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田间少年郎
李德奖此话一出,三人脸色不由为之一变。
“德奖兄,你····开玩笑的吧?”程处亮惊诧道。
李德奖给他投去一抹森然地微笑,沉声道:“你若是觉得我在开玩笑,要不回府去陪陪你阿爷?”
程处亮顿时一脸委屈,苦涩地说道:“德奖兄,你不带这么玩儿人的,你明知道我们都从没做过这种农活!”
李德奖见状,也懒得再理会他,直接看向高履行和房遗爱。
“你们怎么说?”
两人相视一眼,最后还是房遗爱开口了。
朝程处亮瞥了一眼,道:“德奖兄,我和履行也还是干过一些农活的,每逢秋收的时候,都会去自家村子去帮着秋收,所以你刚刚所言,我俩觉得可行。”
李德奖闻言,心中不由一喜。“那好,你们同意?”
房遗爱和高履行纷纷点头。
“好,那此事便说定了,我呢,就在这陪着你们,什么时候收完了,咱们便什么时候回长安。”李德奖沉声道。
可程处亮还是一脸为难,嘀咕道:“德奖兄,你让我们这么做,究竟是为何啊?”
李德奖忍不住又踹了程处亮一脚,正色道:“你们皆是权贵之子,未来不大不小都会任官赴职,或造福一方百姓,或为国征战,可你们现在这模样,皆是父辈口中的孽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不知人间疾苦,若将来为官一方,必是频颁恶政,对百姓来说便是天大的祸事。长此以往,下场会是怎么样,我就不必多言了吧。”
“所以你们必须要知道普通百姓每天都在干什么,他们每天吃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而且你们要放下高贵的身段,不说要你们去当农户,至少要先学着从帮他们秋收中,感受他们的不易,这段时光想必将会使你们终生受益。”
“我知道,你们几个心性桀骜,不屑于做这等粗重工作,不过咱们都是兄弟,我也不强迫你们,若是真不想做,直言便是,我不勉强,但丑话说到前头,将来我不想看到你们为官一方后,当遇到天灾人祸,百姓们吃不起饭时,会从你们口中说出‘何不食肉糜’这般愚蠢至极的话语来。”
‘何不食肉糜’这番话,原本是出自于晋惠帝,说到是在他执政期间,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报到了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于是这位“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智障般的言论,一直都存在于历史的潮流之中。
比如千年后,有专家曾说年轻人不要只考虑自己的收入,多进厂打工帮助制造业发展!
还有专家说中国的农民不要使用收割机割水稻,这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可悲又可笑。
类似于这些智障般的言论就如同八仙过海一般,仿佛不说点智障的言论就对不起自己“专家”的头衔!
一时间“专家”这个词就丧失了它的本意,让人觉得是个人就能当所谓的‘专家’,一时间乱象四起,群魔乱舞。
以至于每当这些所谓‘专家’开口,百姓的建议是你最好不要建议!
毫无疑问,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知人群。他们的学历、学识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可为什么他们会接二连三地说出这些智障言论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这些当中或许会有穷人家的孩子,但常年的高质量生活已经让他们逐渐脱离了老百姓。或许在他们的眼里,全国的百姓都应该是和他们一样的。
李德奖上一世,是个为活着而努力的卑微打工人,管不了这些,但这一世,他出身勋贵,而身旁这三位猪队友无一将来都会成为一方大员,他只能尽自己的可能,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
他不希望将来这三位也成了所谓的专家,大放无脑厥词。
这三人中,眼下只有高履行在武德年间,因门荫入仕,起身为当时秦王的千牛备身,李世民即位后,于一年前,转任为祠部郎中。
虽是个闲散官职,但也肩负一丝责任,李德奖此举,就是要他们深谙其中的道理。
听到李德奖的一席话后,三人均是神色微怔。
沉默片刻,房遗爱正色道:“我明白了!”
李德奖上前拍了拍房遗爱的肩膀,含笑道:“那就去干活吧,另外马车上备了你们的衣服,换好衣服再去。”
“还有衣服!”程处亮惊讶道。看来这是早有准备啊。
不一会,三位衣着亮丽的勋贵纨绔,转身一变,成了粗布麻衣的乡间少年郎。
程处亮穿着这身粗布麻衣,东扯西扯,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李德奖看着他这般模样,苦笑着摇了摇头。
三人乖乖地下了田埂,这时一位年长的农户走了过来,狐疑的看着他们三人,虽然身着粗布麻衣,但这三人的气势却是怎么都掩盖不了的。
那农户垂首道:“三位郎君,您们这是······”
这时,李德奖走了过来,对那农户道:“老伯,我们路过此地,正好见这田埂中还有些收秋没完成,这不让我这几位兄弟,替大家帮帮忙,分担分担。”
这农户闻言,赶忙摆手道:“不敢不敢,老汉瞧诸位少朗君应都出自富贵门第,粗贱农事,怎敢劳烦诸位,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李德奖微笑道:“老伯此言差矣,大家都是爷生娘养的,有什么区别,在我眼里这等贵贱不提也罢,您老就不必多言了,让他们帮忙一起分担分担便是。”
“这·······”那农户迟疑地看着李德奖他们,一时有些犹豫。
“下地,怒起袖子干活去!”李德奖也不待那农户回应,直接对程处亮他们喊道。
高履行闻言,也不顾那农户回应,带头拿起那农户手中的农具,朝田埂中间走去。
那农户见状,只得轻叹一声,然后赶忙跟了上去。
不一会,三人身边便围来了七八名农户,在那名年长农户的安排下,分别教他们三人该怎么做。
这时跟在李德奖身后的顺子悄然上前,对李德奖道:“李少郎,要不····我也去帮忙吧?”
李德奖头也不回,点了点头道:“帮忙可以,但只能帮那些农户,不能帮房遗爱,很多事要他们亲身体验后,才能知道其中的深意。”
“诺!”顺子躬身领命。
一时间,这片田埂地里出现了违和的一幕,在一群农户忙碌的身影中,有三位少年的身影夹杂其间,动作是显得那么的迟缓和笨拙。
李德奖蹲在田埂上面,嘴里叼着一根荒草,正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他的目光中,满是欣慰与赞赏。
迈开了这第一步,剩下的路,他们自行体会便好。
就在李德奖想着的时候,那名年长的农户走了过来。
在他面前躬身施礼:“这位郎君,老汉替村子里的农户们谢过您了!”
李德奖回过神来,赶忙上前扶起那老汉。
有两种人,李德奖是非常敬佩的,一是军人,二则是那些在田间耕作的农民。
“谢就不必了,举手之劳而已。”李德奖笑道。
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农户,显然已有五六十岁了,李德奖让他在一旁坐下,指着下面的那片田埂,好奇道:“老伯,这眼下秋收应该都快结束了,为何你们这片田埂才刚刚开始的样子?”
不提还好,这一提,那农户的脸色立马就变了。
不住的长长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