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最后的答卷
说完我随便的那几个人,那几件事,来说说我的学业。前面说过,我的数学在一次考试中不及格后一直很不稳定,一次的不及格导致我的排名从前十掉到了后十位里面,从那之后总分一直波动。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问题主要是出在哪里。难道是当了“团支书”之后心浮气躁,一直在同学的起哄声里面迷失了自我?我承认,开始的我是很心浮气躁,爱讲话,爱跟同学开玩笑,同学也喜欢和我开玩笑,比如给我取绰号一类的来反驳我,但我意识到之后,后面收敛了许多,收敛到我现在都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和熟人也不爱多说话,不熟悉我的人会觉得我不好相处。
难道是中二上学期听到舍友说那个“他”谈恋爱之后,心灰意冷,心情难受导致的学习下滑?但同班的我们本来交集也不多,加上听说这个人谈恋爱了,我会主动的逃离,即使有机会有交流的时候我也会避而远之,比如说有一次“他”经过我的课桌旁边把我刚现冲用来提神的咖啡打翻了,我也只是会借机生气的怒骂“他”,谴责人家走路不看的吗?仿佛也是借机宣泄了心中对他的不满,借机一道将他有女朋友的事情一起一股脑的抛掷给他,就想让他感受到我的愤怒。其他同学看了也很奇怪,感觉是我把一桩小事放大化了,对我来说何止是一桩小事,打翻咖啡只是一根导火线而已,他把我这些个日子以来积攒的无奈、怒气、怨恨,还有学习上面成绩跌落的压力都一股脑儿的倒了出来,像狂风暴雨般涌现了出来,我想他也是会觉得莫名其妙吧!“他”是不知所措,无奈的站在一边,可能也不知道此时该说什么,在他眼里这是的我应该就跟一个泼妇一般,无理取闹,莫名其妙,甚是丢人。周围的气氛瞬间凝固住了,我感受到了“寒意”袭来,也就没有再多说,从那时我们之间就彻底的决裂了,没有可能像偶像剧里面一样因为吵架这种剧情而摩擦出火花,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这样,而不是往甜美的走向发展。当时的我可能也是偶像剧看多了,妄想着偶像剧一样的场面能否给我们之间的关系带来不一样的改变,但生活终究是生活,剧情终究是剧情,没有任何的悬念。
难道是我选了化学,学科没有选对吗?最后一次升学考试前的会考,可以说是我中学里面的最后一次辉煌。除了选修的课程外,其余课程都要在升学考试就是“高考”前考完,如果全部优秀的话,还能给高考加分,与选修课化学相比,余下几门没选的要考出好成绩就是轻而易举,果不其然,在模考的时候,这几门中有的科目我可以考出差一分就满分的成绩,比如说地理。到了会考前几天,我身体吃不消发烧了,拖着发烧的身体,我考完了会考,考完结束马上又跑去医院挂水。等到会考成绩出来,那是正好在进行义卖活动,听到说我们班会考就两位同学全部科目考到了优秀,一个是钱大伟,另外一个就是我。当时我很激动的,一来全部过的人少之又少,证明了我的学习能力确实不错,数学上面的失误只是暂时的,给我这学期一来不不自信加了许多“油”,二来,如果全部科目都优秀的话,就意味着高考的时候我可以比人家多加几份,几分的差距是相当可观的,这就说明我的起跑线至少不会比同届的差。这是许久以来我听到的最动人心弦的一个好消息,可喜可贺。加上正成功的办完义卖活动,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好久好久,我都没有感到过这么开心了,很开心很开心。所以说,其他科目与化学这个科目一对比,我是不是选择错了?对于化学这一门,经常会被老师叫去办公室订正默写,那个时候见到老师来默写化学我都怕的,因为我又要丢人了,又要像是差生一样被叫去办公室了,又要在这个上面花好多时间,事实上也证明,后面复习的时候,我把尽可能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化学上面,因为化学不能不及格,如果不及格的话我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化学上面,那我就只能尽可能的减少语文和英语两门主课的时间,加上这两门课成绩比较突出,语文作文的写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大部分我写的作文都会被语文老师当做是范文在班级里面朗读展示,英语成绩也不赖,就是很难的阅读理解我也可以一个不错的把分数全部拿下,所以就制定了这样的一个战略。谁知道,最后我们那一届的语文作文改革了,限制了范围,写议论文才能容易多得分,但是我的优势是写叙述文,本身的内心敏感,情感细腻,加上平时中外名著小说看的多,所以一直擅长的都是叙情,细节的刻画,对于议论文是中三的时候才接触到的,也很生疏,这也导致了我最后语文成绩刚好及格的悲剧。我那一届的英语强度又很大,导致就算最后数学的成绩终于提上来发挥正常了,总分还是差强人意。可转念一想,也不能把责任全部责怪在化学这门选修课上面,选修课考试内容比会考的水平难得多,可能是接触了深层次的知识后才发现这门功课不适合我,要是我能预先了解自己那该多好啊!
难道是最后一年的暑假去补课,把我自身的认知体系打断了?在那之前我极少去补课,对于我来说课外的补课可有可无,甚是还有浪费钱的嫌疑。但是抵不住我中二下学期数学那次下滑,加上有风声传来:身边好多同乡的学生都在出去补课,我稍微有点心虚。我妈也是一股只要是对我好的,啥都支持我的态度,那费钱就费钱吧,只要成绩可以提高,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这比什么都重要。就下定决心,在这个暑假要牺牲掉我的业余时间去上补习班,我还约上了在另一个中学上学的初中同学,因为也是从他口中听说外面的学生上的补习班很多,我们要不要也去上一个,怎么说人家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落后啊!我想着这个道理挺对,那时候以为只要是去参加了补课,成绩就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哪里晓得补习班也有好坏,水平高低之分啊!我妈带着我们先去外面城市里面的补习班看了一下,城市里的补习班花样就是多,进去会先给你做个智商测试,测一下你的智商如何,我就有个疑问:难道说如果我的智商低,你就不收我补课,不赚我的钱吗?现在想来可能是个做分班用的吧。测试完毕,有一位教辅人员跟我们说了下收费情况,看到收费明细,我心里已经做出主意,这个收费也太贵了,几堂课下来可能要花掉爸妈好几个月的工资,我也没有新思再听教辅给我们讲下去,望了一眼周围的设施,外面的世界就是新,连课桌都显得那么的好看吸引人,还有老师在和学生讲作业,一对一的在辅导,这个学生可真是幸运!心里想着。“小鱼,你的想法怎么样?要不要在这边补习?”坐在一旁的我妈问道。我不好意思当着教辅人员的面拒绝,就说;“让我在想想吧,这边从家里过来有点远。”另一旁的同学可能也是这么觉得,在我后面应了声:“是太远了,来上课不大方便。”教辅应该也是看出了我们的不情愿,没有在像之前那般热情的为我们继续介绍,就走了出来。后来又听说,乡下的小镇上有一家补课的口碑还不错,打着名牌大学的老师的旗号,招揽了一大批像我一样对高考焦虑的学生。于是,抱着去瞧一瞧的心态,我们又去了镇上面。补课的地方在一家人家里面,有个院子,走过院子里面是一个大厅,大厅正中间就一张桌子,做这个培训班的人就在这张类似饭桌的上面和我们介绍补课的老师等,我有点恍惚,看客厅的外面一左一右有两间平房,培训的人说到时候会在这两间平房里面开课,他骄傲的介绍这请过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哪个哪个知名学校的老师,听的我也一愣一愣的居然有点心动。我一向是不在意外在设施这种,而在乎的是真正的实力。如果说,上课的环境差一点,但是老师有实力的话是无所谓的,心里窃喜到。最后都会说道收费标准,这边虽然也不便宜,但相比外面的补习班可以接受,并且这边离家里面进,我自己坐个公交车就可以到了。习惯了东西只要拥有就好,不会去深一个层次的考虑拥有的这样东西的配置如何,这就是“将就”一词最好不过的解释了吧,从小到大都是这,拥有就已经是奢侈的事情了,何况会考虑拥有的这样东西的质量呢?最后,补了一门数学和英语,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没有主见,要去补英语,后面弄得我感觉补课老师讲的都是不对的,但他确实一直讲的出错,而且思考方式和我的又不同,因为是好几十个人一起上的大课,加上白花花的钱,我还是忍着心中的疑惑坚持补完课,我疑惑:名牌大学的老师讲课水平也会不行吗?后来才发现适合自己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而不是说多有名气的老师就是好的。其他同学不知道,就我自己来看,这么久以来的学习,我自己已经形成了一套内在的学习方法体系,在我体内无形的运转着,现在这门英语的补课犹如外来生物的入侵,它打破了我多年以来的平衡,有的想法不是说你原来已经掌握了就可以去全部否定补课老师的授课想法,他讲课的时候我就算很排斥也会有意无意的听进去,并且影响着我,如果这个时候老师的思路是错误的,想想是有多可怕!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课可以补但是不可以乱补,要找适合自己的老师补。这也是我后来很反对像有病乱投医一样的,随便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的救命方式去补课。数学课程还好,好在是一对一,有觉得老师不对的思路可以立马反驳,加上数学老师本身就是一个水平很高的人,纵使成绩没有很大的提高,也帮我相当于把以前的知识点回顾了一遍,这就是碰到自己适合的老师了。
又难道是换了新的宿舍要适应新的环境花费了我额外的精力?难道是那年和苑子的冷战影响了我学习的集中程度?又难道是……?
我们之后所走的路都是由自己先前的选择铺垫出来的,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将来的样子,有句老话讲: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要恰到好处,才能成就未来的日子。在一步一个脚印下,我终于毕业了。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本以为会紧张到窒息,事实上并没有如此夸张,有平时一直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铺垫,当最后一次考试真正来临的时候,我已经像打了麻药一般。少许的感觉是有的,也没有过多的去在乎紧张的感觉。只是记得每年的高考正是黄梅天,梅雨季节的天气一直下雨,我们高考的时候也没有例外。好在是在自己的学校里面考,不用像其他学校的同学一样早晨还得坐着大巴过来赶考,这一点也让我定心了不少。即使下雨,走在熟悉的校园里面,我的中学是中式建筑风格,校园里面随处可见长廊,高考那天虽然下着淅淅沥沥的中雨,我穿过长廊,也不怕外面的雨有多大,竟然在那个瞬间飘过一丝惬意,这个时候县里面排名第一的中学的优势就出来了,至少他可以在紧要关头为他的学子遮风挡雨,这是我身为江中学子的一份骄傲。最后一次的考试总体来说坎坷偏多,考试时候的那种急迫感至今清晰可见,还能心中一颤一惊。高考的威慑力可见一斑那!语文英语都答的很匆忙,英语有的题目还没有做完,现在想来也是唏嘘不已,好在在数学上面下的功夫没有白费,我的数学在最后一次发挥正常,支棱了起来。
那个夏天来了,我的中学生活匆匆走了,偶像剧情节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以为在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时候会像电视剧里面播放的那样:我们聚集在教室的门口,我们站在最高的楼层,嚣张的呼喊着发泄这三年来积压的情绪,脸上洋溢着从心底发出的由衷笑容,走廊里面充斥着我们的笑声,用笑声宣示着我们的苦日子终于结束啦!我们要奔向未来,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束缚着我们,我们终于解放啦!外面数不尽的诱惑在等着我们去尝试!现实是,我回到教室,一个人都没有,班级里面也差不多搬空了。我先回了趟宿舍,到教室的时候最后为数不多的几个还没有走,看到同学们的桌上桌肚里面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就还剩几个桌子没有收拾,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画面,更没有看到有人喜极而泣,爸妈也在一边催促让我快点收拾回家,我只好急急忙忙的把课桌上的东西收拾好,匆匆忙忙的走了,走的时候门口看到有爸妈在给子女送花,恭喜子女终于结束了这辛苦的三年,匆匆一眼,我爸开着借来的面包车,就像他开出租车一样,疾驰着走了。最后的最后,我们没能够和想要告别的人告别,没能够在结束的时候挥洒这三年来积攒的压抑,甚至是和同班了三年的“战友”简单的说一句“再见”,这使我始料不及,有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和过去告别就被迫的踏上了新的征程。
人生或许本就如此,聚的轰轰烈烈,散的冷冷清清。熬过三年中学的我好似与初中毕业时候的我有点不同,具体说不上来是哪不同,我还是不是之前的那个我?我想:每下一个时刻的我与上一个时刻的我也不同,但具体变化多少。初中的我更多的是质朴、淳朴和自信,是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韧。质变是有量变产生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塑造了此时此刻的我,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感觉不到身上的变化,但中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那个时期渐渐的发芽,乃至于影响着我们后面的生活。我是不是?我,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一个时刻要关注着的问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