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出发
2月6日,腊月19,星期日。
天气阴,5到11度,北风2到3级。
陈凡还在放广播的时候,5队的社员就已经三三两两的出发去赶集。
杨书记他们几个不讲义气,等陈凡从广播室里出来,他们竟然都走光了,只有大队保管员罗贵田还在坚守阵地。
他倒不是在特意等陈凡,而是要留下来值班。不管有再大的活动,也必须要留人值班,这是大队部的规矩。
陈凡带好自己的东西,一溜烟跑回家。
这时姜丽丽已经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妥当,就等他回来出发。
陈凡将水壶递给她,“帮我装满水。”
又问道,“队里人都走了吗?”
姜丽丽茫然地摇摇头,“我没出去过,就7点半的时候,听见前面有好多人在说话,应该是已经走了。”
7点半有广播报时,所以她记得很清楚。
陈凡“哦”了一声,“行,那我去借骡车。”
说完转身就跑。
真是见了鬼,上次杨队长就说要借板车给他,昨天他还特意去找了管车的刘师傅,该不会没等自己,都跑光了吧?
一路往村里跑,先去杨队长家里看了看,好嘛,门上一把锁,估计一家7口都赶集去了。
其他人家也差不多,即便有没去的,也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老大爷,那些年轻人,还有小孩子,甚至是不能动的小北鼻,也统统都不在,除了去赶集,就没第二个可能。
再想想那天杨队长他们说的话,陈凡有点头皮发麻,刘会计他们是严重低估了老百姓赶集的热情,如果其他地方都是这种情况,今天赶集的人,恐怕要远远超过2万人呐!
一路跑到牲口棚,陈凡一看,一颗心顿时放回肚子里。
骡马和两头大水牛都在,五架板车也都在工具房里放着。
陈凡大声喊道,“刘师傅、刘师傅?”
那刘老头儿一声吆喝,“来咯。”
说着推门出来,后面还跟着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冲着他笑。
陈凡猜测应该是刘老头儿的老伴儿,便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随即看着刘师傅,正要说话,就听见他说道。
“其他人都去赶集啦,他们就一点小东西,自己提着就能走,也就没人用板车,要不是你要用板车啊,我也跟他们一起去咯。”
陈凡赶紧笑道,“谢谢刘师傅,待会儿我请你吃甲鱼肉。”
刘师傅仰着头哈哈大笑,“你要请我别的,我还不要,说请我吃甲鱼肉,那我就不客气了,别人弄的甲鱼,比伱弄的就是差了点味道。”
说着走到工具房,先后拉了两架板车出来,嘴里还在念叨,“他们是一辆板车都不用,你一个人就要两辆,我倒要看看你带些什么东西。”
陈凡呵呵直笑,“您待会儿就知道了。”
刘师傅又牵了骡子和驴出来,把车套上,转过身笑道,“行,我就跟你去看看。”
然后自己驾着骡车,让陈凡牵着驴子,晃晃悠悠出了牲口棚。
陈凡拽着缰绳跟在后面,笑着问道,“刘师傅,上次你说要教我赶车的呢,还教不?”
刘师傅坐在车板上,回头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你还真想学赶大车?行啊,你想学我就教你,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天分。”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赶车啊,不能瞎赶,他有一套秘诀,甩鞭、赶车、驱马,都有很多的讲究。如果不懂秘诀,要么是赶不动,要么呢,控制不对牲口,搞不好还要把自己弄伤。
要想学赶车、当车把式,第一步就要学认识车套、马具,还要学怎么喂养马、怎么套车、怎么捆绑货物,这一套工作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却难得很,我是跟着师父学了3年才出师,……”
陈凡跟在他后面,认真听着他吹牛,怎么赶车、驱马的干货内容是一点都没讲。
不过他也不着急,从这里到甘家村5队,路上时间多的是,到时候再慢慢聊呗。
况且这些东西听了也能加深印象。
不一会儿到了知青点,将两套车都拉进院子,刘师傅看着姜丽丽旁边那堆成山的东西,不禁目瞪口呆。
他转头看了看陈凡,“你怕不是要搬家啊?”
6床棉絮、4只木桶、2只箩筐、1只木盆,这也就算了。
旁边还有一口大铁锅和一个“土灶”?
就算是搬家,那也没人带灶的啊?!
至于那一大堆用棉纱布包着的东西,棱角突出,也不知道是些什么玩意儿。
这么多的东西,难怪要两架车。
恐怕连两架车都有点悬。
陈凡嘿嘿笑道,“我昨天杀了10只甲鱼,做熟了想在集市上试着去卖。”
“卖甲鱼肉?”
刘师傅瞪大眼睛,“这东西也能卖得出去?要是没人买呢?”
陈凡对他的话也不见怪,哈哈笑道,“要是没人买,我就请你吃肉,吃到饱。”
刘师傅一听顿时乐了,“你这话啊,让我是希望你卖出去好呢,还是不想你卖出去好?”
说笑的功夫,三人便往车板上搬东西。
这回是刘师傅做指挥兼主力,陈凡就负责搬比较重的,姜丽丽在边上打下手。
装着腊肉、腊鱼的两只箩筐放在车尾,前面铺上一块土布,再将6床棉絮搬上去,这就占了一架车。
那个直径约五十公分,外面裹着黄泥、里面其实是竹板的一次性土灶,也放在另一架车的车尾,从后面猪屋搬出来的大铁锅搁在上面,再将那个棉纱布包放在锅里。
4只木桶放在车板中间,其中两只是满满的甲鱼肉,用土布盖着,可以防止灰尘吹进去。另外两只桶里面却是一只只的“竹碗”。
包括放在锅里的那一大包,也都是竹碗。
前几天陈凡冥思苦想,如何解决餐具的问题,甚至产生过将知青点的碗带过去的想法,后来还是被他自己否定了。
这年头的碗虽然算不上多金贵,可最便宜的陶碗也要一两毛钱一个,瓷碗就更贵了,带这么多碗出去,要是不小心哐当掉,那真的要赔死。
想来想去,等陈凡看见床底下那只泡过闹钟零件的煤油竹筒,不禁骂了自己一声猪脑子。
村子东边就有一片不小的毛竹林,那粗壮的毛竹分明就是最好的碗。
正好,之前出去教杀甲鱼的时候,队里给陈凡记了50个工分,他便去找杨队长,用10个工分一根毛竹的价格,买了5根毛竹,
刘会计账本里的陈凡名字下面,再次归零。
陈凡将毛竹拖回来,一根长毛竹有18到20个竹节,正好锯成96个碗,又用竹枝做了100多根竹棍。
条件简陋就别要筷子了,一人发根竹棍扒拉着吃吧。
……
将所有东西搬上车,两人拉着车出了院子,姜丽丽锁好院门,便一起往公社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