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蓦然回首 锤子就在灯火阑珊处

来到江南造船所,程诺的屁股还没坐热,就看到陈兆锵急匆匆过来,额头上的汗都没来得及擦。

一路疾步过来,陈兆锵真是又渴又热,看到程诺面前倒着一杯水,问完话后更是没等回答,直接一饮而尽。

本来程诺想阻止来着,说自己已经用过那杯子,但看到陈兆锵已经喝上后,只得无奈道:

陈兆锵边喝边点头,喝完直接上手一摸:

程诺摆摆手,给杯子又续满水:

陈兆锵拉条长凳坐下来说道:

程诺把卤花生推过去,接着说道:

陈兆锵探出身子离近点仔细嗅嗅后有些意动,不过在想到眼下还有一团乱麻等着他去梳理后,顿时又没了胃口:

谈到正事,程诺的脸上也收起了笑容:

陈兆锵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

正当程诺认真聆听,等着后半句话时,陈兆锵突然停住了,看着程诺似笑非笑:

程诺装着湖涂道:

陈兆锵抿了一口茶:

看没能湖弄过去,程诺笑道:

陈兆锵双手扶膝站起来:

程诺虽然早就知道结果,但真正知道这个消息后,还是忍不住握紧拳头站起来:

说话间,程诺已经畅想着通过造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而将全国各地更多的大中小工厂加入这个生态圈里,从而一改国内实业的旧局面。

说起来这个一战前后的时间窗口,我们国内的机械工业发展确实相较于之前确实比较快,但像钢铁工业的扩张最终都导致了失败。

我们机械业领军企业向钢铁业扩张是为了解决原料费乏的瓶颈问题,这一瓶颈问题的起因则是一战期间中国金属进口的困难,由此可见,一战在给中国机械工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更带来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

更为糟糕的是,前面提到的求新船厂的失败偏偏不在工艺过后,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其已经能独立制造机器产品上。

与之相比,当时仍处于修配零件或代工阶段的企业,则能安然度过原料危机。

究其原因就在于求新船厂这类企业因为牵扯的东西过多,方方面面均有涉及,也因此不得不负担更大的风

险,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很容易直接崩盘。

至于那些代加工为主的小企业,反而因为处于修配零件或代工阶段,业务比较简单,简单的修配工作避免了浩繁的开支,也就保存了企业的实力。

所谓船大难调头便是这个道理。

但就是因为这样,导致国内的整体机械工业一直处于下游阶段,很难有所作为。

如今能抓住这个机会,有可能改变祖国工业史的走向,如何不让程诺激动。

陈兆锵目光闪烁,最后咬咬牙说道:

程诺往前踏了一步,谨慎道:

陈兆锵说道:

程诺勐然一惊,询问道:

陈兆锵无奈的点点头,颓然道:

程诺不死心,追问道:

陈兆锵摇摇头,接着说道:

程诺皱着眉头:

陈兆锵双手交叉揉搓着头发,几乎要变成了一个鸟窝:

程诺问道:

陈兆锵恨恨道:

程诺握紧拳头一下子锤到桌子上,把陈兆锵都给吓了一跳。

跟外国人千辛万苦,斗智斗勇从外国搞来技术、设备和人才,没想到居然要栽在自家炕头上,如何不让他感到绝望。

真是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

看到程诺这副模样,陈兆锵感到很担心:

强忍着怒气,程诺连做几个深呼吸,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陈兆锵勐点头:

可惜闭门造不了车,两个人头对头,苦思冥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什么对策来。

最后决定过几天再来碰头,私下里回去让大家集思广益。

不过程诺还是心有不甘,回国做了这么多的事,第一次在这么大的事情上碰到了钉子,心情非常不爽。

就算是准备暂时打道回府,也决定围着江南造船所好好观察一番。

路过一个旧书摊,程诺习惯性的蹲下来,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不曾想在这里,还真让他给撞着了。

还没翻看两眼,程诺的目光被彻底吸引住了,边看边吸冷气。

再往下看,里面更是藏着屠龙宝刀。

尽管四下周边行人没有人注意到异常,程诺依旧把嘴中的话给停住,表面上看着似乎风平浪静,但内心里实则波涛汹涌。

果不其然,程诺在后面发现了马先生的思想,虽然只是直译,但放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极为超前。

结合我党的历史,是最早报道西方工人运*的书籍,并且还是国内第一次音译词介绍过来,同时也是国内最早刊登马先生思想的刊物,基本上可以认定为接触马先生思想的源头。

正当程诺还沉浸在震惊当中时,旁边忽然蹲下一个青年人,瞥了一眼程诺抱着的书后,主动答话道:

程诺一脸警惕道:

年轻人笑笑,看了程诺一眼后,又把目光转移到书摊上,自顾自翻着:

在没有看明白对方意图时,程诺没有着急答话,而是拎着书上下打量了一下,语气中带着好奇:

年轻人摇摇头:

这次的好奇不是假的,程诺问道:

从书摊上挑选了一本和,年轻人站起身从老板那里付过账后,这才说道:

听到这里,程诺的心像抓住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般,趁着灵感还没散去,赶紧问道:

年轻人想了想,回复道:

程诺悄悄咽了一口唾沫,强压住心中的澎湃问道: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眼下所里不是有英国老猖狂吗,程诺相信接受过马先生思想的工人师傅们,绝对不会认同他。

之前程诺一直忙着技术角度,忽略了下面还有这么一群师傅们的力量,只要获得他们的支持,绝对能将这个摩根绊倒。

就算是北洋政府扛着压力,为了外交力保洋人。

但在这么多的工人面前,仍得三思而后行,要知道他们是我国第一代产业工人,阵容庞大、技术精湛。

维稳,同样也十分重要。

果不其然,程诺在后面的打听过程中了解到,摩根为了拒绝程诺这么优厚的条件,上上下下打了很多保证,表示一定能按时交船。

但从侧面也能了解到,摩根此时的位置并不稳,真正掌权坐稳位置,也得等到全部交船后才能服众。

如果现在能从中做些什么,让摩根无法准时保质交船,那么他不仅可能坐不到主事人的位置上,就连总工的职位也很难保证。

届时不仅能够正常合作,还能打破技术的垄断。

镰刀已经在行动。

是时候,让世人了解一下锤子的力量了。

看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程诺主动伸出右手:

年轻人睁大双眼,震惊之后迅速平静下来:

伟人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