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莽宇文截江断流,陆真人走蛟化龙

陆泽如今在修行“龙虎真经”第三层,“乾坤反复”。

其总揽乾坤坎离四卦,取象阴阳水火,共分四部功夫。

第一步为“阴”,指的是人之后天肉身。

虽然他已经修成道体,甚至能真气化形、聚散自如,但仍是质变之物成,逃不脱基础的后天真阴存在本质,故仍在日月地三星乃至周天星宿造化影响下。

换句话说,能伤害普通人的力量,聚集的足够大,一样能伤害到他。

陆泽要更上一层,便需将真气化的肉身机能炼成“身神”,最终聚集三万六千神而成阴神法身。

如此一来,对肉身形态的常规打击都要落空,为其功能化变体克制。

当然了,三万六千是虚数,或许将来他修为强大到成仙,叁亿陆仟万也能做到,此时却只需炼化道经所言实数。

即“三部八景二十四神”。

以更容易理解的俗话说,是将人体主要器官和几大机能系统炼化为“神”。

如五官、五脏、筋骨皮毛、血肉脉络等等。

此前,陆泽海中练道,无意间悟通御水之术,此时归属五脏之肾。

按名为“玄冥”,字育婴。

又可分左右,右名“象它元”,字道主,白黑色。

名称字号都无关紧要,重点是具体神能。

陆泽有先前自悟的基础,此时更上层楼,要将那神通炼化为“神”,踏出坚实的第一步。

修仙练道,机缘很重要。

今天,宇文化及要借洪水摧毁临江学宫法阵,殊不知陆泽也在等这一机会,彻底奠定自己炼神之功。

他虚化如雾,混入云端,不多时飞腾到数百里之外的上游。

此时,第一道洪峰已经形成,高企的水面淹没两侧江岸,所有船家全都提前躲避,无人敢于挑衅自然之威。

陆泽在云中重新显化为一条长达数十丈的巨蟒,头生独角,鳞甲宛然,在闪电雷霆之间穿梭游走,忽而一猛子扎下来,坠入汹涌的浪涛之中。

这一幕,恰巧被江岸高地上许多人看到,“天降蛟龙”之说不胫而走。

还没完。

陆泽一入水中,海中所悟神通发动,元神肉身立即与浩荡水体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密不可分的奇异共鸣。

他那蛟龙之躯与水下暗流融为一体,稍微扭动一下,表面轰然冲起十几丈的巨浪,将突兀竖立的礁石拍成碎块。

冥冥之中,一种直觉感悟油然而生。

他要拟物化形,借走蛟化龙的典故与意象,将自身肾水一系机能炼化为神。

化龙成功,此部神能自成。

“要不要这么夸张和麻烦啊!”

陆泽把自己吓了一跳,若都需要这般庞大的力量支持,他要完成二十四神,那得蓄积何等恐怖的威能!

不过,貌似挺带感啊。

他精神一振,心思又回到刚才那礁石上,便有了更好的主意。

随洪水走蛟,代价往往是两岸民众的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故而古来从不缺少高人斩蛟、平息水患的传说。

今天他要反其道而行之,借走蛟行洪,积累功德。

陆泽蛟龙之躯发出无声长啸,那奔涌洪水掀起的巨浪轰鸣随之有了节奏,几十上百里外都能清晰听闻。

长江走蛟之说,再无虚假。

他鼓荡真气修为,元神借水体前出覆盖十几里,将江水中的地形构造探测的一清二楚。

每遇到凸起的礁石暗滩,他都凝聚部分力量,奋力一冲,将其击碎,在后方留下一条宽阔而畅通的安全航道。

从南陵到丹阳之间,滚滚洪峰越聚越高,已经超出往年平均水平,甚至有冲击百年一遇的架势。

宇文化及得到快报,心中陡然涌起一丝不安。

若那洪水规模超出预估,则他准备下的百余条船可能都难以承受,届时撑船去淤塞航道、破坏水运法阵的人,大约很难活着回来。

“为了本总管的大计,为大隋锄奸惩恶,些许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大不了予以厚葬,多赐财帛与其家人即可。”

对于人命的损耗,他不会皱一下眉头。

那些低贱之人,本就该为高贵的门阀士族去死,多少都无所谓。

他只担心无法达成预定目标。

若是打草惊蛇,对方有了准备,后面再找机会可就难了。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洪峰抵达丹阳并逼近扬州,情形变得古怪起来。

那洪峰越发高的吓人,甚至在江中形成十几丈的浪头,滔滔如蜿蜒扭动的巨龙漂浮在上面。

后续来信更有传言,说是有人看见大蛟入江,要借此洪峰入海化龙。

走蛟必有大水患,这是千百年形成的规律。

宇文化及当即看了下自己所站位置,还好,自古从无淹没到这里,还算安全。

张士和和尉迟胜也在一旁,闻听消息,顿时大惊失色。

若真是那般,则扬子津必定形成江水倒灌运河,甚至进一步淹没到扬州城。

虽然江都宫在蜀岗上的高处,不虞出现危险,可东城南城必定成为泽国,到时候损失就太大啦。

尉迟胜身为父母官,同时也是代表宇文阀和几大士族在本地的庞大利益,那一分一毫都是自家的钱。

他当即下令守军和城防动员起来,号召全城准备防洪,并加紧堵塞城门与水口,防备洪水冲击。

原本停泊在扬州运河码头的船只,闻讯纷纷扬帆划桨,玩命朝北面撤走。

扬州城内外一片兵荒马乱。

宇文化及则是心烦意乱,总感觉有什么东西超出自己的把握。

仔细一想,临江学宫内,毫无动静!

以里面那妖人的本事,应该察觉到异常才对。

他怎么敢毫无反应,莫非有恃无恐,还是自己估计过高?

一向智珠在握的宇文总管,居然心中忐忑起来。

……

然而,事情发展总会朝着最坏的结果夺路狂奔。

陆泽驱动下的洪峰,已经囊括上下数十里的庞沛水体,份量大如山岳。

多亏他以神通引导,始终以他为中心聚拢而流转,明波暗流互为表里,前冲外扩、后敛内收,形成浑然如太极的整体。

他一路冲撞下,所有暗礁沙岛都被夷平,大部铺陈在江底,少量卷着推上断裂江堤,或者已经成型的沙洲滩头。

两岸居民做梦也想象不出,今年的洪水居然如此“通人性”,只做好事不泛滥成灾。

人们迷信鬼神,于是将此功劳记在那行进中的“大蛟”身上。

如此功德,自然也落在陆真人头上,可谓是善有善报。

只是这世界没有什么玄黄之力、功德神光降下,未免有些可惜。

即便如此,陆泽也渐渐感到有些吃不消,因为沿途都在下雨,山洪大水不断汇聚,导致洪峰越来越高。

好在这时代人口稀少,两岸湖泊沼泽全都十分开阔,能将大部分洪水宣泄缓存,免得成宰。

没多久,扬州在望。

这里居然是晴天,站在高耸的城楼上,能遥望数十里。

宇文化及不自觉伸长脖颈,看到一面闪亮巨墙排空而来。

隆隆轰鸣惊天动地,震得他胸膛都发闷,心脏几乎停止跳动。

“这就是莫测天威,何其浩大!”

岸边准备就绪的船只上,那些重赏出头的勇士也都看到,纷纷吓得心胆欲裂。

他们何曾见过如山一般涌动的浪头,那种巨物天然的压迫感,让所有人都油然而生藐小卑微的软弱,更无从抗争。

宇文化及猛提一口真气,强压所有不安,喝令岸上执法队举起弓弩,看到有人试图跳船逃走,立即射杀。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谁敢坏了本总管大计,满门诛灭!”

残酷威胁下,船夫勇士们战战兢兢,撑着满载竹笼石的船只,在骤然平静下来的江面上竭力前行,往扬子津新形成的回弯处行进。

渐渐的,洪峰近了,隆隆轰响从原来的铺天盖地,骤然减弱到近乎不可闻。

所谓大音希声,又或者暴风雨降临前的宁静。

空气都好似凝滞住,连桅杆上的旗幡都垂下不动。

两岸隋军全都呆呆凝望后面隆起的山一般洪峰。

那已经远远高出两岸大堤数丈甚至更多,却诡异的向中间流动翻滚,没有肆虐冲撞。

走蛟,一定是有大蛟要化龙!

此等神灵摆在面前,什么军令都难以彻底执行。

哪怕宇文化及喊破嗓子,也只有少数人立即行动起来,将预备下的沙包往水里投,试图堵塞右岸航道,逼着洪峰冲击扬子津。

可比起那庞大水体,这不过九牛一毛,如泰山下之一粟而已。

宇文化及还在安慰自己。

“不打紧,只要那百余条船成功沉没,彻底堵死下方水道,引洪峰之力摧垮回弯,则水法大阵必破,届时万军齐发,谁能抵挡?”

心里才转过美好的念想,眼见洪峰冲到两三里外。

突然,一道潜流在面前掀起,眨眼间形成诡异翻卷的水龙,将那百多条船裹在中间,只一个翻滚,全都绞成碎片。

“怎么会这样?!”

宇文化及惊愕到失态,一掌拍碎了垛口,“冰玄劲”寒风四溢,将周围十几名兵丁冻成冰棍。

就差一步,只差几十丈,便能抵达最佳沉船位置,即可成就他苦心策划的大行动。

不过,世间事总会有些意外,难以完美达成。

或许,只差这一点距离,也能成功?

毕竟今日的洪水更大一些,但愿……

宇文化及暗暗期盼,甚至首次生出求神拜佛的念头。

转眼间洪峰行过面前。

他仿佛看到里面有一张人脸,依稀是那妖人模样,冲他冷冷一瞥,随即隐没不见。

巨浪如山,将沉船处的江底都翻转过来,轻柔抚过扬子津回弯,在瓜州滩头堆起来数丈高的一条碎石墙,朝下游汹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