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比赛这不就来了

2021年6月18日,Mouz官方悄悄发布了推文。

“这就是MouzNXT~”

“@JDC”

“@siuhy”

“@xertioN”

“@szejn”

“@Q1ng”

“@sycrone(教练)”

每个选手的ID前面,都被Mouz官方贴心的赋上了国旗,以表明这名选手来自哪个国家。

其中那张鲜红的旗帜格外刺眼。

下方,还附上新录制的宣传短片。

视频中,飞速闪过的切片,不断展示着Mouz曾经的辉煌。

到最后,画面突然定格。

MouzNXT五人加教练的定妆照跃然呈现。

下方一行大字。

正在路上……

虽然简单,但已经足够说明Mouz组建青训队的事实。

崭新的五名选手,从来没人注意过的五个年轻人。

最先发现这则推文的外国网友纷纷留言。

【MouzNXT,是类似青训队的那种吗?】

【CN居然也有人能进Mouz……】

【卧槽?Ropz和frozen没啦?原来是青训队,那没事了……】

……

然后,国内有些会翻墙的网友眼尖,也注意到了这抹红色。

起先他们都还不相信。

但当完美APP和5E转载并翻译了这篇推文和视频,并且挂在首页的时候。

国内的玩家们才发现。

悄无声息了快两个月的“卿哥”,重出江湖!

【卧槽,有CN选手进Mouz青训了!】

【再探,再报!】

【是卿哥,是真的卿哥!】

【是不是第一位加入欧洲队伍的CN选手?】

有些震惊的玩家们,开始涌入曹卿的直播间。

却发现主播已经许久没开播。

没办法,转战CSBOY。

当晚。

Mo和马西西仿佛被提审一样,被热情且好奇的玩家和水友们,追着问了一晚上。

Mo都被问麻了。

“说了多少遍了,他老早就去打FACEIT,现在都进FPL了。”

“而且还是在国内打的,最低120PING。”

“然后被Mouz青训的那个教练,叫什么sycrone的给看中了。”

“试训的时候和主队打了两张图,直接就当场邀请。”

“钢盔怎么办,再找人呗,就是可惜没大腿了。”

“去哪找这么粗的腿呢……”

……

比起国内引起的波澜,曹卿加入Mouz青训队的消息,在欧洲甚至连個水花都没有。

毕竟欧洲CSGO战队遍地走,每天都会有新队伍成立,也会有老队伍解散。

没人会在意这些初出茅庐的新人,虽然他们前面的队标挂的是Mouz。

而这些新人在相互熟悉过后,很快就投入到训练中。

sycrone制定的训练计划相当紧。

早上10点集合先跑图,随后讲解Demo。

午饭过后,大约十五分钟的热身时间,然后就是训练赛时间。

三张图打完,简单分析一下训练赛中的亮点和失误,众人才能吃晚饭。

到了晚上,接着又是一场训练赛。

差不多到晚上9点,众人才会被允许自由活动。

虽说刚刚建队不久,但青训的第一场赛事已经排上日程。

WePlay学院联赛第一赛季。

这是由电竞组织WePlay!主办的一项电子竞技赛事,专注于培养和发掘年轻的职业选手。

而且,这项联赛特别针对的是成员年纪在16-20周岁之间的战队。

第一赛季共有八支队伍先行参加入围赛。

除了MouzNXT之外,另外几支队伍的来头也都不小。

基本也都是其他各大俱乐部的青训队伍。

八支队伍,打完入围赛,前四名晋正赛,然后再分出冠亚军。

虽说都是青训队,但也都不是弱队。

YoungNinjas,NatusVincereJunior的世界排名最高曾进入过前30。

对手强,再加上这是青训队的第一场赛事,所以所有人都格外上心。

刚开始训练两天,曹卿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语言上的不便,训练的节奏,队友和教练的高要求。

种种问题让他有些显得措手不及。

但同时也让他感到兴奋。

有压力就有动力。

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就只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足够了。

至于路上的那些困难,就只有咬着牙坚持下去。

“卿,你是队伍的绝对核心,你要时刻谨记这件事情。”

sycrone在每天早上讲解Demo的时候,都会不断强调这些话。

“刚开始你会感受到压力,但你必须强迫自己去习惯这种感觉。”

“然后把你的思维模式完全切换到比赛上。”

“忘掉你在FPL和天梯时候的坏习惯,所有的步骤都要按照我给你制定的步骤来。”

“直到你能够承担起整个队伍的重任。”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sycrone大部分战术都是围绕着曹卿这把狙击枪来进行。

就连资源都会朝曹卿倾斜。

防守必须有狙用,进攻则是想打狙就一定有人发。

这种类似VP四保一的战术让曹卿有些不适应。

因为他的打法更像是Device,偏保守,不像Jame那么龟。

拿着队友为他发出的狙,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

所以就算是训练赛,打的也非常谨慎而小心。

战术和指令,则是教练传达给siuhy,由siuhy在比赛中下达。

大多数人的交火权,也都被战术规定的活动范围限制的很死。

这和在钢盔训练时有很大的不同。

在钢盔的时候,大家基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大方向和战术没有偏离,就没有问题。

总之就是更自由。

而在这里,曹卿感觉就像是穿了一层防弹衣。

虽然受伤少了,但动起来总是不得劲。

可他没办法说这些。

因为这似乎是教练sycrone的刻意而为之。

“卿,你有很好的天赋和个人能力,但你还不知道怎么去用。”

“打法,思路,这些东西你一定要跟着队伍走,然后再去执行。”

“不用着急,我相信你很快就会胜任这个角色。”

新队伍,新队员,所有东西都是新的。

所需要练习的东西也非常多。

所以一开始,sycrone并没有强调队伍去打过多的战术。

先是从最简单的架枪协同,以及进攻防守的同步性上来磨合队伍。

他认为,打更多的地图和比赛,相互之间彼此熟悉之后,才能一点一点将信任建立起来。

曹卿理解教练这种想法。

这其实和哥们之间一起开黑是一个道理。

刚开始打的时候肯定会介意对方怎么打,相互之间也不了解,从而让自己在无形中受束缚。

发挥自然不太好。

可是打了一段时间,彼此熟悉之后。

大家就会逐渐放开,进攻和防守的位置也渐渐固定下来。

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打战术,打小配合。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天梯开黑喜欢固定车队。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在正式训练的第一周,曹卿等人每天的事情就是打训练赛,总结,打训练赛,再总结。

从早打到晚,没有停歇。

但MouzNXT这五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他们都是天才少年。

只靠自己的天赋,就能成为FACEIT上的路人王。

很多东西并不需要强调太多,讲到点上,他们心里就能想明白。

而且所有人都想变强,想出成绩。

所以他们都非常努力,彼此之间熟悉的的也很快,各方面都肉眼可见的提高。

一开始,sycrone还以为会有人抱怨这么繁重的训练计划。

但所有人似乎打的都很开心,他也就放心大胆的继续这么执行下去。

其中最开心的,可能要数曹卿。

因为训练赛的每一个击杀,都能积累他的枪法值。

队友发狙,狙打的就多。

狙打的多,击杀数量就更多。

数量多就曹卿就更强,更强队友就更愿意发狙。

简直就是良性循环!

而且不用受PING的影响,在20的延迟下面打训练赛,他只会杀的更开心。

很快,一周过去。

WePlay学院联赛第一赛季的比赛如期而至。

欧洲大部分的小比赛,都改成了线上赛。

这样不仅可以免去大笔选手的交通和住宿费用,还能变相提高奖金。

大家都挺满意。

而且坐在俱乐部或者家里打比赛会更舒服,不会被其他东西所干扰。

参赛的八支队伍,被分成两个小组打BO3双败淘汰赛,前两名晋级。

身在A组的MouzNXT,第一场比赛对手是YoungNinjas。

来自瑞典忍者NIP的青训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