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花魁赛

李牧再次听到顾燕桢的消息,已经是几日后了。

仍是茶楼,他一边品着茶,一边听着附近的几个书生,兴致勃勃的谈论着顾燕桢的事情,那表情说不出来是惋惜,还是幸灾乐祸。

一人道:

另一人悄悄道:

又一人道:

又有人接话道:

几名书生一边说着,一边感慨着。

李牧默默的听着,心中波澜不惊,随着这一壶茶饮完,放下茶钱,走出茶楼。

一路沿着秦淮河,来到聂云竹的住处。

聂云竹有些高兴。

李牧道:

聂云竹惊讶道:

李牧点点头:

聂云竹笑道:

李牧淡淡一笑道:

李牧要买的地方,确实出乎了聂云竹的意料,竟然在江宁城外三十多里的一处俗称葫芦谷的山谷。

两人骑着马来到地方,在牙人的带领下转了转,这处山谷不愧叫葫芦谷,形似葫芦,出口小,里面大,占地颇多,谷内一部分平坦的地方被开垦成了田地。

据说,几十上百年前,因易守难攻的地形,这里曾蟠踞过一窝土匪,后来匪寨被攻破,这里被一大户人家买了去,又经过了一番开垦,虽然土地有点贫瘠,山谷里也有了八百亩下田。

其实,葫芦谷内部很大,八百亩下田只占其中一部分,许多地方都是碎石,和高低不平的山坡,无法种田,只能在那里荒废着。

李牧粗粗估略一下,加上涂滩,碎石,坡地,谷里的空地至少有三千亩。

虽然不能种田,但开发成工坊,作为以后产品的生产基地,还是不错的。

在山谷里转了几圈,颇为满意,询问牙人之后,得知两里外有一条河流,还有个小码头,直通长江。

那么,未来的运输也不是问题。

接下来几天,经过多次讨价还价,八百亩下田,被作价六千两,加上整个山谷,作价两千两。

李牧花了八千两银子,买下了葫芦谷的所有土地。为了不让惹人注目,葫芦谷登记在竹记名下,竹记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大部分也要放在这里。

聂云竹见李牧出手如此大手笔,震惊之余,也知道他这次是玩真的,虽然忧心拿下这么大的谷地,竹记接下来该怎么发展。

但,见李牧信心满满,便一心一意协助他处理各种事情。

葫芦谷出口极窄,不过十余丈,把出口一堵,外人便再也进不去,窥探不得,难得的隐秘之地,那些需要保密的工坊建在这里正合适。

李牧又花了几日功夫,对整个山谷做了设计规划草图,规划了食宿区、生产区、仓库区,训练区。

如果他所料不差,大约两个多月后,六月中下旬,长江流域会有一次大水患,无数的灾民向江宁这座大城蜂拥而至,江宁也只能紧闭城门,在城外设立粥棚,同时号召大户人家去城外赈灾。

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饿死病死的不在少数,等水患过去,又多了一批失地的流民。

李牧计划趁水患来临后江宁城门关闭,无数流民汇聚附近,里面少不了识文断字的,和各种手艺人。可以甄选一批人手,进工坊做工,或者选一些有练武资质的,培养成护卫。

当然,这都少不了银子。

李牧确实也不差钱,仅仅是润笔费,已经让他身家颇丰,花了八千两买了葫芦谷,手头还剩下一万八千多两。

拿出了其中一万五千两,放到竹记,接下来会雇人在谷内建一批房舍、工坊、仓库,谷口也会建一个墙寨,增加安全性。

剩余的银子再采购一批粮食放在谷内,以备将来水患时,招募灾民。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过去,葫芦谷那边的建设,在大把银子砸下去,进度也算不错。

眨眼就到了四月中旬,春去夏至,天气渐渐转暖,整个天地都有了一层活力。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样的天气大概是最好的,没有冬日的寒冷,没有夏日的炎热,和煦的阳光,翠绿的大地,一切都明媚得让人心旷神怡。

苏谭儿最近也忙了起来,苏家主营布匹生意,如今第一批春蚕已经出了,这批蚕丝也是年中最有分量的一批,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蚕丝被收上来后,苏家分布在各地的小作坊也紧张的运作起来,为新一年的新货上架做准备。

苏檀儿自然也忙个不停,白天领着几个小丫头到处视察各处作坊,晚上还要熬夜查看账目,处理各种问题。

让每天悠哉悠哉,无所事事的李牧,真有点汗颜。

苏檀儿自己选的路,他也没法劝阻什么。

只能每天多备点她爱吃的水果点心,或者陪她说说话,听她倾诉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除此之外,秦嗣源的棋摊,前些天又重新在秦淮河边摆起来了,李牧又多了一处去处,有时路过,也会去那里坐坐,杀上两盘。

有时掰着指头算一算,不知不觉间,他来到这个世界,竟有一年了。

这一年来,过得相当安逸自在,有极漂亮的娘子,有乖巧的丫鬟,有红颜知己,有不小的名气,也算慢慢的融入到这个时代。

只是,这一切的繁华,终究只是埋在火药桶上,一地的繁荣而已。

街头港尾经常听人说起,周边某地又有人占山为王,某地某地有人扯旗造反,竟都当成平常事一般,显然这种事情听的早就麻木了。

眨眼到了四月底,江宁城再次笼罩着一片喜庆的氛围中。

除了五月五日端午节,将要在秦淮河上举行的龙舟赛,五月初开始,还有一个延续六天的盛会,选花魁。

如果说江宁每年的诗会,是才子展示的舞台,这场花魁赛,却是美女佳人的盛会。

如同中秋节,上元节,有官府在背后支持,花魁赛同样有官府的大力支持。

赛制说也简单,六天的时间,前三天,江宁十里秦淮,城内大大小小六七十家左右的青楼,几乎是放开了迎客。在准备好的露台上,让自己院中的姑娘进行演出,客人若是喜欢的,便买花送过去,这些花,便是人气的佐证。

和现实世界的直播打赏,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

这期间,各大青楼大展神通,卖力宣

传楼里的姑娘,至于结果如何,全看各个青楼的手段了。

到了后三天,才是重头戏,白日里与前三天无疑,到了晚上,会在白鹭洲附近举行大型的聚会,江宁知府以及诸多社会名流也会到场,共参此风雅盛事。

花魁赛,便在这种喜庆的氛围中开始,江宁城中诸多青楼都弄得很隆重,秦淮河上,一艘艘画舫彩绸招展,好不热闹。

李牧带着小蝉,随着人流,在各处青楼间随意逛着,小丫头今天打扮的很漂亮,一身白色缀碎花的夏日衣裙,窈窕乖巧,惹人怜爱,跟着李牧逛青楼,相当扎眼。

来时本想让她换上男装,谁知小丫头不愿意,低头纠结了半天,这才小心翼翼道:

李牧只能挥挥手。

小婵闻言立刻由嗔转喜,拉住李牧的衣角娇笑但:

李牧揉了揉她的包包头:

小婵脸色微红,立刻捂着头,嘟着嘴道:

换来李牧一声哈哈大笑。

两人转了一会,小婵看的津津有味,李牧却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虽然里面的姑娘花枝招展,真正出挑的并不多。

大概要等到三日后,经过遴选过的姑娘,登上白鹭洲表演,才真正有看点。

领着小婵出了青楼,沿着秦淮河走了一会儿,秦嗣源仍然在摆棋摊,不过康贤没在。

李牧领着小婵走了过去,初夏的秦淮河岸,晚风轻拂,杨柳垂岸,李牧坐下与秦嗣源对弈,小丫头就坐在旁边,在微风下静静的看着,发丝随风轻抚,青涩纯真,隐隐也有些长大了的感觉。

另一边,金风楼后院,作为四大行首,金凤楼的招牌,花魁赛夺魁的热门,元锦儿结束了上午的表演,卸了妆,正在享受难得的一点轻松时光。

虽然表演是轮着来的,她半天下来登台的时间并不算长,谁让是夺魁的热门,一位位才子客人慕名而来,有的甚至一掷千金,就为见她一面。

下了台也只能费心费力的周旋在这些人之间,应付各种麻烦,也是一件十分耗心力的事。

幸好,云竹姐终于抽出时间来看她了。

卸了妆,头发也懒得梳,元锦儿就这么慵懒的靠在凉床之上,一面说话,一面在胸前抱着一盘宴客的果子蜜饯往嘴里塞。

下一刻,果盘便被聂云竹给收了回去。

元锦儿鼓着腮帮子,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道:

聂云竹最终又把果盘放在旁边:

元锦儿又捏了一颗蜜饯送去嘴里,仓鼠一般嚼了起来,边吃边道:

说着,忽然笑嘻嘻道:

聂云竹瞪了她一眼,为了不太扎眼,她今天是女扮男装,手拿折扇,一身黑色长袍,长发束起,头上还带了学士巾,眨眼一看,还真像一位羽扇纶巾的才子。

特别是气质,经过半年多的商场磨练,竹记规模也越来越大,不经意间,聂云竹就养出了一股气度。

两人闲聊一会儿,聂云竹看了看桌子上的几篇诗稿,不禁笑道:

元锦儿伸了个懒腰,慵懒道:「上心倒算是上心,不过,是不是为

了我就不知道了。」

说着叹息一声:

聂云竹叹了口气:

元锦儿立刻笑嘻嘻道: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欢迎您!!!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