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录音机
于灿玉回到姑姑家,进屋时依然哼着刚学的新歌。
“去跟小夏告别了?东西他也收了?”于书玫知道她的去向,所以问的很随意。
侄女能有这么大的转变,夏臻的功劳不小,自己对哥哥也有一个交代了。
所以她说要送他一台录音机,也爽快地答应下来。
比起她的健康,三百多块钱算什么?
当初哥哥将外甥女托付给自己,她看得出来,哥哥其实没抱多少希望。
现在却在自家恢复健康,等外甥回到部队,不知道哥哥见到后,会是怎么样一付表情?
每次想到这个,于书玫就觉得特别有趣。
“嗯。”于灿玉点点头。“一开始他不肯收,后来我说再送我一首诗,作为报酬,他没有答应,反而送了我一首歌。”
说完拿出那张纸条,给姑姑看。
那得意的表情,就像个得到心爱礼物的小姑娘。
“这是一首歌?”于书玫以前是中学语文老师,文学鉴赏能力也很强,看到《血染的风采》这首诗歌,顿时被里面炽热的情感吸引住了。“歌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是单看歌词的话,绝对是一首极其优秀的作品。”
如果说一开始听儿子女儿对夏致推崇备至,她还有些不以为然的话。
等上个周末,看到外甥女手里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和女儿手里的《盛夏光年》,她开始有些明白了孩子们的想法。
能想出这种诗歌的作者,绝对算得上文采斐然。
加上今天这一首,短短几天时间,就写出这么多优秀诗歌,只怕不输于那些大诗人了。
“诗写得好,歌也好听。”于灿玉现在恨不得向世人宣告,夏臻送给自己一首极其优秀的军旅歌曲,至少在她听过的歌里,绝对能排进前十名。
“是吗?那你唱来听听。”于书玫被外甥的语气弄得心痒痒的,就想见识一下这首歌是不是真有这么好?
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只要过得去,她都会顺着外甥女的语,赞扬几句。
于灿玉见姑姑这样说,也没忸怩,对着歌词就唱起来。
她的声音本来就极其清亮甜美,用略带悲伤沉重的语气唱出来时,仿佛看到军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绝对是首好歌。”于书玫听后马上语气肯定地说了一句。“回到部队后,你千万别发扬风格,把歌让给其它同志唱,我有种预感,一旦在部队慰问演出时唱出这首歌时,肯定会引起全体军人的共鸣——”
外甥女还是太年轻了,总说自己以后有的是机会,所以喜欢发挥风格。
她已经遇到过好多次机会,最后都让给了比她年长的老同志。
所以进入部队四年,独唱两年,依然在原地踏步,没有获得丝毫成绩。
如果能把这首歌唱好,很快就能获得名声,那对她们这种部队的文职人员来说,极有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特别是眼下战争还没结束,正需要给战士鼓舞打气的时候,这首《血染的风采》一出,效果绝对超出大家的想象。
“放心吧,姑,这是夏臻老师专门给我写的,怎么可能让给其它人?”于灿玉语气肯定地说道。
夏臻到家后,把录音机从纸箱中拿出来,插上电源,然后放进磁带,准备试一试效果。
老实说前世除了初中时用过随身听,很快又被MP3代替,所以对录音机并不熟悉。
不过简单的播放还是会的。
忽然想起一件事,就拿来剪刀,把磁带上面的防抹片撬掉,这才按下播放键。
这录音机说到底是给妈妈和姐姐听的,为了防止她们不小心按下录音键,从而把磁带上的内容擦掉,必须提前做好预防。
咝咝空转了一会,喇叭里很快传来熟悉的声音:“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
“夏臻哥,把声音弄大一点。”家里有了录音机,李自强想炫耀一下,就让夏臻把声音开到最大,让大半个李家台门的人都能听到。
“这样还听不清啊!”夏臻白了他一眼,没有照他说的去做。“录音机是给自己听的,搞得太响,不怕耳朵难受啊?”
别看这款录音机喇叭不大,声音却特别大,音质也比想像的好。
不愧是出自岛国的品牌,在七八十年代,它们的电器就是质量的代名词。
李自强被夏臻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搔搔头没有做声。
“喜欢听哪个?”夏臻又把所有磁带拿到他面前,让他挑选喜欢的节目。
“听这个吧!”李自强指了指那盘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他很少听戏,最熟悉的自然是这一出。
夏臻没意见,就把磁带放进去。
周奶奶这时候也过来了,听到屋里在唱绍剧,也坐下听了一会。
“家里有录音机,就热闹多了。”可惜家里还有事,不能一直坐在这里听戏,离开前,她感慨在说了一句。
傍晚妈妈和姐姐下班回来,看到录音机,也惊喜不已。
听说又是人家送的,祝琴总觉得有点不现实。
她最喜欢的还是越剧《梁祝》,尽管用收音机已经听过好几遍,依然能循环连续听。
正好《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也差不多放回了,就把磁带拿出来换上。
“家里有了收音机和录音机,下一步可以考虑电视机了。”夏凝在一边笑着打趣。
到粮管所上班后,她的心情顿时开朗了许多。
一方面那边的人际关系比供销社简单,大家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不像当营业员时,同事们爱扯八卦和攀比,让喜静的她感觉厌烦。
另一方面,她的工作是徐永亮亲自安排的,只有稍微有点眼色,就知道她只能讨好,不能得罪。
她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少了烦心事,正应了那句墙上的标语: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等姐结婚的时候,我一定给你买一台,让你风风光光地嫁过去。”夏臻为姐姐的变化感动高兴,趁机逗了她一句。
“那肯定好。”夏凝也不甘示弱。“不过黑白电视机可不行,至少得买一台十四寸的彩电,你得提前准备好彩电票。”
现在国内除了组装工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彩电生产厂家。
要到一九八二年十月,沪市电视机厂正式竣工,投产金星牌彩电,才填补了空白。
整个八十年代,这个牌子的彩电,成为国内彩色电视机的代名词,想购买一台,需要有电视票,有钱也不容易买到。
夏臻考虑以后去沪市或者京城这样的大城市,从黑市花高价换彩电票,或者干脆换一些外汇兑换券,去友谊商店购买国外牌子的彩电。
只要有钱,什么东西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