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高人就在身边

临近深夜,位于边缘的开成区就像是繁华帝都的沉默阴影,尽管冠以的名,但却与灯火通明的城内形成鲜明对照,黑暗且宁静。

不过今晚的开成区县衙却有着往日没有的喧闹。

李东看着周围忙碌且慌乱的衙役捕快,眉头不自觉地皱了皱。

而后微不可查地瞄向身边的长孙。

只见长孙对此视而不见,只是随意的看向县衙内的假山假水,但李东还是能够察觉到其余光瞟向衙役们时的不满。

李东略显尴尬的对长孙说道。

长孙转身对李东行礼,在人前还是要维护的威望。

李东皱了皱眉,听出了长孙话外音,是在嫌县衙参与此次行动毫无必要。

李东大义凛然的说道。

不明所以的人或许还会认为尚书大人深明大义,但清楚其中原由的都知道,今日的行动还不是在给开成区的县衙擦钩子。.

但长孙却再次恭敬地行礼道:

这时,一位肥头大耳的官员小跑到李东身边,有些气喘吁吁地开口道:

此人正是开成区的知县袁承德。

李东略微点头而后向县衙外走去。

此时县衙门口捕快们已经集结完毕,而在正中则是两架轿子。

只见袁承德从李东身边绕过,小跑着来到前面那家轿子前,殷勤的为李东掀开帘子。

李东面无表情地坐进轿子内。

袁承德放下帘子,这才将一直躬着的腰直起来。

而随之一起立起来的还有他那知县的气势。

只见袁承德没有给长孙等人好脸,只是用眼睛瞥了几人一眼便向着后面的轿子走去。

只是还不等袁承德走出几步,李东便掀开帘子。

袁承德听到李东声音的第一时间便又转身躬下腰,那灵活的动作丝毫不像是个臃肿的胖子。

不过听到李东的话后袁承德的脸先是阴晴不定片刻,而后立马收起不满,继续换上殷勤的面孔。

长孙听了李东话后非但没有为此感到高兴,反而眉头皱了皱。

李东当着众人的面说这样的话可不像是要表现对长孙的尊重,更像是要向众人突现长孙身份的不寻常。

袁承德尽管后知后觉,但此时却也及时感受到长孙身份的不同寻常。

袁承德赶忙换上另一副讨好的面容,冲着长孙开口道:

长孙眉头皱了皱而后又舒展开,冲着前方轿子的李东说道:

袁承德跟着尴尬一笑。

长孙接着说道:

袁承德表情一滞,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年纪轻轻之人竟然是大理寺卿派来的,难怪尚书大人会如此重视。

紧接着袁承德表情更加殷勤了几分,连忙称是,而后小跑着上了轿子。

县衙的队伍便就此启程

队伍走在两边,将轿子护在中间,而长孙的位置处在李东和袁承德的轿子之间。

长孙刻意将脚步放慢几分,来到袁承德轿子旁,看似随意地开口道:

轿子侧边窗户的帘子掀开,露出袁承德殷勤的笑脸。

长孙并没有表现出惊讶以及鄙夷,而是在心中默默估量。

开成区近十年失踪人口剧增,而袁承德任知县就有六年有余,失踪如此数量的人口,做了这么久的知县没有察觉?

长孙断然不信。

但长孙却没有任何表现,而是佩服的说道:

袁承德一时听不出长孙是在称赞自己还是在嘲笑自己,但脸却罕见的红了一下。

不等袁承德说完,长孙便打断道:

长孙的吹捧很有分寸,既不会让人感觉夸大其词,又能让人欣然接受。

袁承德此时虚假的殷勤少了几分,脸上反倒恢复了几分知县的威严。

长孙则靠近几分,悄声问道:

袁承德闻言表情明显愣了一下,随后再次恢复了之前的殷勤,笑眯眯地对长孙说道:

长孙同样一愣,而后哈哈一笑,开口打趣道:

二人都将对方的话当做笑话一听,嘴上一乐。

只是长孙笑过后,却又看似无意地说道:

袁承德不知该作何表情,脸上很不自然,最后只能强装耳聋的尬笑。

长孙并不在意袁承德的装聋作哑,而是接着自顾自地说道:

长孙戛然而止,袁承德早已将肥胖的身躯完全贴到了这一侧的窗户上。

大理寺卿可是当今朝廷里真正的大佬,这样大人物的发家史谁不想听上一听。

只是长孙却忽然像是犯了禁忌似的,掌嘴道:

袁承德扫兴地坐直身体,称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过了片刻,长孙就像是又有什么东西憋在肚子里,不吐不快的样子,忍不住开口道:

袁承德闻言尬笑着附和,只是内心想着。

长孙见袁承德的样子,像是看出了他心里的想法,顿时有些急了道:

长孙此时就像是上头了一般,一定要说服袁承德。

这句话袁承德深表赞同,哪怕是没在大理寺待过,但他却明白官场的黑暗,只知道一门心思查案定然混不长远,起码在今时今日的朝廷是混不长远的。

长孙接着说道:

袁承德有些不解。

长孙凑近低声解释道:

袁承德恍然大悟,两人相视一眼,皆是爽朗一笑。

但袁承德却明悟了一些。

对方这是在提醒自己,亮明背景,免得误伤。

袁承德故作随意的说道:

长孙明白袁承德这句话中第一个是指自己,而另一个则是指他身后的人。

袁承德接着说:

袁承德此时全然没了殷勤的模样,眼神中有劝告也有警告。

长孙在袁承德灼灼的目光下,先是错愕,后是惊恐,最后则是明悟。

而后长孙冲着袁承德抱拳,感激道:

长孙这句吹捧配合之前的情绪变化,令袁承德极其受用。

此时袁承德眼神中已经没有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