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推翻满清政府

相比于‘愤青’鲁迅,殷启则非常的冷静,问道:“周兄,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百姓会麻木不仁,为什么他们愿意帮助洋鬼子打自己的朝廷?”

“当然是因为官府对百姓剥削过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食不果腹,又怎么可能会关心国家大事?甚至毫无荣辱感,自然也会为了蝇头小利而为洋人做事。”

鲁迅虽然深恨百姓麻木不仁。

可他也知道,这不是百姓的错,而是满清数百年的高压统治的错。

殷启点头说道:“周兄说的在理,既然看到了问题,那就去想着如何去解决,值此大世,我辈好男儿应当仁不让,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担。”

鲁迅正色点头,说道:“我亦有此志,已经有了打算,明年就去江宁,入江南水师学堂。欲振兴我华夏,唯有从军队开始。只要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就能将欧美列强全部赶出中国,接下来才能扫除各方弊病,为变法护航。”

这个时候的鲁迅,虽然已经对腐朽的满清失望,但还没有绝望。

亦或者,这是他唯一的出路。

殷启摇头道:“周兄,你的志向很好,但不应该仅限于此。这天下虽大,但有你这般思想的人又有多少?孤军奋战,乃是斗争大忌。你入江南水师学堂,最多也就是朵小浪花,于这个大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也救不了中国。”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一批批革命烈士以鲜血去唤醒的民智。

鲁迅再厉害,充其量也就是将军。

可将军再厉害,也要受统治阶级的调遣和控制。

鲁迅双拳紧握,他本能地想要反驳,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入了江南水师学堂,他就能救中国?

周家已经没落,他想要在朝廷体制中往上爬,没有关系几乎是没有可能,而无法担任高位,又如何凭一己之力去改变和救中国?

许久,鲁迅拱手道:“还请殷兄赐教。”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两位兄台,先前无意间听到二位谈话,我亦非常好奇,可否允许我旁听?在下陶成章,不知道两位兄台如何称呼?”

殷启转头,就看到个硬朗的青年走来,朝他们拱手作礼。

陶成章,又是个名人。

殷启暗道,这绍兴当真是個名人荟萃的地方。

鲁迅已经站了起来,欣喜道:“原来是陶先生,快请坐。”

陶成章在绍兴可是名人,十五岁就是私塾的老师,而且文武兼备,甚至日后还会两度进京刺杀慈禧。

虽然最终都没能付诸行动,但这反清意识估计现在已经有了。

陶成章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这里人多耳杂,不如我们去三楼雅间吧,我刚好定了间。本来相约朋友喝茶的,结果对方爽约了。”

殷启看了看周围,虽然人不多,但公然讨论反清言论确实不妥。

他站了起来道:“好。陶先生请。”

……

三楼,雅间。

殷海在门外守着,殷启、鲁迅、陶成章三人围着茶桌而坐。

三人已经通报了姓名,闲聊中也逐渐熟络了起来。

陶成章说道:“殷兄,现在还请指教,如何才能够救中国?”

鲁迅也郑重点头,紧紧看着殷启。

殷启放下了茶杯,正色说道:“陶兄,周兄,这里就我们三人,那我说话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想要救中国,就先必须推翻满清政府。”

他声音掷地有声,目光灼灼。

陶成章,革命先烈;

鲁迅,文化斗士。

他接下来要造反,光凭一己之力肯定不行,还需要团结各方思想进步人士。

正如他对鲁迅所说,孤军奋战那是大忌。

因此这两人,自然成为了他的目标。

可大家都是心高气傲之人,想要折服他们,甘愿为自己所用,肯定需要表现出‘非常’之能,否则大家凭什么服你?

陶成章神色激动,似乎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鲁迅虽然震惊,但也很快冷静了下来。

见两人还能继续安坐着,殷启继续说道:“满清朝廷已经腐朽,而且他们是外族,视我等汉人为家奴,予取予夺,毫无尊严可言,试问百姓又如何会去维护这样的朝廷?先前周兄说,百姓之所有麻木不仁是因为穷困,其实这不对。”

鲁迅皱眉道:“怎么不对?”

殷启缓缓说道:“我曾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这么一则故事。话说在唐贞观年间,有西域商人来长安,见一乞丐可怜,于是就施舍了对方一些银钱,结果却惹来乞丐的怒骂,乞丐骂西域商人乃蛮夷之辈,不配施舍他。”

鲁迅和陶成章都沉默了。

乞丐,大唐社会最底层,却能以西域商人施舍为耻。

可现在的百姓呢,甚至以能够为洋鬼子服务获利而为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何会如此?

答案很简单,满清是外族人,汉人根本没有认同感。

就更别说,满清还统治腐朽了。

陶成章很直接:“殷兄,那你说该如何推翻满清政府?”

鲁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

殷启说道:“满清虽然腐朽,但却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此事不可急,太平天国就是前车之鉴。

正如我先前所说,孤军奋战乃是大忌,我们应该团结各方思想进步人士。

不过说实话,这世上有如你我三人一般思想的人肯定不少。

但相比于整个国家而言却又不多。

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唤醒百姓的思想,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当百姓的思想被唤醒,当他们不在满足于现状,当我们将他们全部团结了起来,那么一切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煌煌大势,如滚滚江水,谁能抵挡?”

“好!”

陶成章和鲁迅都是纷纷叫好。

正如殷启所说,就他们三个人,自然是势单力薄,可如果有千千万万个他们呢?

“不过,又该如何唤醒民智呢?”

“办报!”

“办报?”

“不错,就是办报,在报纸上刊发能够唤醒民智的文章。只要时间够久,只要我们报纸发行的范围足够大,我们就能够寻找到足够多志同道合之人。”

殷启斩钉切铁地说道。

舆论,是最为隐蔽,也是最为致命的武器,同时也目前唤醒民智的最佳手段。

鲁迅和陶成章都是眼睛大亮,兴奋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