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鬼耗子对上大喇叭(求追读)

“累死老子了!”

“真他娘的难爬啊!”

眼看着应该是终于到了石湾村。

廖叁将驴车靠停在树荫底下,拿掉了头上的凉帽,又用毛巾把已经快湿透的头仔细擦了擦,才拿出军绿色的水壶,咕咚咕咚的喝起了水。

廖叁这次来石湾村,自然是来找方鸿安的。

今天,他打清早挤着破客车从县城赶到了千马坪。

在千马坪上,一番采购,购齐了上次方鸿安交代他要买的东西。

然后,又去想办法弄了一辆驴车。

赶着驴车一路向上,一路爬一路问。

终于在这正午时分,赶到了石湾村。

要说这自打做鬼耗子以来,廖叁也是各处奔走,走过不少地方了。

驴车赶山路,也不只是一次了。

但这次,真的是最累的一次。

这山……

属实太高了、太陡了。

就其中有一段,一度都让廖叁疯狂骂娘了。

要不是想着方鸿安口中说的一百五十斤蜂蜜。

廖叁早就甩屁股掉头了。

在树荫下歇息了一阵。

又理清好思绪,廖叁才重新启程,走进石湾村的村口。

他这次单枪匹马的上门收购,是充分总结了上一次的经验和教训。

又准备了很多的话术,思忖着这次怎么也要掌握主动权。

他一个鬼耗子,说什么也不能让一个山野小子牵着鼻子跑了。

这次量比上次大那么多,一块八的收购价,怎么也要往下压一压。

这般想着,廖叁便张望着,开始搜寻着可以问路的对象。

不过,因为是正中午,村民都还没有下田垄。

廖叁走了好一阵,也没看见一个可以问路的人。

“这破地方!”

“真想不到当初谁会看上这种鬼地方在这里落脚开村!”

嘟囔了几句,廖叁也只能咬着牙继续往里面走。

终于,又拐了一道弯之后,一排三座连排的房子出现在了廖叁的视线中。

更巧的是,其中最靠路外边的那座房子,大门正打开着,门口的大树下边,正有一个男的躺在大树下的躺椅上打着盹。

廖叁精神一振,不由得加快了步子。

不过,他一个外人,也不敢贸然的去打搅这村里的人。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廖叁是深以为然。

作为鬼耗子,首要的,就是要小心谨慎。

转悠着小眼睛思索了片刻,他很快就心生一计,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张望了一下,发现周遭应该确实是没人,廖叁便从口袋里随手掏出了一根钉子,拿着钉帽,钉尖对准驴屁股,一下子狠狠的扎了过去。

话说,这头老倔驴跟着它爬了几個小时的山路,本就很累了。

这陡然平白还遭了一顿痛,立即昂着头,不满的嘶叫了起来。

这陡然的而尖锐的嘶叫声这么一响,那躺椅上打盹的人被浑身一抽,惊得差点从躺椅上掉了下去。

他用手扶着躺椅扶手,稳住了身体,迷糊的双眼还没睁开,嘴里已经骂骂咧咧了起来。

见状,廖叁赶紧是摘了草帽,佯装出一副惊恐而抱歉的模样走了上去:

“老弟,吵烦到你了!不好意思啊!不好意思!我这头倔驴有点怕狗,刚才被你家这狗吓住了!”

说着,廖叁还指了一把那男子身后不远处的一条黄狗?

那狗子被这么一指,明显是愣了一下。

但它又不会说话辩解,只能竖起了尾巴,一副警惕的模样。

“驴?”

这被惊醒的人,也不是别人,正是谢强斌。

一听说这个字眼。

谢强斌精神一振,压根没心思去管自己被冤枉的狗子,赶紧是瞪着眼睛往驴车看了过去。

很快,他就看到了廖叁身后的驴和驴车,眼睛当即就亮了。

除了赶圩日,石湾村极少有驴车出入。

这个时候,有驴车过来,那肯定是村里有情况。

而眼前的廖叁,听口音,那都不是东岭上的这一带的人,是个外乡人。

谢强斌顿时来了兴致,他摆了摆手,一脸的大度:“没事!没事!”

顺势目光又落在驴车上:“老兄!你这车上驮了不少东西!这是去哪家人屋里送什么东西呀?”

廖叁见谢强斌目光灼灼的盯着驴车,表面上面不改色,但心底却立即警觉的防备了起来,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直接问道:“老弟!我打听一下,你们村方鸿安家里是往哪边走呀?”

“方鸿安?”谢强斌一愕。

这前几天,他好不容易将困扰了他一个晚上的疑惑给排除了,确认了那天晚上的驴车和方鸿安无关。

这怎么今天就来了一趟驴车,说是要找方鸿安呢。

也……太巧了吧。

还是……

其实和那晚的驴车就是有联系?

谢强斌脑中再次飞转了起来,他见廖叁问得关切,索性继续玩起了心眼,他也不直接指路,而是撇着嘴进一步打探了起来:

“老兄!你是来找鸿安的呀!鸿安跟我是很好的兄弟咧!我直接带你过去嘛!你这些东西……都是给鸿安送的?什么东西呀,看上去很重呀!”

看到这一幕,廖叁心下的防备就更重了。

方鸿安上次跟他再三交代过,他来收蜂蜜可以,但不能在村里透露自己的身份和目的。

不过他一个鬼耗子,见的人多了,从谢强斌言语中,也能判断出,这家伙应该就是乡下村里那种喜欢打打听,传闲话的人,主要目的不是在这些东西上面,而是想获取信息,作为谈资。

当下,廖叁很快就想好了一套说辞:

“这个……好像就是些米什么的!具体的我也不大清楚!我就是一个赶驴送货的!收了钱,把东西送过来就行!具体什么东西,也不好看人家的不是!”

“送货?”

“米?”

方鸿安家里缺米,这在石湾村早已经就不是秘密了。

有人送米,那也是情理之中。

但问题是谁这么大手笔,弄了驴车来送呢!

这一驴车,就算看不清具体有多少,但粗略的估计,少说也得有两百多斤吧。

方鸿安上哪能借到这么多米?

谢强斌皱着眉头嘀咕了好一会儿,只觉得越来越想不通。

见他这幅模样,廖叁赶紧是启发道:“或许!是县里的远亲戚吧!”

“县里……亲戚!”

听到这几个字,谢强斌先是疑惑,然后像是陡然猜到了什么,猛地一拍大腿:“我知道了,这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