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不过领到相应的推广任务之后,竺竹当时也不完全是喜悦。

接这样的一个游戏的推广会不会被骂恰饭之类的。

如此一来先前的粉丝会不会直接跑掉?

经过一番比较复杂的心理冲突之后。

竺竹最终还是决定接下这样的一个推广任务。

当时促成竺竹最终下决心接下这样一个任务的原因是当时竺竹了解到的开发者GRAYFOREST是独立开发者,而且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的独立开发者,而是國内为数不多的比较有名气的独立游戏开发者。

竺竹虽然还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

但是她也算得上是计算机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她知道独立开发者的难度。

在各种类型的开发者里面独立开发者算是最特立独行的那类了。

尤其是國内独立开发者的发展之路在竺竹看来更是困难重重。

反正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竺竹想过很多以后的职业发展路线,唯独是几乎从来没想过去做一个独立开发者。

即便是偶尔动念,基本也是直接将相关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

对于GRAYFRPRET这样一个独立开发者,竺竹虽然不至于说是顶礼膜拜吧,但多少是有一定钦佩的。

竺竹觉得力所能及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帮下。

何况现在还是有偿推广,帮忙做下宣传她也不是很亏。

因此她当时选择接下了对这款游戏推广。

当初在推广的时候竺竹为了避免被指责恰烂钱还是很注意技巧的。

当时在进行视频推广的时候她多是进行技术层面的解构,而不是单纯的宣传游戏本身。

尽管竺竹自以为很注意推广技巧。

不过当时做好视频之后,竺竹依然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的。

毕竟第一次恰饭,万一掉粉怎么办?

不过事情并没有像竺竹预料的那么悲观,将推广视频发出之后。

竺竹有些意外地发现她非但没有掉订阅。

反而因为其解构角度清奇在一众妖艳推广视频中脱颖而出。

一个视频还意外增加了大概万余订阅。

额,这么神奇的么。

受这件事的启发。

这之后,这种从技术角度解构产品就成了竺竹做视频的一种的风格。

在GRAYFOREST搞出之后。

竺竹又跟着热度搞了个技术方面的结构。

关注她的人数又增长了不少。

竺竹算是明白了。

好家伙,这个GRAYFOREST就是流量密码啊。

在这之后,竺竹干脆一直关注着GRAYFOREST的动态。

现在GRAYFOREST又发布了新游。

这样的机会竺竹自然是可以加以利用一波。

虽然有蹭热度之嫌。

但技术人员的事情,怎么能说是蹭呢。

YouTuber搞出来的视频搞出来之后反过来可以助长GRAYFOREST发布游戏的热度。

这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反正比得知某些苦难的社会事件之后各种恶意结构吃人血馒头的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总之,最近竺竹一直在钻研GRAYFOREST搞得这款恐龙小游戏。

纯粹技术层面的钻研。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竺竹要从技术层面上对GRAYFOREST搞得这个恐龙小游戏进行结构。

这种情况下,就算不要求她搞出个恐龙小游戏的复刻版本。

至不济也得搞出个demo来。

不然就别说什么技术层面解构了。

涉及到恐龙小游戏这样一个游戏并不是很复杂。

看了很多游戏视频作者搞的游戏试玩视频。

竺竹已经基本搞清楚GRAYFOREST设计的恐龙小游戏的内容。

这之后竺竹更进一步搞出了个demo出来。

虽然说是demo,但基本上无论是UI还是核心玩法都很神似GRAYFOREST搞出的正式版了。

只要竺竹想复刻在此demo的基础上再完善一二就可以搞出个复刻版本。

不过“等身”复刻啊这种跟盗版几乎没区别的行径竺竹没啥兴趣。

好歹也是水木计算机系的。

虽然竺竹很少标榜这一身份。

但她心中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而且即便是复刻也未必能复刻GRAYFOREST的成功。

从竺竹研究GRAYFOREST的恐龙小游戏搞出的demo来看。

包括UI以及游戏核心玩法的全部工程文件差不多三千多行代码就搞定了。

当然在讨论多少行代码的时候一般默认这类代码是比较符合规范缩进的情况下。

有的开发语言非要写成一行也不是没办法。。。

关注GRAYFOREST的搞出的恐龙小游戏的技术实现的同时。

竺竹也关注了这款游戏的成绩。

从一些第三方网站提供的数据来看。

竺竹知道GRAYFOREST搞得这个小游戏目前实际有效下载已经突破一千万次了。

像这样一个买断制小游戏有效下载却几乎直接同收入挂钩。

按照3美元一次的有效下载,一千万次的有效下载。

这样的一款不起眼的小游戏总营收岂不是超过三千万美元了?

要按照每行代码收入来计算的话岂不是一行代码就一万美元。

这赚钱的水平额堪比印钱啊。

不得不说,竺竹羡慕了啊!

不过羡慕也没啥用。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论。

竺竹觉得与其说GRAYFOREST是一行代码一万美元。

不如说是一行代码1美元。

GRAYFOREST的名字/号召力值三千万美元。

换一个普通的开发团队或者开发人员搞出来的同一个游戏上线。

竺竹觉得大概率是很难复刻GRAYFOREST现在的成功。

甚至即便是最终能收获到一些微小的成绩。

恐怕也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口碑发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