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态度

“我要喝红酒,吃牛排,而不是这种‘垃圾’,还有这里的条件太简陋,这床连一条毯子都没有,怎么睡人?”一名葡萄牙军官伊戈尔在房间里叫唤着。被伊戈尔称为“垃圾”的饭菜,其实是东非陆军的标准化餐食,同时还为这位联军高官额外准备了两罐罐头,分别是土豆炖牛腩和芒果两种,同时配有两瓶啤酒,一包香烟,这种待遇就算东非普通士兵也不常遇到。“别嚎了,伊戈尔,这已经很不错了,我就不信你没吃过比这还差的,虽然味道很怪异,但是东西还是不错的。”伊戈尔的室友英国的米希尔中尉说道。“而且你就是叫破喉咙,外面的东非人也不会满足你的要求,你应该庆幸他们没有把我们拉出去当苦力。”听到米希尔的话,伊戈尔才不耐烦的重新坐到桌子前,但是嘴里依然抱怨道:“你看看这环境,这么阴暗逼仄,还住两个人,简直难以想象,而且连基本的铺盖都没有。”“现在可是12月份,天气热的像烤炉一样,你还想怎么样?反而是这种‘地窖’住着凉快,而且东非没有让你住集体宿舍就算好的了,而且东非估计也没有集体宿舍,其他士兵俘虏说不定只能以地为床,以天为被。”米希尔夸张的反驳道。虽然南半球的夏天是北半球的冬季,但是莫桑比克南部接近亚热带,所以也不是太热,伊戈尔只是单纯的抱怨,而米希尔只能顺着伊戈尔这个“怨妇”的话说。不过效果很不错,伊戈尔确实气顺了不少,对于这个葡萄牙贵族的行为,米希尔是相当嗤之以鼻,现在都打败仗了,东非没有直接处死他们都算仁慈,很何况现在待遇不错。“你看看这米饭,为什么不准备面包,我们要和东非的大头兵吃的一样么?还有这菜一看就是大锅炖出来的,肉少的可怜,还有这么多野菜。”伊戈尔还是挑剔的说道,不过嘴硬,舌头却没有骗不了人,伊戈尔嘴不闲着,边说边吃,很快就把饭菜吃光了。对于伊戈尔的吐槽,实际上并不是近卫师有意刁难,实在是莫桑比克境内东西不好搞,别的不说,就是野菜这种东西,东非士兵其实大部分都非常满意。莫桑比克未开发土地比例比东非还要夸张,而绍奎作为内陆,除了已经沦为战场前线的农田和种植园,附近根本没有什么瓜果蔬菜,好在东非士兵在非洲待久了,从土着那里获知了许多可食用的植物,偶尔改良改良伙食还是不错的。用野菜改良伙食也是东非士兵的一种操作,因为在本土的时候,根本就不缺油水,东非畜牧业不算发达,但是规模大,军队供给尤其充足。只不过这次跨海作战,近卫师的后勤补给也必须从海路再转陆地,所以很多东西都不好送过来,肉类还好说,瓜果蔬菜等等不易保存的东西,就更难了,所以就地取材是东非炊事兵重要的课程之一。而且近卫师的厨师们考虑到这些联军军官平时应该也是大鱼大肉惯了,很多人都挺着个大肚腩,怕他们吃不习惯,还特意多给了些野菜。而且饭菜就算不可口,罐头的味道是统一的,应该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口味,唯独伊戈尔这种“怨妇”是永远也无法满足的。而他的室友米希尔就看开的多,当前环境他很满意,毕竟他吃过的苦可不少,这也能看出英军和葡萄牙军队的区别,英军远远没有葡萄牙军队腐化的严重。虽然英军也有巨贪,但是军队各项规章制度比葡萄牙完善,英国贵族接受的“苦难教育”也比葡萄牙贵族强的多。尤其是米希尔这种小贵族家庭出身,时代行伍出身,虽然不至于像普鲁士那样严苛,家教也严厉不少,尤其是军事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而军事训练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战场环境下“吃苦耐劳”。而且现在被东非俘虏后,根本就不算虐待,反而是优待的情况下,米希尔更加满意。对于伊戈尔的抱怨,他嘴上不说,心里却很难认同,就拿饭菜而言,其实自己比伊戈尔更难接受,伊戈尔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也是种植有水稻的,米饭就算不在葡萄牙贵族的食谱里,至少也应该见过。而米希尔在英国连这种作物都没见过,可能在印度待习惯的英国人能更容易接受。……饭后,东非士兵把餐具收走,这个时候伊戈尔像死猪一样躺在那张他非常不习惯的床上,而米希尔却向东非士兵申请书籍。“我在这里太无聊了,伱们能不能找本书来给我们?”虽然听不懂米希尔的英语,东非士兵还是把米希尔的情况汇报给了上级,很快一个翻译就到了这里。“你好,米希尔先生,你有什么诉求!”“我希望你们找本书来,我现在太无聊了,这里简直度日如年。”米希尔的话让翻译犯了难,毕竟谁打仗带着书籍啊!不过等到两个小时后,米希尔的要求还是得到了解决,东非还真找到了一本英文书籍,这可是相当难得。如果只是德文书籍,那东非很多军官还是有存货的,就是一些士兵可能也带着书本,对于很多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东非士兵来说看书已经比较普遍。但是英文书籍在东非就真是凤毛麟角了,尤其是在军营里,毕竟东非又不普及英文,加上东非印刷业尚不发达,有限的资源自然更多倾向于德文制品。不过东非有不少人都是双语,或者多种语言人才,就比如华人移民会中文和德语这不冲突,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会写和认识汉字,但你不能说他不会。就是德国也有可能会有从英国移民或者主动学习英语的人,所以在东非军队里会英语,法语,俄语的人不少。当然,覆盖到近卫师那肯定不是太多,不过有一名士兵祖母是英国人,所以会英文,并且从欧洲移民东非时,带了一箱英文书籍,这次在战场上他也携带着一本英文“圣经”。所以米希尔只能抱着圣经啃读了,不过这也符合米希尔的心意,没有比这个糟糕状态下,一本圣经能更安抚自己的心灵了。毕竟是宗教文化产物,本身就带着心理暗示,这种情况下,米希尔被俘后忐忑不安的心灵仿佛受到了洗礼,这对米希尔而言未尝不是上帝对自己进行的考验。当然,如果自己的室友不是“伊戈尔”,那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