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这一世,不做白眼狼

红薯丝饭,是米混着干红薯丝一起煮出来的饭。

大山里的红薯收获之后,一部分放到地窖存起来,剩余的部分,就各种用处了。

有的用来酿红薯烧酒,有的晾着沉糖之后用来蒸着吃,粮食充足的人家还会制成红薯干和红薯片……

但最多的,一般都是刨丝洗粉之后晒成了干红薯丝。

不缺粮的家庭,红薯丝主要是用来熬猪食的。

但像方鸿安家这种缺粮的情况,就会混成大米做成红薯丝饭,作为主食。

晒干的红薯丝再煮出来,口感很粗很涩,混得越多,饭就越不好吃。

不是实在缺粮,没几家愿意煮这种饭吃。

在这种年岁里,从一家人三餐饭里红薯丝的含量,就能直观的判断出家境的情况。

此刻。

方鸿安眼前,方桌上这两碗饭的含薯量就相当于的高。

高到只能稀稀拉拉的看到一层浅浅的饭粒。

咸菜是萝卜干,青菜则是一碗几乎算是水煮的空心菜。

红薯丝饭、萝卜、水煮青菜。

这算是这个家这几个月以来的老三样。

而今天,因为那一个山鸡蛋和满屋的甜蜜气息,老三样也变得美味了起来。

兰文绣吃得津津有味,幸福感满满。

而对方鸿安而言,跨过四十年时空界限,再次同妻子同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吃的是什么已经完全就重要了,就算是猪食,也是极品美味。

咸菜青菜送完红薯丝饭,山鸡蛋两人都是留到最后才吃的,方鸿安下意识的两口就把蛋吃了。

而兰文绣则是小口小口的吃得很慢。

于是方鸿安就托着腮,静静的看着妻子吃。

兰文绣吃相不仅很斯文也很可爱,她轻轻的张开嘴,绕着山鸡蛋的蛋白,门牙一点点的绕着圈啃,每次只吃一点点。

每一口啃完,脸上便立即浮现幸福满足的微笑。

她微笑的时候,嘴角还会露出两颗洁白的小虎牙,简直可爱至极!

方鸿安看得越发痴迷!

而兰文绣也终于意识到了一丝不对,微微抬起头,才发现丈夫正痴痴的看着自己,那神态,也已经不知道看了多久了。

兰文绣红霞渲染,立即变成了红苹果色。

“你……”

一跺脚,转过了身子,嘴上忍不住嘟囔起来:“看着我干什么!”

“嘿嘿!”

“好看呗!”

……

……

一顿饱含幸福感的午饭吃完。

纱布里的蜂蜜也过滤得七七八八了。

剩下的这一部分,仅靠重力,已经很难滤出,方鸿安上手隔着纱布一遍遍的挤压了起来。

也不知道挤压了多少遍,直到纱布如论如何挤压都已经挤不出蜂蜜,方鸿安这才停了下来。

过滤杂质之后完全呈现明亮澄澈的琥珀色,散发出百花清香,诱人无比。

兰文绣在一边看着,都不由得发出啧啧感叹声。

“鸿安,应……应该有13斤了吧!”

这个装蜜的坛子是一個15斤规格的坛子,坛子里的蜜已经快到了颈口的位置,已经快装满了。

“哈哈!可不止13斤!”

方鸿安笑着对兰文绣:“蜂蜜比水重,这坛蜂蜜,最少得有16斤了!”

“这么多!”兰文绣捂着嘴巴,眼睛里满满都是惊喜。

纯的蜂蜜,现如今可是稀罕物。

当初方鸿安大姑送过来的那一瓶蜂蜜,也就一斤的样子,村里人知道了都有人想拿十斤米来换。

现在这16斤蜂蜜,岂不是说能换160斤米?

想到这里,兰文绣只觉眼前似乎有一道米做的瀑布在刷刷的往下落,眼中迸发出透亮的光芒。

方鸿安见妻子的神色,多少猜出她的心思,成就感爆棚的同时,继续开始了忙碌。

他先是取了一个木勺和搪瓷杯子,勺子探进坛子里,一勺一勺,打了满满一搪瓷杯的蜂蜜,随后才把坛子盖好,抱着坛子放到阴凉的地方。

兰文绣扑闪着大眼睛在一边看着,水灵的眼睛里满是问号。

这搪瓷杯装满了,少说也有两斤。

这是准备去?

见她眼睛瞪得浑圆,方鸿安解释了起来:“我等下去茂林叔家去一趟,他家红婶上次送了20斤米过来,这蜂蜜就当是还礼了,顺便……我还想让茂林叔帮我打样东西!”

茂林叔,石湾村的老木匠。

姓杨,是二十多年才搬到石湾村的外山人。

凭借一手好的木匠手艺,在石湾村立住了脚。

性格乍一接触,会觉得很难相处,但处熟了就会发现是个十足的善良好人。

他的妻子方鸿安也不知道具体叫什么名字,打记事的时候开始,就一直红婶的叫着,如果说茂林叔是外冷内热的话,红婶就是个十足的热心了。

两月前许是从别人嚼舌根里听说兰文绣怀孕了,红婶一晚上摸着黑送来了20斤米,绝不说是借,咬死了是当初看新妇的时候没有来,补上给兰文绣的。

其实,日子艰难的年代,本就不兴什么看新妇的说法。

红婶这么做无非是不给方鸿安推辞的理由罢了。

要说,在方鸿安记事之后,这种类似的照拂,从茂林叔到红婶,也不知道给了多少次了。

前世里,兰文绣去世之后,方鸿安在村里浑浑噩噩的那两年,就是跟在茂林叔家里做学徒。

说是做学徒,但其实那时候的方鸿安整日行尸走肉,压根就没有尽到学徒的本分。

但那两年他们家,方鸿安没饿着一顿肚子,外出出工,还能分着一份工钱。

连方鸿安没心思种的田土,也都是全心全意帮着打理,收获却都是收进了方鸿安家里的仓。

那时候在石湾村都传出了流言,说是石木匠是准备把方鸿安哄了作儿子,将来帮他们养老送终。

这话,传得连方鸿安都信了,一气之下,讯都没有留,只身离开了石湾村。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方鸿安才知道了其中的真相。

原来是,二十多年前他们两口人刚迁到石湾村的时候,受到不少排挤,最激烈的一次,有混子出头,找了一个由头,集合了一群人要他们出村。

那时候方鸿安的父亲方庆峰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见不过他们两口人被欺负,叫上了几个兄弟,拦住了那一群混子,护下他们在石湾村立住了脚。

也因此,这无子无女的两个外山人把这份当做了一份恩,记挂了一辈子。

再后面,大概的07年的时候,方鸿安还收到过一笔来自于茂林叔的一万多块钱汇款。

当时觉着奇怪,打探了之后才知道,06年的时候红婶没扛过那个严冬,在汇完这笔款之后一个月,石湾村的老木匠也入了土。

这一万多块钱,是老木匠两口人留给自己的遗产!

人能因为他父亲的一次出手,一辈子做到这个地步!

他方鸿安重来一次,这辈子再也不能做白眼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