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印刷

据说公元五世纪,华夏先民发明了油印技术,也用来印过书,只是难以考究,至少朱悟净不太清楚。

但是。

作为小时候在乡下待过的人,他知道一种印刷技术,一种被人遗忘的技术。

誊写印刷。

这是一种广泛用在过去学校印刷试卷的技术。

它需要以下几种技术,蜡纸的制造技术,油墨的制造技术。

用来印刷的油墨,不能是常用的水性油墨,而是用在金属板印刷的油墨,这个在明代已经有了。

只是金属活字印刷比起雕版印刷,质量过差,比起手抄,又成本过高,故而不是主流。

关于蜡纸的制作,朱悟净在应天府海量的蜡纸中找到了一种合适的,并非采取日后的浸泡蜡的方法,而是在纸张加上一层涂蜡。

此外,还有蜡印的工匠。

这项技术在宋代就已经存在,用蜡板进行印刷,质量极差,主要用来印刷邸报。

所谓的邸报,其实就是朝廷传知朝廷的文书,一般记录着皇帝的谕旨、诏书,或是大臣们的重要走本等,只在各级官员之间流通,用于官员得知朝廷的政治动向。

他们刻蜡的技术不错,可以完成朱悟净所要求的,刻穿蜡纸表层的蜡,而不伤及下层的纸。

油墨透纸不透蜡。

如此一来,终于完成了誊写印刷术。

朱悟净轻弹动纸张,上面的墨迹未干。

作为印刷工坊的匠人,许平忍不住出声道:“殿下,这种方法印出的东西,比起活字印刷还要差,手指稍微一碰,墨迹就会糊,用来印邸报,各位学生都会觉得脏。”

朱悟净却道:“放心,我是用来印报纸的,不需要那么好的纸墨。”

“什么是报纸?”

许平一头雾水。

作为这个印刷工坊的主人,他觉得前途迷茫。

朱悟净解释道:“所谓报纸,其实就是记录各种新闻实事用的文书,不是官方主办,更不是面向那些官员,而是面向民间,那些清贫的文人,以及市井百姓。”

“即使他们有人不识字也没关系,可以让没钱的读书人专门在茶馆、市集等人群聚集处读出来。”

“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应天府的百姓全部读报纸!”

西方各种思想的大爆炸,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刷术的变革,导致了各种刊物出现,大量的学者在刊物上写下自己思想,并进行辩论。

浅水是养不出大鱼的。

而引发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德国约翰内斯·古登堡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机,这种技术加快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

让各种新潮的思想和技术可以传播出去。

但是。

古登堡最开始发明活字印刷机的原因却不是为了印刷刊物,而是为了赚钱。

想要赚钱,自然需要印最受欢迎的书。

所以,古登堡印刷了大量的圣经。

成功地亏得想跳楼……

活字印刷出的书籍质量是比不上雕版印刷的。

而且,大部分书籍的内容是不会变的,一旦雕版完成,就可以一直印刷下去。

换言之,活字印刷只适合印刷新出来的内容。

比如各种报纸和刊物。

但是,那可是十五世纪的欧洲啊!

同时期的华夏,也就是仁宗、宣宗的大明,识字率世界最高,也只有十分之一。

最后,铅活字印刷机拿去印了赎罪卷。

朱悟净的目的是印刷报刊,比起铅活字印刷机,还是用誊写印刷更好。

虽然印出来的质量可以说是拿去擦屁股都觉得脏,但是效率确实起来了。

朱悟净对着许平道:“这样吧,我们汉王府出钱,雇佣工坊的所有人,你们在印刷作坊旁找个院子,成立一间报社,然后招几個会写文章的读书人。”

“用我的大白话和标点符号写新闻。”

“一定要用我的方法写!”

“至于新闻的具体内容,可以分成三个板块,一个用来写朝政大事,比如今年大明的府库充盈,皇帝忧心国事,我们在北方又到了胜仗……”

“一块用来写各种奇闻轶事,比如郑和下西洋的见闻,一些名人的风流韵事,还有地方胡人的古怪风俗……”

“至于最后一块,留给我,我要在上面连载小说。”

许平若有所思,作为曾经藩王府中的印刷工匠,倒是明白朱悟净的意思,说白点,就是印刷出各种八卦,而后贩卖出去。

考虑到誊写印刷的低廉成本,倒是可以小赚一笔。

“世子,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按您的想法,我们应当多久印一份报纸?”

“每天一份报纸。”

朱悟净毫不犹疑,而后又补充道:“我之前提到的铅活字印刷机,你也要放在心上,继续召集印刷工坊的匠人尝试,技术应该不复杂。”

“这个……”许平迟疑道:“技术确实不复杂,但是世子所言的铅活字使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这个比例具体是?”

“我不知道,你尽可能尝试吧。”

许平微微颔首,补充道:“这个印刷机,可否先制造出来,用一般的锡活字、铜活字,或者干脆用雕版印着?”

“可以的。”朱悟净摆了摆手:“你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尝试。”

许平颔首。

朱悟净沉吟片刻,忽然问道:“许师父,你似乎是匠籍?”

“承蒙太祖恩典,家中确实是匠籍。”许平脸上有些苦涩。

明朝承袭元制,按照枝叶划分,将百姓分为军户、猎户、匠户……隶属于皇室和勋贵的百姓皆被编入其中,打上世世代代的标签,军户的子孙,永远都是军户,要为皇室服务。

朱元璋在元代的制度上进行改进。

但是。

明朝早期的国家最大顽疾就是皇帝不懂经济。

后有永乐帝折俸,前有洪武帝滥发宝钞。

朱元璋本人不懂经济,不知如何富国,但是又想省钱,于是元代的这套户籍制度就很合朱元璋的心意。

尤其是军户和匠户,可以说是省钱利器。

同时,相比起元代的户籍制度,朱元璋进行了不少改进,其中之一就是徭役的变化。

元朝的工匠一年要服徭役两百多天,这段时间朝廷只管饭,而不给薪水。

明朝则是只有二十多天,同时在宣宗时期,三杨内阁也曾用盐作为薪水发给服徭役的百姓。

另外,军户、匠户这些户籍,理论上只要一个孩子继承父业就是,其他孩子可以做其他事,永乐朝就有军户出身的进士,后世的张居正也是类似的情况。

但是。

这些只针对军、匠、民三种户籍,至于其他的奴仆、娼优及隶卒等贱民户籍……不过是生不如死而已。

这套制度到了明朝中后期,各种弊端全数显现。

对于许平这种匠户来说,他可以让长子继续作匠人,剩下的两个孩子尝试科举,若是不行,靠着攒下的微薄家底,勉强可以让两个孩子做些其他事情。

朱悟净拍了拍许平的肩膀,悠悠道:“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我可以给你三个名额,让你的三个孩子入我道观,学习阐教法门,学业有成之时,便准你孩子还俗,以此脱籍。”

许平一怔,疑问脱口而出:“这事朝廷允许吗?”

朱悟净摇了摇头:“不合规定,但是我从不在意规定。”

明朝律法对于僧道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永乐六年,朱棣规定儿童出家需要年满十四,不超过二十岁。

“我这里所有儿童入学,我是说入道观,便是行童,你们的孩子在道观学习读书写字,以及计算、画图的阐教法门。”

“等到十四岁之后,便会进行考核,考核过关者,发放阐教度牒,并在度牒上盖章,表示其人还俗。”

“以此脱离原本的匠籍。”

“不合格者原地打回,退学,我是说退回原户籍所在。”

朱悟净又看向在场的匠人。

“你们都有功,我也会给伱们每一户一个名额,可以入我阐教道观为行童。”

许平闻言,忙问道:“还俗之后,我孩儿可以参加科举吗?”

朱悟净平静地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