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3. 初识乾坤(新)
次日一早,胡勇就陪着杜皓去了学校图书馆,杜皓要借阅《周易》。
可是到了以后,杜皓就有些傻眼。因为《周易》的版本太多了,而益大图书馆的藏书也太全面了,这里有许多古今学者注释的各种版本,简直令人无从下手。
杜皓想着,有白话文注解的恐怕容易读些,于是找了一本当代学者注释的版本开始硬啃。
一个小时以后,杜皓放弃了。因为他发现,自己似乎缺少什么基础,这不是古文阅读能力的问题,而是关于《周易》的一些常识。
于是杜皓又到图书馆的网吧区域,上网开始搜索,看到很多人从各种角度解释《周易》的玄奥,却越看越是觉得摸不着头脑。
……
在图书馆泡了一天,杜皓并无太多收获,胡勇倒是看了一摞漫画。
晚上回到住处,杜皓觉得不能这样瞎撞,于是又给秦秋笳打了个电话,想问问今晚去拜访秦教授是否方便。
结果没想到秦秋笳居然跟文骅在吃宵夜,她说马上问问父亲便挂了电话,不一会儿又打了过来,说她爸在家,欢迎他过去。
于是杜皓胡勇二人便返回学校,轻车熟路地摸到了秦教授家门口,居然碰到了赶回来的秦秋笳,后边还跟着一个黑着脸的文骅。
杜皓一看文骅的脸色就知道,自己搞黄了对方的约会,还硬加了一次见家长的戏码,便歉意地一笑。
秦秋笳引着三人进家,秦教授还是在茶桌旁翻书,见他们进来,笑了笑点头招呼了一声,众人见礼后坐下,秦秋笳自觉地开始当起了茶艺师。
杜皓先道了声打扰,便向秦教授请教道:“教授,听您说起《周易》是我们文化本源的钥匙,所以我有心去图书馆借阅这部书。可是发现有很多版本,不知道哪个版本才比较合适。而且这部书貌似很不好懂,我担心自己找不到入门的方法,所以特来请教。”
秦教授微笑着点头道:“不错啊小杜,能认真对待《周易》就很难得了,我的学生们都没几个有这个心思,也许是从《周易》做学问写论文太难了,大家倒宁可去搞考据训诂的事情。”说着又轻轻摇头,似乎对学生们有些失望。
秦秋笳一边布茶,一边道:“杜皓,在益大你要请教《周易》的事,找我爸就对了。我看啊,你干脆拜师吧!我爸总说我不接他的衣钵,学生们也没有选这个方向的,他的传承都要断了呢!”
杜皓眼睛一亮,刚欲开口,却见秦教授笑着摆摆手道:“拜师就不必了,一起学习探讨可也。在学习《周易》这个方面,世上恐怕没有谁敢做别人的老师,如果敢,那只能说明他并不是真的懂《周易》了。”
杜皓等人不解,秦教授随口解释了一句:“《周易》是学习天地法则的入门书,圣人以观察天地万物的所得而编入此书,因此要学《周易》,不能以人为师,而要以天地万物为师啊。”
文骅大着胆子插嘴道:“伯父,这话我不太懂。天地万物何其之多,而且有的还龌龊污浊,它们也能为师吗?”
杜皓一乐,道:“龌龊污浊?你是说,比如牛粪?那牛粪还可以插鲜花呢!”说着冲他挤挤眼睛,揶揄地一笑。
文骅被噎了一下,秦教授却道:“小杜说的是啊。哪怕是牛粪,也有其中蕴含的法则道理。如果纯以个人喜恶为标准,那就是把自己的主观置于天地法则之上,那样是学不了《周易》的。”
……
秦教授身子一探,从旁边的茶几上拿出一本书,可见是他平时常翻的一本。他递给杜皓道:“这是朱熹注释的《周易本义》,这个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内容比较干净,印刷质量也不错,就送给你了。”
杜皓连忙辞让,见秦教授一摆手,便恭敬地接过来道谢。翻开书页,只见是一本竖版的繁体字书,好在他从小也读过几本三联版的竖版繁体金庸小说,倒也不怕认字困难。
秦教授见杜皓翻了翻书,又看目录,知道他不知从何下手,便道:“朱熹是一代大儒,虽然他的学问后来被用歪了,但他的见识是不凡的。这本书里,他的序要反复读,也就是过段时间又读一读,多思多想,这样会有帮助。”
又拿过书来,翻了几页目录页,指着目录里的《系辞》和《文言》道:“这两篇据说是孔子所写,不管是不是,起码是孔门的学问。《文言传》看起来只讲了乾坤二卦,实际上是打开全书的钥匙。《系辞传》则通论了易的世界观,这两篇也一样要反复读。”
说到这里,他将书又递给杜皓,问道:“你知道乾坤是什么吗?”
杜皓一愣:“乾坤,不就是天地吗?”胡勇等人也觉得这似乎是常识了,不知秦教授何以如此问。
秦教授看看他们,微笑道:“乾坤,说是天地也不能算错。那么,天地又是什么?”
杜皓这下子不敢贸然作答了,他知道秦教授必有所指。胡勇抬眼看了看窗外的夜空,又低头看了看地面,跟文骅对望了一眼,也默然等待教授的解惑。
秦教授有些认真地道:“这就是我上次说过的那句话: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在习惯上都知道乾坤可以代指天地,却不知为何如此,更不知乾坤所指的天地是何天地,只误以为乾坤本来就是天地的另一个名字,却忘了探究一下乾坤的本义。”
顿了顿,他又道:“其实不只是乾坤二字,《周易》一书有很多用语,原本意思已经被人们熟知的引申义掩盖了。比如‘乾卦’说‘见群龙无首吉’,如果按照现代的理解,群龙无首不是就乱套了吗,怎么会是吉呢?所以这就是学《周易》须特别留意的地方了。”
杜皓心中莫名地一震,他隐约感到,今晚将会看到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
……
秦教授蘸着茶水,写了一个“乾”字的小篆,道:“这个乾字,就是一个象形会意字。左边是太阳发光、气上行的形状,右边则是草木向上的象形。所以,整个字的构件组合起来,象征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杜皓猜想道:“是太阳出来了,草木充满生机的意思?”
秦教授颔首道:“不远矣。其实我们华夏文字,如果还原其本来的写法,就会发现并不是那么难懂。因为古人造字必有所指,绝不会无端端地弄一个含义莫名的字出来。”
说着,他指了指桌上的字迹道:“这个乾字,就是专门造出来的,它起初并无别的意思,就是专门用来指八卦里的第一卦,乾卦!”
说着他又蘸着茶水画了三条横杠,“这个应该都认得吧?对,就是乾卦。乾卦是三个阳爻(yáo),代表了纯粹的阳、完整的阳,所以乾字才由太阳、上升的阳气和草木向上等等形象组合而成。”
杜皓道:“那也就是说,乾本来不是指天,而是指的……纯阳?”
秦教授道:“是,也不是。天也是纯阳。关键是,怎么理解天,怎么理解阳。其实它们都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名称,所以老子才说:名可名,非常名。”
杜皓复请教“阳”,秦教授一叹道:“这就涉及到一个基本的世界观了。
“唯物主义世界观,以物质为世界的第一性,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投影。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与现代社会的普遍认知显然是有出入的。”
秦教授起身踱步:“今天我们只作学术探讨,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其实在我看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陷入了一个漩涡里,这个漩涡就是‘名’,是关于意识或者说思维这个词的‘名’。
“两大哲学流派,只将人的意识、思维与物质对立研究,却都将世界上一切物质背后的规律、秩序和法则,简单地归并到了物质里面。”
他停步望向窗外的天空,若有所思地道:“规律、秩序、法则,才是整个世界的基础啊!万物因其而生,因其而成,因其而运动变化,这个万物也包括了人类的意识、思维,这才是真正应该与物质并列起来研究的对象啊!
“而我们的老祖宗却早就领悟到了这一点,将万物称作了‘坤’,称作了‘地’,称作了‘阴’,而在万物的背后……
“就是‘乾’,就是‘天’,就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