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学成妙法归山去,混世魔王试道来

“明玉,此事你怎么看?”殿中几位圣人转头又将球踢给了明玉。明玉微微一笑:“大师伯不提点意见?”他看向阖上眼眸,神游天外的老子。“老道能有什么意见?”“欸,大师伯此言差矣。”明玉看着万事不沾身的老子也觉得头疼。这位大师伯行事,讲究一个“不敢为天下先”,一切顺其自然,可每每回头一看,他却总能站在高处。老子不透个底,他可不放心。“您老是玄门代掌,此事您不发话,我们怎敢擅自施为?”明玉坚持道。老子听后心中轻讶,明玉向来可是搞事第一,怎今天如此谦虚?莫不是大魔王改性子了?心中刚升起这个念头,老子就将其按了下去。他瞥了明玉一眼,大魔王若是改性子,那还是大魔王吗?该是大魔王另有图谋!心中有了计较,老子于是打算防着点这位善于搞事的师侄。他笑呵呵:“三位至尊之后,儒门当兴,佛法既然要东传,自是你这儒门教主该操心的事。”“哦?大师伯的意思是此事全权交予我来办?”明玉嘴角微勾,三位至尊归来后,儒门当兴,那道门呢?或者说道教呢?佛法东传之前,这个空档期可不短。大师伯绝对藏了点东西,不愿吐露。明玉这一笑,让老子心跳都漏了半拍。他算来算去,没觉得自己的接下来的一些安排会有大问题,但明玉笑得诡异,一时间让他心中也有点打鼓。老子狐疑地在明玉脸上看了看,而后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于是不动声色地补上一句:“师侄若是有何布置,可与老道打个招呼。”“那大师伯若是有其他布置,也得与我交待交待才是。”明玉脸上的笑容更甚。老子眼神微眯,果然,自己的部分谋划该是让明玉察觉了。心中释然的同时老子也决定与明玉过过招。身登彼岸这么久,老子难得有此雅致。他抚须而笑:“如此,说好了?”“说好了。”“一言为定?”“一言为定!”这一老一少来来回回打太极,那可谓是话里有话,绵里藏针,让旁观的天尊教主,伏羲女娲看得津津有味。“大兄遇上明玉,这算是遇上对手了。”通天教主心中偷乐。平日里老子一副淡然处世的模样,行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碰上也心中发毛。也只有大魔王能与之过过招。女娲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眼波仿佛星河倒影,她的目光在老子和明玉之间来回瞧着,只觉得两人如今的气质越来越像。一个是老狐狸,一个是小狐狸。“不知道的还当你俩才是师徒呢!”女娲摇头失笑。而菩提祖师则从始至终都是笑呵呵的,似乎并不为老子和明玉的交锋所影响心境。反正在他眼里,现在的大魔王与太清圣人之间是完全可以划等号的。两人愿意折腾就折腾去呗。别打乱西游计划就行。一老一少又交流了一阵。“神汉一朝……”明玉提了一嘴。老子答:“儒门在前,道门在后。”“也行。”明玉点点头。他刻意绕开道教起源的时间点,打算在这给大师伯来个惊喜。于是,明玉说道:“按我的推演,神汉之后当有乱局。”老子心中一乐:“巧了,老道的推演也是如此。”“谁来救世?”明玉再问。“圣唐!”这一次,三清同时开口,斩钉截铁。明玉嘴角一抽,行,你们李家三兄弟自己玩去吧。“圣唐以降?”“吾为其祖。”一旁静坐的菩提不失时机地开口:“圣唐传法,可乎?”“可!”明玉和老子默契点头。二者欲再度推演,伏羲忽然推了一把明玉,道:“到此,可以了。”“好!”明玉顺势停下。老子抬眼,在伏羲脸上看了看。伏羲面不改色:“此次只论西游。”“可。”老子于是作罢。众圣好奇地看向伏羲,不知道方才他为何反应那么大。“该不会是与大魔王有关吧?”天尊、教主、菩提都看了明玉一眼,他们没按捺住好奇,纷纷向西游宇宙这条时间线推演。可在方才定下的圣唐之后,那片未来连他们也看不清。“这……”三圣打量着凤栖山三位当家,见女娲笑盈盈地看来,他们心中凛然,果断放弃了探察。“到此为止。”~~~~却说菩提祖师一面商议西游事宜,一面教授悟空。春去秋来,又过三个年头。某一夜,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飞萤流光朝着一个影子,穿过深林幽径,直入后殿。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径直走入。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了。他熟练地盘膝静坐于榻前。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悟空,咱们上次讲到哪了?”菩提祖师伸了个懒腰,然后看向榻前的身影。悟空回答:“师父此前有言:自上古之后,天道完善,修行者有三灾之忧患,天劫之磨砺,亦有天魔试道之关隘。”“不错。”菩提祖师点点头:“求道唯艰,正需修持己身,无惧万险,方可证道于彼岸。”“今日吾就传你这修持之法。”祖师一挥手,殿中两盏琉璃灯呈现圆光,熠熠生辉。悟空运起双目看去,只见圆光之中符文万千,一应道法浩如烟海,看得他眼冒金光。祖师遂问:“我这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法;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法。”“你愿学哪一类?”悟空左右看看,想都没想就把两盏琉璃灯都摘了。“以弟子的天资,更有师父的教诲,这天罡地煞当然是都学为好。”“不然,岂不是埋没了正法?”祖师哈哈大笑:“你这猴儿,当真贪心。”一百零八正法,诸般大罗仙都求之不得,祖师笑骂一句,便将要诀悉数传了。如是,师徒相得,教学相长。忽一日,菩提祖师与悟空在三星洞前看晚景。祖师望着落日,道:“悟空,你入我门下有多少年了?”“山中无岁月,弟子记不得了。”悟空答道,他一身道袍,静立于山巅,任由晚风拂过衣袖,有着说不出的逍遥之意。“记不得了?”祖师喃喃,“也好,也好。”“你且去吧。”“是。”闻言,悟空转身朝三星洞走去。“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悟空的背影一僵。他假装没听见,兀自走回三星洞。可走着走着,他的眼前并未出现熟悉的廊桥殿宇。悟空蓦然回身,哪还有祖师身影。“师父?”他轻呼一声,无人应答。整个三星洞、方寸山,都消失在了悟空的视野中。仿佛一切从没有存在过。恍惚间,悟空又回到了一片山野之中。“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樵夫悠扬的歌声自远处传来。“观棋柯烂,一觉天明……”望向初升之旭日,悟空笑了笑。他伸手将洒在脸上的阳光揉成碎金。朝天地深深一拜,悟空回身向东。“去也!”东海的波涛在等着他呢。~~~~~魔界。一尊身影出现在天门前。只见其头戴乌金盔,映日光明;身挂皂罗袍,迎风飘荡。下穿着黑铁甲,紧勒皮条;足踏着花褶靴,雄如上将。“大人又领差遣了?”镇守天门的魔将见了来者,满脸堆笑。“嗯。”混世魔王将手中的赤字玉书一扬,说道:“领了陛下旨意,下界给一新人试道。”“唤什么,美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