢复。

至少在刘煜面前,船坞里那两艘武装商船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中。

不少明人船匠也加入到当中,毕竟自己人用着,徐明也放心。

“徐明,为我明军修建的两艘武装商船如何。”刘煜自然是外行,自己看倒也看不出什么。

只是依稀感觉整艘船只也大体修建完成。

“回大人,两艘商船修建时已安放好龙骨,在我等监督下维甘船厂的建造速度也让人满意,而今火炮甲板已经安置上去。”徐明沉声道。

“哦,是吗?”刘煜眺望船坞,船只甲板上不少船工来回奔波。

在十七世纪,商船与战船性能开始逐渐分割开来。

尽管海战中,战船数量不足的西方殖民者也很喜欢将武装商船开来助阵。

这些常年在各大洋运货的三桅大帆船在添加了一层火炮甲板后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武装商船。

虽然所携带火炮数量尤其是重型火炮远不如战船,但用于对付海盗或是疏于海防的大陆国家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十六七世纪,明军和荷兰人,佛郎机人的海上战斗中,明水师面对的往往都是西方殖民者的武装商船。

“还望诸位加班加点尽快完工。”看着来回忙碌的船匠,刘煜又道:

“既然现在我们已接管船厂,那么整个船厂所有船坞就全部动工吧。”

“至于这些商船也没有必要继续建造了,想法子通通装上火炮甲板。”

徐明见刘煜如此兴奋的模样,不免摇摇头,开口道:“大人,船坞里还在修建中的商船最大的就是这两艘,已经耗去船厂不少的木材了,同时大量船匠还在修建这两艘武装商船,此时的船厂已经没有多少船匠可以抽调。”

“同时,此船是由商船改装而出,船上只加了一层火炮甲板,海战远远不如西人的战船。”

徐明的话像一盆冷水泼在了刘煜身上,让刘煜瞬时清醒了许多。

刘煜逐渐冷静下来,

“那依你之见。”

“造鸟船。”徐明道。

“鸟船,”刘煜一惊,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徐明。

鸟船因航行速度快,有如在海面上高速飞行的海鸟得名。

它是从嘉靖时代的开浪船发展而来的,头尖细,船身较低矮,设有四桨一橹。

在明军水师乃至郑军中大量装备。

“你是说水师镇的那些快船。”刘煜对于水师镇的鸟船倒也有些许印象。

毕竟登陆吕宋时乘坐的就是这样的快船。

“此鸟船非彼鸟船。”徐明摇摇头,

“是大鸟船。”徐文道。

“由于鸟船船快且易于操纵,比之福船用途更大,因此无论是崇祯年间还是国姓爷时,对付红毛都是用制备了双层火炮甲板的大鸟船作为主力迎战的。”

“双层火炮甲板?”刘煜吃了一惊,连忙问,

“这类船只如何建造?”

“其实很简单,就是保留原来战船的全部结构,在主甲板上再搭建一层甲板,最上层甲板仅比尾楼略矮,这样原来的主甲板就成了下层火炮甲板,新搭建的甲板最为上层火炮甲板,下层搭载搭载4到八门重炮,上层搭载十门左右轻炮,舰首也可搭载重炮。”徐明见刘煜一副顿悟的模样,继续道,

“这类船只比之大型武装商船丝毫不落下风,且生产易于大型武装商船,若大人想尽快组建水师,大鸟船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煜想了想,这种大号的鸟船算得上是中型战船了。

算上各型轻重火炮也有二十多门,对付寻常海盗倒是够用,可惜受船身身限制无法搭载更多的重炮,但对于现在什么都缺的明军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思虑一会儿后刘煜就同意了徐明的方案。

船厂除却建造的那两艘大型武装商船外,其余船坞通通开建大鸟船。

这种船只在清廷以及台湾郑军中曾广泛装备,因此对于这些从台湾流亡到吕宋的船匠而言并不陌生。

只需材料给足,这些船匠们不需要太多准备时间便能立刻投入到建造中。

这也是为什么徐明提议建造这类船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