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字啦,发个单章感慨一下。

没注意到,已经一百万字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对于小作者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成就了。

其实也不算是新人作者,以前就写过几本书,也有过一本接近一百五十万字的,异世界流轻小说类型,只不过成绩一直都不太理想。

实话实说,这本书曾经构思很久很久,成绩虽然不算太好,但是一直在持续走高之中。

本来第二卷的大纲也早就敲定好了,浅谈一下第二卷原本的想法和打算。

第二卷原定的大纲,是分成以下顺序的。

其一,写朱元璋与主角的父子情,通过冲突剧情,以父子对喷互相伤害,制造矛盾,然后推进剧情。让朱元璋从一开始想要帮朱允炆收服主角这头猛虎,最后发现原来主角是一条真龙。

其二,写女主戏份。女主的存在很重要。本来徐妙锦可能是唯一女主,可惜因为作者加重了木邱的戏份,最后不得不收了木邱,导致真女主徐妙锦的剧情很纠结。

但是女主真的很重要。因为女主是存在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矛盾的。那就是女主是徐达的女儿,到后面朱元璋可能不想让主角娶女主了。这时候会发生逼女主出家的剧情。然后主角进入造反路线。

主角登基的路线一直存在两条,主角生母是顺位继承的线路,比如让周妃成为皇后,把主角提升为嫡子。而女主就是造反路线。

第三,第二卷有很长一大段文戏的,主角去国子监是为了埋主角的思想与儒家的剧烈碰撞,最后可以说将会和整个天下书生儒生为敌。然后开创自己的想法,比如以法家管理天下,以兵家争霸天下开疆拓土,以道家道德经教化世人,再以道家思想治理百姓无为而治,让利于民。乃至开始推现代化教育方针等等。

儒家?滚一边去吧。

然后经过很大的波折,才会爆发225和226那两章,在朝堂之上怒怼群臣百官,甚至是怒怼儒家虚伪嘴脸的一幕。乃至把孔家被鞑子杀断脊梁骨的事都说进去。

本来那一段矛盾爆发的很大很大很大,甚至轰动天下,全天下文人都要抵制,都要弹劾的地步。

然后第四阶段,才是秦王朱樉暴毙,主角被朱元璋保护送去西安,接着爆发宁夏镇之战,以及主角马踏草原,差点成了草原之主,以绝对的功劳伟业震慑天下。

其实很多人有一个误差,以为写武戏才好,喜欢看争霸天下。

但是我个人觉得,其实第二卷前半段对文戏的铺垫与安排,才是我认为最精彩的。

现代人的思想与古代人的碰撞,怎么在独尊儒术的环境下,杀出重围,重现百家诸子曾经的荣光。

这才是穿越文最有趣的。

其实武戏反而好写,不就是战争嘛,打呗。

但是本来还想安排和老朱斗智斗勇的,前面已经安排老朱给小朱挖了個坑,试探摸出主角的野心来了,后面主角会找机会反坑回去的。

第一卷后半段基本上全是在打仗,很好水的。其实文戏才反而不好安排。

第一卷主要写主角打造一个自己的基业,第二卷为文戏主场,其实第三卷才是彻底的全面争霸。

可惜作者的文笔有限。

从二百二十章左右吧,开始有很多读者反应剧情平淡无趣,我就信以为真,加快了剧情进度与节奏。

结果这些人没了,从我提前进入草原争霸剧情之后,这批人呢?

我可真是信了你们的邪啊。

我放弃了自己按部就班敲定的大纲,放弃了给主角设定的有趣灵魂和人设,加快了女主感情,放弃了一大堆东西啊。

结果你们跑了是吧?

真给年轻的作者上了一课,不要瞎听建议,难受呀。

尤其是与朱元璋的父子情,这是我最后悔放弃的剧情。最初主角与老朱之间可以说毫无感情基础可言,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也不为过。

所以在主角第一次回京的时候,其实双方都在试探,都加着小心呢。这一点从老朱不断派人催促主角入宫,他刚回来就叫去宫中就能看出来了。

以洪武大帝的性子,真想处置主角,何必这样?还鞋底子抽你?那反而在传达着一种善意的信号。

第二次见面,才是朱元璋真正对朱楩的试探与敲打,可惜朱楩不在乎。

朱元璋对主角的感情,是在一点点改变和增进的,以及一直在不断调整着对待主角的态度。

所以现在看朱元璋对主角的态度,会有点诡异,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疼爱这个老十八了?因为中间少了一大段剧情的铺垫。

唉,后悔了,但是既然已经写到这里了,只能再做一些调整了。

说实话,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写到下一个百万,也就是还不知道能否写到两百万字的阶段啊。

有点迷茫不自信了,所以才写了这么一大段感慨,甚至爆出原定第二卷大纲设想来了。不过爆料的都是放弃的废稿原设,应该不会影响到后续,所以大家放心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