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够不着

因技术老旧,沉淀了大量亚铁离子的厚玻璃发绿,阳光穿过玻璃,落在报纸上的黑白铅字:

小片儿警是老柳,老柳是柳蜜的老爸,而老柳还是方沂的粉丝。他从第一次看里面的张立宪就被这年轻人吸引住了,觉得会有大成就。

英俊非凡,有一股不呆板的灵气,眼睛十分清澈。

这是出自于剧迷的欣赏,老柳自从发现他女儿可能对方沂有情愫之后,这种欣赏还带了些别样的意味,他希望方沂发展的好,又希望发展的不要太好。

因为太好了,女儿就够不着了。

其实方沂到底怎么样,都不需要老柳看报纸来揣测,只需要观察女儿对方沂的态度。

一开始是新奇略带俯视的:我遇见了一个怪人,但长得确实不赖,让我讨厌不了他。

后来咬牙切齿:方沂越来越高了!好在,我也在赶着呢!他折腾的那些东西,不一定都能成,说不定以后还得来靠我!

再后来开始躲他,不愿和方沂扯上关系,现在完全不提起,尽管任何人都明白。

这是一种释然吗?当然不是了。

老柳的目光落在另外一份报纸,上面刊登有剧组路演照片,配上大得多的标题“十八亿!影史第一!”

路演照片也印证了老柳的想法:

有两张照片,一张来自京城首映礼,当时方沂和女主演柳蜜站在一块儿,柳蜜几乎不看方沂,反而盯着穿羽绒服的刘一菲,好像是姐妹情深一样;

另一张是破十亿在魔都的某场庆功会,这时候众多幕后主创也站到台前,像是来自港地的杨老板、中影的韩三坪、以及阿狸大文娱的执行董事……方导当然还在正中心,而柳蜜就落在很末尾了,她这种场合排不上号。

刘一菲呢?

刘一菲干脆没来。

恰恰是这样的末尾,提供了安全的隐蔽距离,柳蜜于是从斜后方本能的看向方沂,她老父亲此刻仔细观察女儿的姿态,发现女儿其实还垫着脚,身体微微前倾。

作为警察,柳爸感觉十分敏锐,他收集了近期所有刊登照片的报纸,从近到远,从“破十八亿”、“破十七亿”、“破十亿”、“首日破亿”……等等路演照,结论是一样的。

——他女儿一找到了机会,就会探头看方沂,可能自己都没有发觉,媒体也没太发觉,一个父亲狠狠的发觉了。

女儿还是喜欢这个方沂啊,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还是先想想十八亿的票房!

柳爸目光重新回到上,十八亿得多少钱?一辈子也赚不到,也花不完!观影人次超过了五千五百万,中国有那么多喜欢看电影的人吗?

女儿一飞冲天,终于洗刷了没有主演重磅电影的耻辱,名副其实了。是官方定性的大片,争气片,一般演员一辈子有这么一部就不遗憾了。

可是柳爸却不为女儿觉得开心,心情相当复杂。

因为方导还是个颇有眼光的投资人,他身家比十八亿更多得多;他的新片预计要超过五千五百万观影人次,要再创辉煌,以上大新闻对这人来讲,似乎只是人生的某个发育阶段。

就好像天鹅生来就白,就高大,他长成了就扇扇翅膀飞上天空不回头,方沂实在是比他演过的那些角色还要优秀。

忽然有同事才进办公室,抬眼一看:老柳垂着脑袋,聚精会神看报纸,快趴在桌上。

忍不住调侃柳爸:“老柳,又看报纸呢?天天看不嫌累~”

柳爸回:“这不是单位发的吗?看着解闷儿。”

同事摇头:“我认识你得有十年往上了,没怎么见你看这么勤……以前听说你有个做演员的女儿,也不见你翻来覆去的看报纸,”同事砸吧嘴,回忆了一下道,“什么时候你开始的,就是这两年你开始的。”

柳爸说:“因为这两年女儿才出名,以前报纸哪里看得到她?”

同事继续摇头,“你胡说,那会儿报纸也是能见得着的,不是头版就不算上报纸吗?”

“你给我找找?”

“找找就找找,我还真有的。你先等等……”

单位有买报纸的习惯,但是当天时间一过,就成了废纸,一般没人会特意留。

这同事偏偏留了,而且一拿出来就让柳爸恍然大悟:上面全是有关女儿的消息。

——其实这不是同事留的,是柳爸自己以前留的,时间太久他给忘记了。

这是一份当地小报,娱乐版块介绍了初出茅庐的“京城大妞柳蜜”,号召京城的家乡父老起来支持。

“还在读高二的十八岁姑娘柳蜜,今年在大热剧中饰演古灵精怪的‘郭襄’一角,这部电视剧预计会在两年后和银幕前的观众见面……”

转载了采访的文字稿:

有记者问郭襄怎么看小龙女,郭襄答“她拍戏的时候是很好的人,很照顾我们这种新人,然后她在生活中也是很好的人,很可爱……但是在一起拍戏的时候,她还是能最好的体现出小龙女那种冷傲、孤寂的气质。”

这儿有个小插曲,当时小龙女的人气太高,以至于所有人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要顺着粉丝意夸赞两句小龙女,不然你没镜头。

所以柳蜜这番话很商务、很客套。

那她怎么评价方沂呢?柳爸突发奇想。

他一叠一叠的找,不一会儿翻出09年拍摄时期的消息:

“方沂这人好古板,像老人一样,我不喜欢他哈哈……开玩笑的,他是剧组的万人迷,虽然话不多,所有人都喜欢他,演的也很专业……只是现在还不够出名,他其实非常的有才华,如果有人做他的粉丝,一定不会错的,快快去追方沂吧。”

“……我作为前辈,当然会提携他了。我希望他以后能有很大的成就,当然我也是这样要求我自己。”

这回答就不商务客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