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朝明街前

“吾宣布,即日起,皇朝将起兵秦川州,向东南征讨云夜国,查出遗族祸乱真相,还大陆安宁!”

帝都上空的云锦天幕传出唐世平最后一句话,而后便彻底切断了天葬秘境与外界的联系。

唐世平的这句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场外的观众们彻底不淡定了。

“太子殿下......刚说什么?”

有人目光呆滞地问旁边的人。

有人则异常兴奋地喊道:“扬我国威,扬我国威啊!”

“太子殿下将举兵东征,我唐皇朝将再次一统中州!”

然而面对这一劲爆消息,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唐皇朝疯了!”

“唐皇朝将攻打我云夜国,速将消息传回国都!”

“唐皇朝攻打云夜国,这是想要给我们这些周边的国家立威!作为联盟国,我们不能看着云夜国被唐皇朝随意欺压!”

唇亡齿寒,云夜国被攻打,周围的小国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

此时,各国都将这一消息通过各自密道传回自己的国家。

但即便如此,大家也并不完全相信唐皇朝真的会攻打云夜国。

这可是发动战争,还堂而皇之地通过云锦天幕公之于众?

更何况说出此话的只是一名太子,在他还未登基之前,他敢如此擅作主张那便是大逆不道!

甚至连一些唐皇朝的百姓都对此看衰。

“太子殿下毕竟年轻气盛,两国之战岂是儿戏,岂能如此轻易决定......”

“是啊,太子殿下太过急于求成,太想在新纪元杯上表现了。可如此戏言岂不是失了我大国威严?!”

这些百姓显然也认为唐世平只是逞口舌之快,并无能力调动千军万马攻打云夜国。

然而事态的发展很快便超出了在场所有人的预料。

......

当各国使者通过密道将消息传回国家后,得到的回复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什么?瓦伦边境已沦陷?!”

“唐军百万军队已闯入云夜国关中,不出数日将剑指国都......”

这一消息就连唐皇朝的百姓一时间都不敢相信。

“号外号外!边境军统领庞天率领一万轻骑军连下三城,距离云夜国国都只剩五城的距离!”

“最新消息!云夜国皇室放弃国都,被迫向西逃亡!”

“云夜国......要亡了......”

所有人都想不到几个时辰前被认作是唐世平的一句戏言,此刻竟成真了。

唐皇朝真的荡平了云夜国!

这一切不仅令普通百姓们始料未及,就连当朝的文武百官事先也毫不知情。

......

皇宫前,朝明街。

作为进出皇宫的必经之路,也是象征着接近皇权的通天之路,普通人毕生都没有机会在此走上一遭。

哪怕是有资格由此上朝觐见皇帝的文武百官,平日里从此经过也是形象高雅,举止斯文。

但此刻这里聚集了几乎所有官员。

就连一些本已告老还乡的旧臣功勋此时也拿出多年未着的官服再次聚集。

然而这样的聚会却并非庆祝......

“你等为何阻拦我们进宫!”

一名兵部员外郎面对皇宫前阻挡百官觐见的禁军,大声呵斥道。

然而面对当朝的文武百官,禁军却毫不示弱。

“末将奉命守护皇宫,在此期间所有人不得进入皇宫!”

唐皇朝的禁军名为“御林六军”,本是隶属于兵部。

但到了耀宗帝上位,他逐渐将御林六军从兵部脱离,变成了由他直接掌管的皇权卫军。

也正是手中握有御林六军,才使得耀宗帝这些年逐渐不受权臣限制,从而将百官玩弄于股掌之中。

御林六军虽然不再隶属于兵部,但平日里禁军将领对于兵部官员也大多客气。

毕竟这些将领不论想往上谋求高位,或是以后脱离御林军混得个“养老”的闲职都少不了兵部照拂。

所以在平日里也只有极个别的愣头青才会和兵部死磕。

这名兵部员外郎之所以在这么多官员面前做这个出头鸟,也正是感觉自己平日里在禁军中有几分薄面。

然而这次禁军统领的回复却令他彻底下不了台。

“你!”

禁军统领面无表情,不再搭理面色铁青的员外郎。

其余官员见兵部员外郎都吃了瘪,知道自己上前也是自讨没趣,于是只能在原地捶胸顿足。

此时吏部尚书元楷从自己的马车中走下,指着那名兵部员外郎冷声道:“你家大人呢?”

员外郎赶忙小跑过来,回答道:“尚书大人,下官也不知李大人行踪......”

员外郎口中的“李大人”便是当今的兵部尚书李方。

元楷冷哼一声,质问道:“你们兵部真是厉害啊,边境军队都打到云夜国国都了,帝都硬是一点风声都没得到......”

“是啊,李方这个老家伙嘴上喊着六部要共进退,如今这么大的兵力调动他竟然都不和我们几个通气,怎么,是真的感觉六部就你兵部一家独大了?”

户部尚书憋了一肚子火,打仗那是要花钱的,这些年国库什么情况他这个户部尚书最清楚。

哪怕现在前方战事顺利,但真金白银还是要花出去的。

最主要的是这么大的事他一个户部尚书竟然毫不知情,这不相当于将他放在火上烤么。

元楷见状,明白户部也不知情,于是转头看向走上来的工部尚书。

“你可提前知情?边境打仗总要提前与你索要粮草兵器吧?”

工部尚书摇摇头,开口道:“边境军队何时缺过兵器,至于粮草......”

“边境几城只是推脱今年晚些上缴公粮,未曾与我索要粮草。”

元楷闻言心中一紧。

看样子这是早有准备,不仅对方毫无防备,就连他们这些“自己人”也都被蒙在鼓里。

如今最有可能知道内情的只有兵部了。

元楷看向那名兵部员外郎,开口问道:“到了这个时候你们还要瞒着我们!?”

这名兵部员外郎被几位大佬围着,早已汗流浃背,此时口中磕巴着回复道:“各位大人,下官......确实不知情......”

“不知情?难道是边境如此大的兵力调动都没有通过你们兵部!”

员外郎沉默不语,但脸上的表情却告诉几人,这次兵力调动确实没有通过兵部。

元楷脑海中闪过颇多念头,脸色严峻地问道:“边境动的是哪支军队?”

员外郎这才从紧张中喘过一口气,顾不上擦额头的汗,便回答道:“来之前我核实了一遍,最有可能动的是秦川州远伯侯的边境七军......”

“远伯侯......”

元楷心咯噔一下。

当年秦王之乱后,朝廷加大了对边境各域的掌控。

其中一项举措便是收回边境各域都督的掌兵权。

耀宗帝删减地方都督兵权的同时,选派了足以令他信任的大将侯爵赴边境掌管大军。

这些大将侯爵们之所以能让耀宗帝放心,一方面是这些人大多与皇室沾亲带故。

另一方面则是耀宗帝将这些人的族系血亲都留在了帝都,用以威胁控制这些人。

元楷口中的“远伯侯”乃是当今皇后的亲弟弟,如此特殊的身份使得六部平日里对远伯侯掌管的边境七军多有“照顾”。

当然了,远伯侯背刺皇室,擅自出兵的可能性不大。

让元楷内心咯噔一下的原因是远伯侯同时还是太子的亲舅舅!

再联想太子殿下在新纪元杯中高调宣布要荡平云夜国......

此时元楷心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太子想要谋反!

元楷看向重兵把守的皇宫,内心震动不已。

......

此时,在一驾赶往朝明街的马车上,被六部寻找的兵部尚书李方正在马车之上。

只是往日里气定神闲的李方此时早已没了体面,面对马车内的另一人,李方就差跪在马车内了。

“尚书令大人,此事我真的毫不知情......”

刘新彦面无表情的坐在车内,看着面前的李方,冷声道:“边境动军,你身为兵部尚书不知情?”

李方倍感冤枉,开口道:“远伯侯......那可是国舅,平日里我们兵部哪敢多过问......”

李方能够坐上刘新彦的马车,便足以证明他是刘新彦的人,此时刘新彦见李方这副模样气不打一处来。

“朝廷让你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就是让你欺软怕硬的?!”

李方感受到刘新彦话语中的愠怒,低头不敢言。

“你们兵部派往军队的监军呢?难道不向你汇报军队动向?”

李方此时头低得更低了,声音小到微不可闻。

“边境七军......没有监军......”

刘新彦气得怒拍木椅。

“好好好......好你个李方,为了巴结太子,你当初力荐远伯侯掌管边境七军,如今竟连监军都敢不派!你真是好大的胆啊!”

刘新彦也没想到李方竟这般糊涂。

偏偏李方这时还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大人您息怒,无论如何前线总归是打了胜仗......圣上越过我们指挥边境七军或许正是为了出其不意......”

李方强笑着说道。

然而刘新彦冷冷的一句话,彻底令李方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谁告诉你调动边境七军的是圣上?”

李方一愣,内心开始有些慌了。

“大人,您说笑了......除了圣上谁还能调动边境七军啊......”

刘新彦冷哼一声。

“别忘了,远伯侯还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

李方彻底慌了神,虽然他平时极力巴结太子殿下,但他内心还是听了刘新彦的劝,明白当下就站队太子是不明智的。

若是被刘新彦说中了,太子殿下没有圣命便动用边境军队,那可是有谋逆的嫌疑啊!

到了那时,他这个兵部尚书怎么可能脱了干系。

“大人......大人,您是知道的,这件事我没有参与啊......您一定要救我......”

几人说话的时间刘新彦的马车也来到了朝明街,皇宫前。

“收起你这副不成器的模样,还没到砍你头的时候。”

说着刘新彦便走下马车。

恰在此时,周密的马车也赶到朝明街。

朝明街聚集的文武百官看到刘新彦和周密,顿时感觉找到了主心骨。

“尚书令大人......”

“大理寺卿大人......”

文武百官立马分成两个阵营,为二位大人让开一条路。

周密与刘新彦并肩而行,沉默走过半程后,终于还是周密忍不住率先开口。

“李东现在我府上,有空咱们三兄弟还是要聚聚的......”

刘新彦沉默不语,没有回答。

周密走了几步,仍等不到刘新彦的回答,于是继续说道:“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二人身后的官员面面相觑,大家想不到这二位大人到了这个时候讨论的竟不是关系皇朝的大事,而是三兄弟间的情谊。

但他们不知道是这貌似“小事”的背后映射的正是当前的大事。

刘新彦放慢了脚步,表明他准备交谈。

“我曾做过一个梦,在梦中我还是小小员外郎时,便被革职流放。但因有你和李东,我那一世依旧是逍遥自在......”

兄弟之间交谈无需文绉绉,所以刘新彦所言皆实。

周密也没有笑话刘新彦此时的真情流露,眼神中透漏出朋友间的关心。

“这一路走来,你辛苦......”

刘新彦轻轻摇头,开口道:“因为有你俩在,这一世也并不算难过......”

“所以,我们还是能像你梦里的那样,坐下来畅饮的,对吗?”

周密轻声问道。

刘新彦闻言再次陷入沉默,而后转身看向皇宫,像是转移话题似的说道:“那个梦里我虽然被流放,但心中的鸿鹄之志依旧未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