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麦黄六月
恋上你看书网,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六月中旬前后,山西一带的麦子,熟了。
金灿灿,黄彤彤,沉甸甸,长势喜人。
而远在京城的草包皇帝朱由检,却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在乾清宫里走来走去,时不时的将魏忠贤召唤进来臭骂一顿。
甚至,还动手动脚的,打了几名不长眼的大臣。
麦黄六月,你给朕提议征剿陕甘三府的‘贼兵’,并想办法大张旗鼓的去西北平叛?
朕曰你老母!
朱由检在乾清宫里急的团团转,可是,一到早朝时间,却瞬间变成一副懒洋洋的败家子模样,对朝廷重臣们的各项建议,一概照准。
甚至,就连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题本,也干脆让王承恩代替自己做了朱批,一律照准!
你们爱玩,就玩去吧。
朕的第一任务,就是想办法把每一颗粮食,尽快收割起来,存进大明朝的粮仓里再说……
……
魏忠贤这段时间,可算是忙疯了。
他脸上的伤势刚刚养好,很快就从青紫之色,变成惨白,且,满嘴都是着急上火的燎泡。
当朱由检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魏忠贤时,大奸臣登时急了。
一旦让那条毒蛇得逞,抢在麦黄前发动全面攻势,大明朝接下来的日子,将十分难过。
那些草原狼,处心积虑的,竟然是即将成熟的粮食!
此事看似不靠谱,可经过朱由检的反复论证,他终于确定,什么西北兵荒,什么建奴叩关,什么北蛮王庭……
人家的目标就很明确。
一旦大明朝的小麦成熟,十几路、甚至几百路骑兵流窜进来,一番肆意的屠戮与抢劫后,人家便会远遁大漠深处,根本就不与大明守军纠缠。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
如果攻城略地,大明的先进火器,分分钟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草原部落人。
可是,如果人家只是铁了心的要抢粮食,那就是干脆没辙。
人家一日二三百里,就跟玩似的。
可大明军队,大量的骑兵队伍都被集中到山海关一线,所谓的九边,大多数只擅长防御守城,根本就难以与那些轻骑兵进行野战。
客氏巴巴,久居中原,并在皇宫里潜藏多年,对大明……
不,可以说对汉人农耕文明,简直了如指掌。
对这个表面上的庞然大物的软肋和死穴,也是一戳一个准!
一旦夏粮成熟的节骨眼上,来一场‘大扫荡’,不要说人家能抢走多少粮食,就是战火蔓延开来,对大明的打击可以说是十分致命的。
“万岁爷,第一批收割机设计出来了,要不要……”
“还问什么,想办法抢收麦子!”
魏忠贤急吼吼的走进乾清宫,话还没说完,就让朱由检一脚踹出来。
“滚回来!”
朱由检突然喊住魏忠贤,“走,朕也去看看。”
草包皇帝一改往日奢侈浪费,早早的就让魏忠贤备下战马,一出乾清宫,便翻身上马:“去大明学堂!”
一人一骑,狂奔而去。
一大帮子锦衣卫、随侍太监根本就来不及,只好远远的跟在后面,一个个都快跑断气了。
他们从未见过,皇帝如此火急火燎,所以,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蒙上一层浓浓的阴霾。
看来,大明朝,出大事了。
且说朱由检、魏忠贤赶到坐落于信王府的‘大明学堂’时,近千人正在满头大汗的忙碌着,十几架新设计出来的收割机,正在进行紧张的调试。
“这个横杆不太合理,应该将倾角放大一些,才能噙住麦秆!”
“这个旋转式镰刃转速太低,想办法将外齿轮放大一圈!”
……
朱由检翻身下马,挤进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收割机,不住点头赞叹。
不得不说,当初排除万难,筹建大明学堂,是他这个草包皇帝最成功的一件壮举,不亚于一支铁骑的战斗力。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早已超乎所谓的神机营……
“这种收割机,一天能生产多少架出来?”朱由检弯腰查看着一架收割机,随口问道。
这时,那帮大明学子才发现,皇帝陛下驾到了。
立刻便有几名老成持重的学子跑过来,拱手施礼后,直接开始介绍这种专门为小麦设计的收割机。
“原本应该可以更精密些,不过,考虑到时间紧迫,目前只能简化到这个程度了。”
“像这种能收割四行小麦的机子,让大明工程局的帮忙,一天大约能生产三万架。”
“不过……”
一名学子欲言又止。
“讲。”朱由检温言说道。
“所需钢铁数量太大,恐怕一时间难以凑齐。”那学子迟疑着说道。
“钢铁的事,你们别操心了,”朱由检转首对魏忠贤说道:“这个你去想办法,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满足一应需求。
再则,每一副收割机上,要配备两套备用的刀刃。
还有,一定要简化,简化到农民自己就能修理,甚至可以自行仿造。”
众学子纷纷拱手称是。
朱由检挥挥手,道:“都去忙吧,朕就不打扰你们干活。”
草包皇帝翻身上马,立刻向西海子红柳姑娘的画舫疾驰而去。
这一次,只有锦衣卫的高手们紧随其后,魏忠贤屁颠颠的想办法弄钢铁去了。
“红柳,立刻给曹公飞报,让他和茅元仪想尽一切办法,牵制山西镇、榆林镇、大同镇、宁夏镇一线的草原骑兵。
就说是朕的意思,不惜一切代价!
对了,让茅元仪想办法把西北那边的草原豺狼,尽量拖进延安府、平凉府、庆阳府一线的外围,不能让粮食受损!”
红柳姑娘似笑非笑的瞅着朱由检,道:“公子,这会着急了?”
朱由检‘咳’了一声,催促道:“还不赶紧的!”
红柳姑娘笑吟吟的说道:“公子请放心,昨日你离开画舫后,我便给曹公那边传信了。”
朱由检:“……”
大爷的,虚惊一场啊。
看来,比起曹公、茅元仪这些人精,他这个草包皇帝还真是一个大草包。
不过,这样更好。
终于能够安心的学外语……咳咳,安心的跟红柳姑娘谈人生了。
“你咋不早说?害我心惊肉跳一整夜!”朱由检气哼哼的说道:“再这样子,朕就不疼你了。”
红柳姑娘嫣然一笑,道:“好了好了,别着急上火的,其实早在今年开春时,茅元仪那边就做好了抢收粮食的准备。
听曹公的意思,陕甘三府之地,卡在草原骑兵的咽喉上,西可支援肃州镇,北可抵挡十万铁骑,东可遏制山西、陕西,南下可随手夺取西川之地。
情况虽然危急,但还不至于让咱们束手无策。”
听了红柳姑娘的劝导,朱由检的一颗心,终于渐渐平稳下来。
这一场惊,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穷。
穷怕了。
一个粮食问题,足以让他辛辛苦苦打造经年的基本盘,一两个月内,完全崩塌。
这也就难怪他有些惊慌失措了。
“不过,抢收粮食……”
新的一个问题来了。
那些粮食抢收了,应该存放在什么地方?
按理来说,应该让老百姓存一些口粮,剩下的,想办法运到临近的一些城池里……
“不对,还是不对劲。”
朱由检刚刚安宁下来的心,又开始突突起来。
如果是单纯的草原铁骑,相信还好对付,只要能坚守一些城池,那些罗圈腿攻打无果后,往往会撤兵离去,在一些容易抢劫的地方作孽。
问题是,这一次是客氏巴巴那个烂货筹划的,她对大明朝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可算是精通之人。
“红柳,将朕的意思再传递出去。”
朱由检沉吟几声,道:“让茅元仪想个办法,必须要克制客氏巴巴。
那条毒蛇,对咱们汉人农耕文明,实在太了解了,必须要想办法避免让她的阴谋得逞。”
红柳点头,迳直出门办事去了。
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她丝毫都不会拖泥带水,这也是朱由检最喜欢她的地方。
“大明的麦子,熟了……”
躺在红柳姑娘的大床上,朱由检低声念叨一句,头一歪,便睡着了……
……
山西的麦子熟了。
茅元仪安顿好山海关一线数万老兵,便领着王云燕等一众人马,快马加鞭的,向大同镇方向而去。
沿途,不停地有飞鸽传书。
茅元仪随口发布各种命令。
这一次,王云燕等人,终于见识到,什么才叫精准指挥,什么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茅元仪的指挥特点,就是精确。
大到纵横千里,山川河流尽在胸中藏。
小到一些关隘、重镇、村庄,乃至一条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河流、上头、山神庙、涝坝等,也不知道他那个脑瓜子里,都装了多少东西。
一日两夜后。
茅元仪一行抵达大同镇。
这一次,他直接拿出锦衣卫的金牌,和皇帝的尚方宝剑,直戳戳的冲进大同镇,先将所有的将军、参将、游击等统统拿下。
然后,又接管了所有的府县衙门。
因为之前早已安排好人手,所以,清理完门户后,一声令下,便冒出来三万五千人的一支军队。
简直就像变戏法似的。
王云燕等人,看的直呼过瘾。
跟着茅大帅,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咥羊肉泡馍、抢收粮食,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传令下去,所有人都到大同车站集合,将第一批收割机搬运过来。”
“成立一百支收粮队。”
“散出谣言,就说官府要抓丁,万岁爷要民间选秀三十万民间女子,让大家伙带上足够的粮食,赶紧逃到延安府、庆阳府和平凉府去!”
“另外,就说官兵与豪强地主勾结,要借剿贼名义,扑杀老百姓,割下人头去领赏钱……”
众将官:“……”
万岁爷民间选秀三十万!
茅大帅、简直了!
不过,此事想起来就过瘾啊,管他万岁爷知道后会不会气得从龙床上爬起来,先将老百姓哄骗走再说。
茅元仪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抢完粮食后,直接来个坚壁清野,一颗粮食,一个老百姓都给你不留。
困,也要把那些豺狼困死在山西。
至于说太原城,那你就去攻打好了,正好想办法弄死几万个骑兵,让他们就算抢到一批粮食,也根本就驮运不回去。
布置完大同府的任务,茅元仪直接让自己手下兵将,接管了此地。
然后,漫不经心的给草包皇帝发一道密函,在魏忠贤的操办下,大同府顺理成章的成了‘根据地’。
神不知鬼不觉。
至于那些草包将军、参将、游击什么的,随便审问一下。
大致上,全部拖出去砍了脑袋,估计有一两个冤枉的大头鬼。
可是,如果隔一个砍一个,绝对都是罪有应得。
大明朝的烂,根本不是哪几个人烂,或者哪几个地方烂,而是烂到骨子里头了。
就算是大罗金仙下凡,估计也只能干瞪眼,忍不住跟着他茅元仪去替皇上造反吧?
于是,茅剃头也懒得多理会,让手下人等酌情处理,该砍的都砍了,该关押的……算了,都砍了吧。
关押在大牢里,还浪费粮食。
当日下午,整整一火车‘由检收割机’到货。
在茅元仪一番猛如驴的操作下,大片大片的小麦,被迅速割倒、捆扎整齐,并用铡刀将麦穗直接铡下来,打包带走。
漫山遍野,散落着凌乱的麦草。
茅元仪下令,点火烧田。
就连一根麦秆,也别给那些草原骑兵留下,这就是茅剃头的狠辣之处。
至于说抢收的粮食运到什么地方?
这问题也简单。
当然是运到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一带,那里才是自己的老窝,现如今在大明工程局的帮助下,早就打造的固若金汤。
不要说那些用水泥钢筋混凝土浇筑的一些城堡,就是黄土高原上特殊的地形地貌,随便折腾几道沟沟坎坎,就够那些骑兵喝一壶了。
当然,茅元仪所依仗的,也并非那些没什么用处的乌龟壳。
他所依仗的,是他手里的兵,是那三府之地的老百姓!
分到田地,尝到甜头的老百姓,如果有人胆敢抢他们的粮食,争他们的田地,绝对跟你死拼到底。
如果草原骑兵想到那三府之地去闹事,反倒正中茅剃头的下怀。
所以,当他接到草包皇帝的‘密旨’时,忍不住笑了。
英雄所见略同。
老朱家的种,如果脑子正常一些,哪里还有别人的活路啊?
可惜了……
处理完大同镇的事,茅元仪一行,继续向前疾驰。
下一个目标:榆林镇。
那地方,有个老相好的在坐镇,得去会上一会。
然后,再转战汾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