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岳州争夺战

留着荆南,保持荆南的完整和独立,就等于为南楚构筑了一条战略缓冲带,而且高季昌是个不安分的问题儿童,时常招惹麻烦,而他每次招来麻烦,作为邻居的南楚都可以趁火打劫、从中渔利;若将其吞并,则会使南楚被四周强邻惦记,付出重大的外交成本,得不偿失。马殷茅塞顿开,转怒为喜,盛赞王环。王环为人勇悍,熟读兵法,并且爱兵如子,深得军心。每次作战,都会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且随身带着金疮药和手术设备,每当战斗结束,都会让人把伤兵抬到他的营帐前,他亲自为伤兵处理伤口,涂抹药物。被分配到王环部下的官兵,都会相互庆贺,说:“终于到了我们愿意以死效力的地方!”所以每逢作战,王环所部皆奋勇当先,接连取得辉煌战果。王环前后六次大败淮南,两次大败荆南,威震两湖。在与荆南达成和平协议后,新建国的马殷压制不住内心躁动的小火苗,就在王环班师的当月,就将工作重心向南迁移,转而进攻南汉刘岩。马殷“老夫聊发少年狂”,东面是强大的淮南,西面是南诏和中央控制的两川地区,北面是刚刚认怂的高季昌,唯有南面的南汉政权可以让他宣泄青春的荷尔蒙。刘岩自立称帝后,一直把南楚当成自己的外围防线,就像南楚看待荆南一样,对马殷是竭力讨好,例如求娶了马殷的女儿,还在称帝后册封其为皇后。然而马殷还是毫无征兆地对南汉动手。老丈人打姑爷,还用理由嘛。南楚舰队奋大胜荆南之余威,初战告捷,在贺江大胜毫无准备的南汉军队。刘岩大为恐惧,第一反应就是拿出压箱底儿的法宝——《周易》,现起一卦,占卜吉凶,得到了“大有”之卦,意思是“天佑之,吉,无不利”。于是十分高兴,宣布大赦改元,改“白龙四年”为“大有元年”,命大将苏章率领百艘战舰、三千弓弩手前往迎敌。“白龙”、“大有”,仅从这两个年号就可以窥探出南汉刘岩绝对是个有故事的男人,军国大事先问卦签,自创一字……他的荒唐、怪诞将在后文呈献。南汉是一个存在感较低,却非常有故事的奇葩,值得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苏章抵达贺江后,使用的战术并不高明,是常见的套路,完美致敬了张武的“锁峡”。事先把巨粗无比的大铁链沉入江底,两端连接上大绞盘,分别隐藏在两岸的河堤后面;派轻舟小艇诈败诱敌,等敌舰进入埋伏圈后,两岸的壮汉转动绞盘,大铁链横亘在江面上,使得敌舰动弹不得;随后两岸的强弓劲弩万箭齐发,矢石如雨,向侵略者肆意倾泻复仇的怒火。南楚军队大败,水面部队全军覆没,地面部队匆忙解围撤退。打跑老丈人后,刘岩将苏章提拔为封州团练使。苏章“骁勇善战,而行军多合古法”,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将领,贺江一战成名,被誉为名将。他有五个儿子,虎父无犬子,五个儿子全都“豪侠任气”,合称为“五郎将”。当马殷在封州吃了败仗之后,他的淮南邻居兴师动众,要来痛打落水狗了。岳州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既是套在荆南脖颈上的绞索,又踩住了荆淮战略同盟关系的命根子。荆南和淮南都迫切地需要控制岳州。淮南方面派出大将苗璘、王彦章率领一万水军,气势汹汹地奔赴岳州,并向荆南高季昌发出联合作战请求。马殷派大将许德勋率战舰一千艘,前往抵抗。许德勋对左右说道:“淮南人是想趁我们被南汉打败的空当,趁虚而入捞便宜的。一旦见我们大军赶来,必然作鸟兽散,不会受到实质性损失。我们必须隐藏实力,才能给予其重创!”于是命王环率战舰三百艘在夜色的掩护下迂回到淮南水军之后,切断其归路,制定了前后阻击的口袋型战术。第二天,淮南舰队向岳州方向挺进,打算与荆南水军会师,联兵攻打岳州。许德勋先派轻舟诱敌,随后出动主力舰艇迎头夹击,伏兵四起,淮南大败,主将苗璘、王彦章被生擒。淮南向南楚马殷赔礼道歉,请求和解,归还苗璘、王彦章。马殷接受和解请求,命许德勋为二位手下败将设宴饯行。席上,许德勋对二人说道:“我们南楚虽然很小,但老一辈的创业精英还都在世,请贵国不要再打我们的主意。回告你家主人,如果真想惦记我们的话,就要有耐心,等到小马驹们互相争槽的时候,再惦记不迟。”许德勋口中的“小马驹”指的就是马殷的儿子们。马殷的接班人同样没有走出“二代魔咒”,他们的故事还将在后文一一呈现。在这场短暂的岳州之战中,荆南高季昌并没有如约出兵。因为他需要一个名分,此前他向淮南请求归附被拒,搞得他非常被动,政治处境非常尴尬。如今的荆南既不归附于后唐,也不归附于淮南,不从属于任何政治势力,而他又不足以自立,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社会弃儿,没有了政治合法性。这种境遇是十分危险的,失去法理根基的荆南,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他甚至不愿看到淮南取得岳州之战的胜利,因为那样的话,淮南的姿态将会更高,自己在谈判桌上将没有任何筹码可言。所以他又怎么可能真心帮助淮南夹攻岳州呢?而当淮南在岳州失利后,荆南这个弹丸之地的价值就得以间接体现。秤砣虽小压千斤,离了我,你淮南休想向长江中游渗透!怎么样,谈谈吧?高季昌再次向淮南派来使者,表示愿意称臣归附。这个时候的淮南,已经可以用“南吴”来表述了,因为半年前,淮南杨溥正式登基称帝,史称“南吴”,位列“十国”之一。显然,南吴政权是非法割据政权。关于淮南势力的发展,我们后文会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