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长大后,我终于成了你
《大鱼》作为李易在奥斯卡最佳导演之后的首部作品,而且这部电影又没有原版的让国人很不爽的战争部分,所以引进国内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事实上,这部电影,虽然说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北美风格,比如爱德华的为人处世观,爱情观等等,但是实际上,因为本身是比较主流的三观,所以《大鱼》在国内上映并不比北美那边口碑差,相反,因为相比起北美,国内关于亲情这一块,其实看的更重。而《大鱼》又有着诸多的光环加持,所以,明明不是一部什么爆米花商业大片,却愣是有了商业大片的热度和话题。而因为李易的身份,所以也让《大鱼》被一些影迷们进行了与众不同的解读。“不愧是狗导演,感觉他的煽情催泪的功夫又进步了,《大鱼》乍一看明明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在煽情,可是谁能告诉我,我特么居然在葬礼那一幕哭了!”“《大鱼》里面其实有不少好莱坞很少出现的东西,比如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终将以什么方式结束,那过程就会无所畏惧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傻有傻福。可以说,这是典型的傻人有傻福的内核!与其说是勇者无惧,倒不如说是无知者无惧!是的,爱德华本身不可能看到自己死亡的方式,没有人能看到,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自己去思考,去想象!而这给予了他面对一切的勇气!”“看到这部电影,突然感触良多,不过,不是我的父亲,而是让我想起了我爷爷,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爷爷是老兵,上过战场,曾经还当过土匪,他生前总是喜欢跟我爸,还有我们这些孙辈的孩子们讲他的过去,而那些故事,很明显的,同样的经过加工,但是曾经我们却都完全信以为真,并且都很崇拜我爷爷。可是渐渐地长大之后,在拥有了更广泛的知识基础之后,我们却再也没有谁愿意安静地坐在爷爷的身边听他讲他风云激荡的辉煌的过去。因为我们总会认为,爷爷在吹牛,可是爷爷下葬的时候,被翻出来的那些军功章,却让我们羞愧无比!可惜如今就算再想听爷爷讲故事,也听不到了!”“那句让人无比反感的话“等你当了父母就知道了blabla”,在这部电影里,真的应验了。也许是因为我自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所以,看懂了这部电影。总之真的哭了!”李易的铁杆粉丝刘飞,如今也已经是一位父亲了,所以他对这部电影特别特别的喜欢。第一时间为这部电影写了影评。“首先,简介定义这是一部奇幻电影,但是拍摄手法是虚实结合的。只能说不愧是你,狗导演,一如既往地牛逼!电影里的儿子威尔,从小时候起,父亲爱德华就滔滔不绝对他讲他以前的经历,一个一个故事讲,那些故事都很奇幻,父亲遇到了巫婆,巨人,马戏团,共用一个身体的双胞胎和一条谁也抓不住的大鱼。儿子从小时候的兴致勃勃到长大后的厌倦,因为他觉得父亲说的都是假的,也觉得父亲不顾场合,随时随地讲起他的传奇经历会让人很尴尬。最后,儿子和父亲吵了一架离开家乡......儿子长大后结婚,父亲老去,生病,但父亲的那些故事依然没有停止,开始对儿媳妇讲。电影里那个父亲,真的是非常可爱的一个老头儿。那么问题来了,电影感人在哪儿?其实网络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觉得电影平平无奇,甚至让人有些迷糊,到底电影要说什么?还有一种是感动地落泪,可是仔细回头看看,却又莫名地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这样一部电影,会把自己感动地一塌糊涂!我们来分析一下,电影到底感人在哪!首先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在每个孩子的眼里,会幻想有个什么样的父亲?我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不是我们幻想着有什么样的父亲,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父亲的。父亲就在那里,不管你们关系如何,父子关系都在那!回到电影里面,不得不说,在威尔小时候,他是非常崇拜父亲的,父亲说的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在孩子听来,无异是非常精彩的,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些绘本和童话可比。这样的父亲,想来是每个孩子眼里完美的长辈。不止是威尔,我相信,如果你能做到爱德华那样,你的孩子也会把你当成最崇拜的对象,他会把故事讲给很多小朋友们听,并且引以为傲!《大鱼》其实父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分成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孩提时,那个时候,威尔和父亲爱德华的关系,无疑是非常好的,他崇拜着自己能够讲述光怪陆离的故事,并且还是他的亲身经历的父亲!第二个阶段,是成长的烦恼,青春期开始,孩子渐渐地长大了,开始了会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会去辨别真伪,开始叛逆,所以,威尔和爱德华的关系陷入了僵局!但是这个阶段是漫长的,因为,没有为人父母的我们根本不懂。第三个阶段,当我们为人父母之后,才明白我们自己带孩子,并非是这样陪玩,还有更多吃喝拉撒,各种操心,在那样的状态下,电影里的父亲依然保持他有趣的一面,兴致勃勃的给孩子们讲那些故事,无论是杜撰还是真实,这里面,有许多爱在里面。这些爱表现的方式各不相同!一样不变的是为人父母的对孩子的爱!我们为什么感动?其实原因很简单,那是一种“长大后,我终于成了你”的感动!这也是对“等你当了父母就知道了”的另一种说法。每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对父母,恐怕都有幻灭的情绪在里面。在孩童时候,我们会觉得父母就是最棒的,就是我们的天,我们有任何的困难,任何的不解,都会第一时间求助于父母。可是长大以后......就如威尔长大之后,非常反感父亲继续讲那些故事,觉得别人会尴尬,这个时候,幼时崇拜的父亲在他眼里幻灭了,所以他和父亲之间的氛围越来越差。然而,当他父亲病重,他带着怀孕的妻子回家。病危那天,威尔在医院陪床。父亲的状态已经很不好,他问威尔,他之前在巫婆的玻璃眼珠里,看到他是怎么死的来着?威尔很惋惜的对父亲说:“我并不知道那个故事,你没有跟我讲过。”然而他看到父亲的眼角流出了伤心的期待的泪水,嘴唇开始抖动,只得轻抚着父亲的肩膀,说:“好吧,我试试,但我需要你帮我起个头。”父亲用祈求的眼神望着威尔,说:“就从这里。”威尔开始了他的构想。他此刻已经理解了父亲的思维,他尝试用父亲的头脑思考问题,既然父亲喜欢大鱼,常常幻想自己就是一条大鱼,那就得安排一条大鱼的结局。于是他说:“那是一个早上,我在你的床边睡着了,当我醒来,我看到你,你似乎好了很多,你对我说,我们离开这里吧。你让我把轮椅推过来,你说我们时间不多了,只要离开了这里就会安全。你坐上轮椅,我们一起大逃亡,医生、护士、警卫,都来阻止我们……”此刻,画面也预演起来。然后故事开始编了之后就很顺畅了,镜头随着威尔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理想中离世的一幕:威尔推着他开始大逃亡,威尔的妻子和母亲也出现在了画面中,她们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护士们的追赶,威尔顺利将父亲推进电梯,跑到楼下。“你的宝贝古董小红车停在那里,它很新,新得发亮,我抱起你,放到车里……”画面中,威尔开着车载着父亲奔过高速公路,途中堵车,父亲的巨人朋友忽然从天而降,将挡在前面的车子全部推开,开辟出一条专用的道路,他们迅速开往河边。所有人都在河边等待,爱德华一生之中所有的朋友,包括马戏团的全体成员、连体双胞胎、寡妇、诗人诺德、幽灵镇的所有人民、服役时的战友......他们脸上没有人有哀伤有表情,他们都希望见到爱德华,来跟他快乐的告别。威尔抱着爱德华的身体,缓缓走向河边,爱德华不停和老朋友们说着再见。此时,桑德拉也立于水湄,快乐的等待着爱德华。威尔将父亲的身体放入水里,忽然之间,爱德华变成了一条大鱼,在身边兜兜转转一会儿,缓缓向水中央游去......这个故事和父亲以前讲过的每个故事一样,充满奇思妙想,充满金色温暖的阳光。儿子的故事讲完,父亲在这样美妙的幻想里,静静离世了。所以,最后这个故事,是儿子为父亲编的,而不是父亲以前所谓在玻璃眼珠里看到的。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威尔才真正的明白了,父亲曾经的那些故事的寓意。所以,在儿子长大之后,终于也变成了另一个父亲。最后的镜头,是威尔的儿子兴高采烈跟他的小伙伴们说他祖父的这些神奇的故事,而已经成为父亲的威尔兴致盎然的回应儿子。在我们自负的青春时期,也是对父母有过不耐烦和厌倦的,总觉得自己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但是,当我三十几岁回顾我们自己的父母岁月,发现我身上还是有他们的影子。这时候,并没有幻灭,而是“长大后,我终于成了你”的感动。我们不寻求复制父母,而是接纳父母给我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活出自己人生的豁达。如同威尔在最后,其实也同样的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父亲的人生。当然,一部电影想要感动人,那么必然不止是这些。电影里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威尔的转变,那些配角也让人印象深刻。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注意到桑德拉这个母亲,电影里,无论父亲讲什么奇幻的故事,无论儿子多不高兴,她总是用崇拜的眼光看着自己的丈夫。在丈夫和儿子有嫌隙,她并不做谁的工作,只是鼓励儿子应该多了解他父亲。其二是他们的家庭医生。在父亲的故事里,威尔出生那天他不在,小婴儿以非常搞笑的形式从他母亲肚子里弹出来,在走廊上滑了长长一段,给医生和护士都惊呆了。父亲病重住院的时候,他和威尔讲了真实的出生情形,平凡无奇,但是,他说他喜欢父亲的那个版本。是了,在儿子厌倦父亲的那些镜头里,其他人都是兴致勃勃听老先生讲故事的。爱是需要用心来浇灌的,电影其实穿插了许多镜头,威尔开始试图了解父亲之后,才发现,原来父亲所有的奇幻故事,都是有原型的,只是添加了浪漫的色彩,比如那个巨人,实际没有那么高,但也很高,比如连体双胞胎,确实有这么一对双胞胎,但并不是连体的......这些浪漫色彩,构成了威尔奇妙的童年和他父亲有趣的灵魂。这部电影的感动,更多来自于当幼年的儿子要求讲故事,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便一个一个出来了,这里,是感人至深的父爱。最后,爱德华的人生,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曾纵马高歌,也曾浅吟低唱。有过那些一生相伴的朋友,也有曾经错过倍觉遗憾的感情。但一切都没有他的家庭和妻儿来的重要。他为此放弃了做为一条没人能抓到的大鱼的梦想。所以,请不要用鄙薄的眼光,看待家里这些大腹便便年华老去的男人。他也是一条大鱼,为了你,不得不在空气稀薄的陆地上呼吸。怀着梦想而活的人是幸运的,怀着梦想死去的人是不朽的。愿你我都能活成一道光,成为别人口中的故事。爱德华做到了,所以他的故事其实比他讲述的更加精彩!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