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同室操戈4

王延羲怒不可遏,怒吼道:“老东西,疯了吧你?”随即将他贬为漳州司户。黄峻退下来之后,无比忧愁地对人们叹道:“国家再这样下去,年号还叫什么‘永隆’呀,干脆就叫‘大昏’吧!”不久之后,黄峻在忧愁中病逝。在王延政的阵营里,同样有人冒死劝谏。此人是王延政的首席幕僚潘承佑。闽国内战给闽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福、建二州之间白骨遍地,密如野草,潘承佑屡次劝谏,希望王延政能回心转意,以尽臣节。但是王延政的态度跟王继业有一拼,即“君不君,臣不臣”,用句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铁了心要在叛逆的路上渐行渐远。每当福州方面派来使节,王延政都会邀请使节参加建州大阅兵,借以向福州方面炫耀武力、秀肌肉,对待使节的态度更是傲慢无礼、狂妄自大,就是一副作死找事儿、“不服你打我呀”的表情。在一次阅兵式上,潘承佑实在看不下去了,当众跪在地上,恳请王延政收敛一些,不要激化矛盾。言辞恳切,长跪不起,表示如果王延政不收敛,他就一直跪下去。王延政大怒,回头对左右侍从说道:“你们帮我吃了他!”“脔食”,这是五代时期常见的一种酷刑,即舌尖上的千刀万剐、凌迟料理,用刀子把人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来,然后当场生吞。面对王延政的威胁,潘承佑视死如归,坚毅如铁,回怼道:“与其不义而生,孰若抱义而死?事势如此,早死为幸。”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你若再不思悔改,将来的下场比这个还惨,我呀,早死了早托生!经过左右近臣的苦劝,过了好久,王延政才消了气,不再杀潘承佑。后来,王延政称帝后,任命耿直的潘承佑为宰相,后又因直谏而被罢官。淮南灭闽国后,将他重启,委以重任,不久之后上疏乞骸骨,告老还乡,在洪州西山隐居,直至去世。他的儿子潘慎修,才华横溢、涉猎广泛,后来在北宋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读学士”是宋真宗设置的官职,负责为皇帝讲读史书、讲解经义,是一个可以左右皇帝思想、左右国家大政方针的角色,非德高望重、三观正确、正能量爆棚的人不成,着有《潘慎修文集》五卷。王延政虽然没有杀了潘承佑,但也始终没能接受潘承佑的劝谏,与福州方面的关系日趋紧张。公元942年7月,王延政对汀州发起了攻击。王延羲调派漳州、泉州共计五千援军前往支援;又派林守亮进驻尤溪,派黄敬忠屯驻尤口;又派国计使黄绍颇率领八千兵支援汀州,牵制王延政主力。建州、汀州、福州,呈三角形排列,尤溪和尤口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中心点,控制了这一地区,往北可以攻打建州,往西可以救援汀州,是兵家必争之地。王延羲的战术就是把王延政的主力拖在汀州泥潭,然后偷袭他的建州老巢。王延政对汀州一连发动了四十二场战斗,均无法攻克,于是选择退兵。派大将包洪实、陈望率水面部队顺流而下,进攻尤口,以阻止他们北攻建州。当两军相遇时,王延政军处于下风,因为中央军在尤口是以逸待劳,完全可以击贼于半渡。然而主将黄敬忠却在战斗前请“高人”求神问卦。高人掐指一算,说时辰未到,最好是按兵不动。于是,包洪实、陈望等就在中央军的注目礼下,从容地渡河,摆列阵型,然后水陆齐发,对中央军发动了攻击。在“高人”的指点下,中央军一触即溃,主将黄敬忠被击毙,被俘斩两千余人,林守亮、黄绍颇狼狈逃回福州。王延政有惊无险地回到建州。汀州之战,双方都没有讨到便宜。王延政投资失败,没有收获一寸土地;王延羲虽然保住了汀州,却在尤口损失惨重。战后,王延羲主动向王延政示好,派人送去自己的亲笔诏书,连同九百件金器、一万贯钱、六百四十张空白委任状送到建州,请求和解。面对王延羲的诚意,王延政断然拒绝。公元943年正月,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建国。改国号为“大殷”,建元“天德”。王延政的“殷国”仅有建州一州之地,于是把将乐县升格为镛州、把永平镇升格为镡州。王延政的殷国不在“十国”之列。有意思的是,王延政的“殷国”只针对闽国,在与外界迎来送往时,他仍然以闽国藩镇的身份。王延政加封已故的王延禀为武平威肃王。新主登基,为往事翻案,为已故之人昭雪平反、追封追赠,是一种政治信号。王延禀是王审知的养子,武力推翻王延翰、拥立王延钧,后被王延钧消灭。王延政追封王延禀,可以看做是对王延钧的否定,否定王延钧,也就是肯定了王审知,而否定了王继鹏、王延羲。王延政作为王审知的儿子,只有在同时肯定王审知、否定王延羲的条件下,才使得他的大殷政权在道义上站住脚跟,是大殷国的政治正确。王延政建国后,立刻派陈望顺流而下,进攻福州。王延羲早就升级了福州西侧的城防系统,现在派上了用场,把陈望击退。殷国的建立标志着闽国内战的性质已经发生彻底改变。王延羲的妥协退让换来的是王延政的得寸进尺,王延羲的心情无比烦躁,也变得更加猜忌和嗜杀。在王延政建国后,王延羲迎娶了卫戍部队司令尚保殷的女儿。不是我八卦,就冲“尚保殷”这个名字,就不该有这门亲事,不吉利。尚氏天姿国色,很受王延羲的宠爱,立刻被册封为贤妃。但她美丽的外表之下,包裹着一颗蛇蝎心肠。每当王延羲喝醉,她就怂恿王延羲杀掉自己讨厌的人,或者忽悠王延羲赦免自己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