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六章 上下齐心

南京城虽然远离北疆数千里,但这一年来,朝廷上下的神经,全都被北伐战事所牵动。

为了能确保上下一心,打好这场关键的终局之战,朱老板甚至都暂停追究郭桓案,给所有官员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前面就说过,郭桓案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官场的陋规积习全都摆在了明面上,要是查的话,从上到下几乎无人能幸免。

所以全国上下的大官小吏,无一例外,都盼着这一仗能打赢。

而且不光要打赢,还得是大获全胜那种。

为此,能出力的全都全力以赴,不能出力的也都十分自觉,所有不利于前线战事的话不说,所有不利于前线战事的事不做。

可以说,开国以来,大明朝从来就没有像现在这样,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过。

那种团结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着实让朱老板消气不少。

~~

至于朱老板,当然也无比看重这场举国之战了。但说实在的,他一开始并不像征云南那次那么紧张。

那次毕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对云南的情况实在不了解,他自然十分担心大军会不会步前人的后尘,被炎热的天气、肆虐的瘴气、恐怖的丛林、连绵的群山吞噬掉。

这回北伐就属于‘寡妇再嫁——轻车熟路’了。从大明立国开始,朱元璋就始终将蒙古人当成头等大敌,一直没有停止北伐。全军上下对草原的情况了若指掌,把北元都打成了惊弓之鸟。

何况这回他还派出了朱桢、傅友德和蓝玉的王炸组合,又有徐达替他们坐镇后方,朱元璋再料敌从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紧张什么。

战事的发展起先也如他所料,明军出塞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庆州,又在通辽取得大捷,成功将纳哈出堵在了庆云山麓中。

而后明军遵照他的指示,对纳哈出围而不攻,积极展开劝降,成功将纳哈出劝得军心动摇,众叛亲离,最后不得不率众出降,并供出了北元朝廷所在!

然后就是蓝玉率军远征捕鱼儿海,在海剌尔大破北元朝廷了。此战过程虽然险象环生,但朱老板在京城接到奏报时,蓝玉就已经大获全胜了,所以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朱老板那天还装伯夷来着……

那日捕鱼儿海的捷报传来,群臣沸腾,文武百官激动的抱在一起,热泪盈眶,谢天谢地谢祖宗,庆幸自己小命终于保住了。

但朱元璋并没有像大臣们那样兴奋激动,他静静的坐在龙椅上,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十九年前,徐达将元顺帝赶回草原时,他万万没想到,这场战争会持续到今天。

整整三十二年的努力,三十二年的战争。实在是太久了,以至于他曾一度怀疑自己这辈子都没法见到这场战争的结束。

好在今天,一切终于结束了,他最大的使命完成了。这场该死的战争终于以他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群臣激动完了,看向他们的皇帝,等待朱老板发表获胜感言。

朱元璋看着满朝文武,淡淡道:“可惜伯仁、伯颜、保儿没有看到这一天。”

伯仁是常遇春的字,伯颜是邓愈的字,保儿则是李文忠的小名……

群臣给弄的一下子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了。

~~

可惜下朝后,朱老板就破了功。

他刚回武英殿坐下,正准备写一封肉麻的圣旨,好好夸一夸蓝玉。朱老板连词儿都想好了,准备把常遇春的小舅子比喻成自己的‘仲卿、药师’。

仲卿是卫青的字,至于药师,众所周知,乃是李靖的字。

朱老板把蓝玉抬到这样的高度,可见他内心的喜悦远超外在的表现——元朝就此灭亡,从此天下就彻底属于他的大明朝了!让朱老板怎么能不欣喜万分呢?

就在他绞尽脑汁,用各种能想到的辞藻,来称赞蓝玉和这场胜仗时,便听到殿门口响起了太子的脚步声。

朱元璋抬头笑问道:“又有什么好……”

话没说完,他就看到太子脸色十分难看。

朱元璋心登时咯噔一声,这些年太子也练成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养气功夫,不知道什么样的坏消息,会让他破功。

“怎么了?”朱元璋改口问道。

朱标走到朱元璋身边,稍稍平复下情绪,低声禀报道:“父皇,蓝玉禀报说,脱古思帖木儿没有北上与朵儿只和哈剌章汇合,而是径直西去了。”

“这个胆小鬼,是彻底不管自己的部下了。”朱元璋哂笑一声,又问道:“蓝玉在西面布置安排部队了吗?”

“安排了,但是不多,只有两卫兵马。”朱标神情复杂道:“所以只拦下了脱古思帖木儿的皇后和次子地保奴等人,让北元皇帝和太子天保奴给逃脱了。”

“唉……”朱元璋闻言遗憾的长叹一声,但很快便接受现实道:“能追上就追上,追不上就算了吧。”

他打了一辈子的仗,知道求全责备要不得。想一战俘虏对方的皇帝,实在难如登天。

再说,光有皇帝成不了国家,他还得有朝廷,有百官,有军队。以往无论北元皇帝从大都败退到上都,从应昌败退到和林,再到捕鱼儿海。别管多差的地方,但朝廷百官和军队都还在。所以他的政权就不灭,就还可以东山再起。

现在北元皇帝就剩个光杆司令了,成不了气候了。

“是。那两卫兵马紧跟着北元皇帝追出去了。”太子点点头,把心一横道:“但领着他们追击的,是老四。”

“什么?!”朱元璋一下子愣住了,难以置信道:“老四,咱们家的老四吗?”

“那还能是谁家的老四。”太子苦着脸道。

“怎么可能?!咱亲自下旨让他留在大宁坐镇,不要干扰蓝玉指挥的!”朱元璋陡然提高声调道:“他怎么跑前线去了?老六为什么不拦着他?!”

“因为他是瞒着老六和所有人,假扮成燕山左卫的普通军士,混在远征军里的。”太子无奈道:“等老六发现时,他人已经远在大漠联系不上了,只能等着前线有消息回报。结果第一条是捷报,第二条就是老四去追元主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