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薪火相传

姜阿姨的测试结束之后。

后续179个制氧机测试,同样是随机指派人,很多人都跃跃欲试。

不少没被抽到的,还有些沮丧,懊恼,钱当然是一部分缘故,最重要的还是他们想要好好感受一下这款制氧机的智能语音程度到底怎么样。

智能音响之类的产品,大多人都用过,谁家还没个什么精灵或者小爱的。

再不济,智能手机里也有啊。

但是正因为用过,所以清楚,生活中的那些智能设备,绝对做不到对话如此顺畅。

若不是小氧的声音,还有些机械,这一点很好区分,不然可能还觉得就是真人了。

一个个的机器陆续开机,一个个的小氧开始说话。

一个个的实验人员,用完全通过口语化的语言去操作。

而效果.

即便是相对小喂来说,小氧已经做了n多的限制阉割,但依旧是好的出奇。

这么多人,也玩出了各种各样的新花样。

有人让小氧设置好,下次开机后直接进入制氧模式。

然后片刻功夫后,小氧通知设置好了,是否需要重启测试一下。

结果就是3秒钟左右不到的时间,小氧就完成了关机重启全过程,再度重新制氧。

开机即制氧

当然也有人提出更多要求,或者说在亲自测试它的对话能力,“我吸氧前血氧饱和度多少?”

“我现在血氧饱和度多少?”

“我大概多久血氧饱和度能到99%”

“我的血氧饱和度可以到100%吗?”

再或者,换个地方的方言再测试一下。

明明是个制氧机,却是被当成了语音聊天的机器人。

“我去,太牛啊,感觉就好像在和人聊天差不多了,而且几乎都不需要唤醒。”

“我这外地口音,我媳妇儿好多都没听懂的,它听了一次,我纠正一下之后,第二次居然就听懂了,我勒个去,真TM的牛逼plus啊。”

“它在不断学习。”

“现在ai技术都很先进了吗?”

“是否有这么牛逼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国内几家的智能音响那些没有一个比得了咱们这个。”

“也不知道吴总找的是哪家公司提供的ai技术,要是上市公司的话,我去买点他们家股票,绝对起飞,感觉这玩意要是上市的话,直接可以秒杀掉现在市面上所有同类产品。”

“咳咳,咱们是评测制氧机的,你们重点关注错了。别太不务正业了。”

“吴总下达的通知不是说了嘛,做测试,随机测试,任何形式的测试都可以。我这也算是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再说了,制氧有什么好测的,都是成熟的组件配套,不可能有什么问题。”

“我貌似是知道了,为什么吴总会想要上这个产品了,太方便了。”

“暂时看是如此,不过这东西重点还是要看稳定性,不过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稳定性的话,那绝对牛。”

“我还是觉得有点花里花哨,功能不够实用,制氧机就该是制氧机,回归产品本质,做好制氧功能就可以了。一个开关,一个调节器,这样的话,使用不是更简单嘛。”

“你没发现,这个小氧,是能记录个人使用习惯的吗?我重复开关机了十几次,后来,只要按一下开机键,就自动的调到了我之前用的最多的出气量。再说了,你自己想想,要真是没什么文化的老人在家开启制氧机,你觉得是用咱这个方便,还是买个机械式的方便。”

现在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在测试这个系统的使用便捷性还有稳定性。

让所有人随意发挥。

再之后,人员轮换,相同的机器,不同的人,测试了大约1个小时左右,180台机器,暂时都还没发现任何问题。

所有的人反应都是,这个语音识别系统非常的好用,比预想之中的要好用的多。

“老大,咱们这个产品什么时候上市啊。“

“不清楚,至少还得测试几万,乃至几十万小时。”

“那咱大概有多少个机子一起测试?”

“吴总是让生产部门生产一千台测试机。”

“一千台,这也太多了吧。”

“一来是这样检测的数据更多,二来是缩短新品上市时间。”

ai和制氧机的结合,主要就是形成和传统制氧机的一个明显差异化。

而效果,最直接明显其实就是提高使用便捷性。

当然安全和稳定性是最重要的,氧气机的ai系统,提前就有做出限制,所有命令,只能应用到制氧机上,除此之外,就表现的弱智点。

另外,就是产品下线之后,除开工厂这边自己的内部合格检测之外,吴舟还单独成立了一个第三方公司专门做质检。

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功能,性能,安全测试,卫生测试等等

一切的一切,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尽可能高的提高产品合格率。

当然,每多一个步骤,成本也就提高一些。

不过有ai的介入,可以极大的提高检测的效率,以及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转眼到了2020年5月15日。

一条大新闻,传遍华夏。

只要是芯片生产设备,利用了米国的科技,就不允许再为菊厂生产了。

至于芯片设计软件,同样如此,给予供应商宽限期到9月中停止出货。

此消息一起,立刻冲上了实事头条。

有支持的,有吃瓜的,也有冷嘲热讽的。

毕竟在有些人看来,厨师应该从种子研发,到播种,到成片全产业链都得精通,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厨师。

与外界的热闹相反,菊厂公司内部倒是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惊慌和混乱。毕竟,在此之前公司的高层管理层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应对计划,并且各部门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已经是将资金周转利用到了,整个公司的现金流几乎都用在了储备原料上。

公司在其他他方面搞搞内部整合优化了,寻找新的企业机会增长点,以及优化内部一些流程,再压一点资金,最后就是开始发债借钱。

都到这一步了,跪是不可能跪的,真正的华夏人骨子里还是清楚的知道的,男儿膝下有黄金。

所以菊厂的研发不能停.

再就是4月中旬的时候,菊厂做了又一个决定,自建完全去米化的芯片生产线,这块儿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顶级光刻机,众所周知的,最顶级是荷兰的那家光刻机。

二线的就是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了。

倭人有个问题就是,啥钱都想自己全赚了。

结果就是,别人不跟它玩了,用的少了,市场份额降了,结果研发费用也跟着少了,技术也就跟着进一步落后。

而ASML就完全不同,光刻机中超过90%零件都是向外采购,来自全球各地的龙头企业。

甚至是和很多上下游企业形成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形成高度生态体系壁垒。

2012年ASML还提出了“客户联合投资计划”,客户入股可以保证最先拿到最新设备,IBM、三星、海力士、台积电等客户都是它的股东,这就又形成了更进一步的深度捆绑。

现在全球光刻机市场,asml一家就占了80%左右,处于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

现在大半个半导体行业,都是ASML的合作伙伴。

所以人家老大的地位还是非常稳的。

光刻机这块儿,想避开asml,就等于说是放弃高端市场。

短期找找国际上供货商,看看是否能够调整,做出替代方案。

但长期,还是必须得扶持华夏国人自己的全套产业链。

菊厂其实想好过点,也挺容易的,跪下立刻就好了。

但历史可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changzheng,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即便他们不行,那还有下一代呢!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成为这个‘前人’。

至于普通人,直接参与到位祖国科技发展做贡献,可能或者或那的原因做不到,但间接呢?

比如说,支持国产,这个很难嘛?

科技还有文明,是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前赴后继的推进,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不断累积薪火相传才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