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这商人的天,要变了吗?

皇庄的事安排过,朱由校转向皇店组,说道:

“皇店组说说吧。”

第一个人站起,开口道:

“臣,宝和店主管太监汪盛,启奏皇上。

各家皇店经营,均由主事太监主管。经营内容则凡多,棉麻铁粮干果生鲜,以及赎当等,都有涉及。各业均以分店或分业掌柜主管,对总店掌柜负责。

皇店各项收益,分银及货,分别进相应内库。

至于变革……。”

汪盛抬眼看了看画院组,他们那边皇上可是提了份子的。

那可是份子啊!他汪盛虽然在宝和店不少贪银子。但那是黑金。份子可是不但能见阳光的,还能跟田地一样,传承子孙的!

他汪盛当然没子孙,可家族牵挂一样不少。

眼馋归眼馋,他也没那个勇气跟皇上提份子。

怎么?你还想跟皇上平起平座吗?

反了你了!

而且有丁旺碰钉先例,他也不想多生什么事。所以继续道:

“至于变革……,

皇店经营已成规矩,各店均循例经营。

目前鲜有亏损之事出现,故未曾考虑变革事宜。”

朱由校冷冷一笑。问道:

“皇店可有强卖强买之事?”

听到朱由校这话,汪盛如丁旺一样,一头汗水马上下来。

他们皇店的事,可比皇庄的事更难说清楚。进账出账的账本拿来跟市价一比,根本说无可说。如果没账本,那就可以直接砍头了。

赶紧跪倒叩首:

“皇上,奴婢经营皇店之法,均是循前例啊。

奴婢的授业师傅就是这样教奴婢管皇店的啊。

奴婢实不知这样管皇店,有何不对之处啊。”

------

朱由校自然知道,什么叫垄断。

皇店会自己走商购销货吗?

怎么可能?!

那么老实还能叫皇商?!

皇商最简单的经营办法,就是指定一些商人,让他们以远低于市场进价来进货。货进来了,再以高于市场价出货。

稳赚差价!

进货商人也不会亏。他给皇店供货哪怕只是保本,但只要能打起皇家这块牌子,那他只需要夹带其他货物,自行销售,就可以一路平安,加省下沿途种种盘剥金。稳赚大钱。

-----

朱由校也不跟汪盛见劲儿,冷冷地说道:

“起来吧。”

汪盛夸张地擦着汗,站起来,退回椅子上坐下。

其他人看到汪盛模样,噤若寒蝉。不敢再开口。

没人说话,就只能引话题了。总不能冷场子。朱由校问道:

“你们皇店组的人,可听闻民间店铺,或者商帮,有什么新奇的经营模式?

谁知道,说一说。”

就见三组人员交换眼神。

朱由校看到。接着说道:

“不限皇店组。其他人听到过新奇经营方式的,都可以说一说。”

就见众人都看向画院组一人。

那人回瞪众人一轮,但是显然有点抗不住压力,开始擦汗。

这一堆人里,捏着他小软儿的,可不是一人二人。

擦擦汗。微叹口气。拱手开口道:

“臣,宝庆店赎当掌柜,贾贝,启奏皇上。

臣在商界,曾听闻徽商帮晋商帮经营,有用伙计制。

所谓伙计制,即本家出大股,是为本股;其余经营人员入小股,是为伙计股。

据闻,此法可使店铺之内众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故此可共家同心。

无论总分店多远,经营环境多难,经营团队均能齐心协力,一致努力。

因此店铺经营稳定且长久。”

说到这儿,贾贝停下擦了擦汗。接着说道:

“臣认为,皇店系列中,此法只宜在画院书院等具教化之功的店铺中考虑使用。

其他纯逐利的皇店中,不宜通行。

吾等或奴或仆,怎可与皇帝同位?”

贾贝越往后说汗越多,声音越小。心说画院皇帝已经说份子了,其他店皇帝可没说份子的事。但是身位差距在那儿摆着呢。这左行右不行的,要圆这个口儿,可是难死臣妾了!

贾贝说完,手抖抖地擦汗。

众人均转头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沉了沉心,抬头说道:

“宝和等8家皇店,统统摘掉皇店牌子。

在京城另找个地方,把八家牌子放到一起去。”

众人惊倒。

朱由校不管,继续说道:

“这8家皇店牌子,朕跟王安等几个大太监签合同,都包给他们管。

他们再分别起个店名。比如其中一家就叫祥安店好了。

然后现有的8家店店名不改,再与祥安店签合同。

这个合同,身份就对等了。

就可以签份子合同了。”

朱由校说到这里。就听一屋子桌椅碰撞,以及抽冷气的声音。

你堂堂一个皇帝!就这样明晃晃地穿个马甲出来忽悠人。你还要不要脸了?!

可是,这个不是重点啊!

重点是不管皇帝怎么穿马甲,那可是拿出了真金白银的份子了啊!

王安大喝一声:

“肃静!庭前失仪者,杖责!”

众人冷静了些。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沉声说道:

“众卿别以为这里都是好事。

这样改了以后,各店就不能再打皇店牌子,你们就跟皇商无关,是纯粹的商人。而且是独立的商人。要按普通店铺方式经营。

各店原来有官身的人,拿了份子,就必须脱了官服,只能是商人。

而且,份子也不是白得的。各店资产要盘账,定好每份份子值价。要拿份子,也是要拿真金白银来买的。”

朱由校这样讲,众人情绪有点低沉。但大多数满脸轻松。

你皇帝穿个马甲出来,那就不是皇帝了?

所以皇店任怎么变,那也还是皇店!

就皇店这块牌子,里面利益就大到没边了。

不说别的,就一个沿途平安,就足够大赚了。

堂内有几个人已经动心,准备干脆自己新开一个店,挂在那个所谓“祥安店”下,自己去走商了。

朱由校看到众人神态,心里点了点头。

这就叫“商”心可用了。

沉声说道:

“皇店组先按朕说的这个方式,写一个完整方略出来。

朕跟大伴王安说过,这份东西将来成熟了,是要象大诰一样,公示天下,大行天下的。”

屋里又是一阵混乱,王安大叫了二声:

“肃静!肃静!”

朱由校则只当没看见。

就见贾贝一边擦着汗,一边站起身来拱手,对朱由校道:

“启奏皇上。如果此法大行天下的话,是否商籍即民籍?”

朱由校脸一板,说道:

“这个问题众卿不要关心,做好份内事。其他事情,届时自知。”

屋里又是“哄”地一声。

这次王安也不喊“肃静”了。

怎么喊?难道真拉几个人下去打板子?

众人根本顾不上王安。皇帝脸板了,可是没有否认啊!这是要全面提高商人地位的意思啊。

这商人的天,要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