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1章 大明国企,铁饭碗来了!

最新网址:

钱谦益看着眼前的卢象升,有些好奇。

他可是早就听闻,户部衙门内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经营计划。

那个计划据说是新党内部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模式,好像是让朝廷的衙门下场参与一些建设活动商业建设之类的,但与传统的盐铁官营还不同,叫做大明国企计划。

卢象升对钱谦益知道这些并不会感觉意外。

毕竟一种计划或者说概念提出来,就不可避免会被旁人知晓,更不要提这样的朝廷计划了,本身不是属于什么需要保密性质的计划,而且户部也不是属于任何一个人的,户部不仅有新党,也有东林旧党,有中立派,还有皇帝的人,卢象升只是强势掌控了户部的权柄,又不是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因此一些朝廷消息流出去很正常,毕竟有时候朝廷需要的还就是别人知道一些东西。

谁又能搞清楚,这些消息是你自己探听到的,还是人家故意让你听到的

朝廷内的消息太多太纷杂了,这里面真真假假各种东西,从地方步入朝廷的人一时半会儿还真理不清。

提着茶壶给钱谦益倒上茶水,又给自己沏上,卢象升这才说道:

钱谦益明白怎么回事了:

卢象升笑了笑,将茶盏推到钱谦益身前:

早就知道

钱谦益有些狐疑的接过卢象升推过来的热茶,眉头一皱随即恍然大悟:

见钱谦益如此诚恳,卢象升也正色起来:

钱谦益摆了摆手:

卢象升拱手称赞:

送走了卢象升后,钱谦益踱步回到书房,看着自己那块的牌匾,沉吟片刻先提笔写了几封信随后吩咐下人:

而卢象升坐在马车内则是陷入沉思之中,今日来见钱谦益,收获有点多啊。

回到内阁,张好古给卢象升沏上热茶:

卢象升说道:

张好古点了点头:

南洋,是朝廷未来贸易的重要发展点,南洋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会让这里成为朝廷工业发展的一个重心。

南洋和东南亚这片区域,是支撑得起四千亿宝钞这个盘子的,当然前提是这么多宝钞不是一次性涌进来,而是不断扩展直至把盘子做大。

就像大明的经济,也不是一次性就做到如今这个规模的。

卢象升喝了口热茶,又补充道:

张好古笑道。

卢象升点了点头:

张好古笑道:

到了文渊阁内阁例会时,张好古也是将这件事给提了出来。

张好古说着,将一份折子拿出来:

钱谦益、黄立极、乔允升他们轮流看了这份折子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黄立极首先开问了:

张好古说道:

众人点点头,显然是对大明那些商人的良心道德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乔允升沉吟着开口了:

张好古说道:

钱谦益点了点头:

张好古笑着端起茶盏对钱谦益示意了下,接着说道:

钱谦益点了点头:

卢象升说道:

很快,一只只手举起来,举手表示态度,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张好古、张瑞图、卢象升、乔允升、钱谦益,黄立极都举起右手,表示同意此事。

众人同意之后,朝廷各部协作就方便多了。

更何况仿照驰道衙门的例子上市,对大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在朝廷掌控之中的企业,无疑更符合大明朝廷的利益。

张好古收起折子:

到了武英殿,张好古就瞅见魏公公微微躬着身子捧着一个托盘快速出来,看着眉飞色舞的样子,似有什么喜事一般。

魏公公看见张好古后笑着上前。

张好古指了指魏公公。

魏公公愣了下,继而笑道:

朱由校心情好,这是好事啊,凡是做事也好,找人帮忙也好,高兴的时候总是更容易把事情办妥。

不然为什么历朝历代那些官员都打探皇帝的心情

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脾气和心情,做到百般心境不会迁怒国事的皇帝,就是难得的明君了。

张好古倒是不用打探皇帝心情,但朱由校开心这对大家来说不都是好事吗

进入武英殿看着朱由校在几张纸上描绘着什么,张好古静静等着,等朱由校忙完了这才说道:

朱由校一抬头这才发现张好古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候着了,放下笔,朱由校招了招手:

张好古笑道:

朱由校听着笑了:

张好古凑上前一看,朱由校在构思的赫然是飞艇!

好家伙,张好古直呼好家伙,不愧是我大明的灵宝大天尊,这个思维这个脑洞果然与众不同。

这东西若是真能让朱由校给造出来,那大明的运输和军事方面,自然是又能添一利器,至于造不出来那问题也不大,毕竟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灵光一闪一个好点子出来,大家费劲半天可能白花钱财却造不出什么实物来。

但科技进步就是如此,一大堆失败的点子里偶尔蹦出那么两三个成功的,就足以推动着时代的发展。

花钱没什么好怕的,失败也没什么好怕的,只要能成功一个,对大明来说都是有利的。

看着朱由校绘制的图纸,张好古也分析起来:

朱由校一听也是来了兴趣,与张好古讨论一番后修修改改,图纸让他更满意了。

舒服的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朱由校说道:

张好古将折子递上去:

翻了翻张好古的折子,关于张好古的心思,朱由校一下子就明白了。

朱由校本就是个聪慧的人,或者换个形容,大明这些个皇帝,就没有傻的,无非是心思用在哪了而已。

朱由校这样的聪明人小时候虽然不爱读书识字,但这些年没少丰富自己,加上张好古早早就给他提出来一系列构想,脑子一转自然就明白张好古的意思了。

张好古微微躬身:

朱由校点了点头:

张好古点点头:

回到内阁后,张好古与卢象升,徐光启开了个小会。

徐光启感慨着:

卢象升点点头:

张好古笑了笑:

卢象升点点头,显然这是早就定好的计划了。

张好古又看向徐光启:

徐光启说道。

张好古笑道。

很快,大明河道建设公司,大明驰道建设公司,大明水利建筑公司这第一批朝廷所有的企业宣布组建,并在直隶正式开办。

由工部提供技术官员和熟练匠人,户部提供资金,这几家公司成立的顺顺当当,挂牌组建之后,就是准备迎来上市了。

首批大明国企的融资上市,自然引得民间大批人追捧。

这些国有企业的概念思想,老百姓没搞清楚,但大家伙也都清楚,这些企业是朝廷所有的,那么就不可能亏钱。

国有企业,给朝廷办事,这些企业肯定都是旱涝保收,是优质资产啊。

一些平日里舍不得花钱投资的百姓,都将自己的一部分钱财取出来投资这些国企,足可见得这些国企多么受欢迎。

最受老百姓追捧的

莫过于大明驰道建设公司了。

先前一条京津驰道让老百姓和商人见识到了驰道的便捷和其中隐藏的利润,随后连接太原,连接开封的驰道纷纷开建,还有那连接南北直隶的驰道,哪一条不是引得民间资本追捧

如今这大明驰道建设公司一看就是专门负责修建驰道的,这能亏!

除此之外,在民间还流通起了一个新词,铁饭碗。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