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首取安阳

安阳城外,军旗猎猎,矛戟指天,肃杀之气直冲城头。

楚军登陆河北之后,径直北上,所遇第一县城便是安阳。

安阳令神色苍白的倚着女墙,双眼紧盯城外的军队。

县尉从后方快步走来,低语道:“县君,城外叛军派人招降……”

“招降?给我射回去!”

安阳令瞪了他一眼,斥道:“别看叛军人多,但他们立足未稳。我已派人赶赴邯郸,只要吾等能坚守城池数日,郡守那边就会率兵前来支援。你可千万别抱着投降的想法,下场吾等承受不起。还是速速征召青壮守城,坚守待援!”

想到秦法对于降敌者的惩罚,县尉打了个寒颤,忙拱手下去。

城外军阵。

吴广站在指挥战车上,远眺城头场景。

只见城墙上人头攒动,守卒、青壮正在吏员的指挥下填补着各个城防位置,并没有出现城内豪杰黔首举旗响应的情况。

至于派去劝降的使者,更被一阵乱箭射了回来。

“河北第一战,果然还是得靠强攻。”

吴广耸耸肩,倒是没觉得意外。

河北与楚地不一样,这里的赵人虽然深受秦法酷刑之苦,可他们对城外来自异乡的楚军同样抱有戒心。

在不清楚这些楚人作风的情况下,赵人们也怕破城后被吴广大军劫掠杀戮。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这些楚军战斗力如何,暂且持观望状态很正常。

这种情况下吴广就得拿出手段,给赵人们造反响应的信心。

能否在河北立足,就看这第一战的效果如何。

“吴王,木梯已造好十余架,已可以攻城。”

岳成披甲戴冑,前来禀报。

在派人劝降的时候,后方的随军工匠也在抓紧时间制作木梯,两手准备同时进行。

不投降,那就打!

“攻城。”

吴广没有迟疑,立刻下达军令。

短兵飞奔传令。

阵中战鼓敲响。

前军大将葛婴扯开大嗓门:“攻城!二三子把这安阳拿下,今晚吃肉喝酒,什么都有!”

士卒们在激昂的鼓声中扛着木梯向安阳城发动冲锋。

木梯简陋,兵卒也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可对面的安阳也不是什么大城,城墙就四五米高,从上面掉下来都不一定能摔死,防御设施和守城的装备也比陈县差远了。

楚军猛烈进攻,有人杀上城头,但很快就被守城的秦卒捅杀,一时间难以打开突破口。

“吴王,还请在军中招募敢死壮士,若有勇士登上城墙后守住一段时间,我军便能从此处破城。”

张耳前来建言。

他做过魏国的外黄令,抵御过秦军攻城,知道如何攻城最易成功。

陈馀也跟着附和。

此番攻城,是楚军在河北的立足之战,两人是诚心效力,希望能尽快破城。

或是听到两人言语。

平日里难得说话,只默默当保镖的毋死站出来请命。

“吴王,请让我去吧!”

“自我跟随吴王以来,看到阿牛、张婴这些人常立下功劳,能为吴王效力。而我除了每日跟着吴王走动外就没什么用处,我心中日夜不安,还望能让我去攻城,我定不让吴王失望!”

毋死声音真诚,一双眼睛紧盯着吴广。

吴广能感受到毋死的想法,略一犹豫后,点头道:“你既请命,那便去吧,我在此等你的好消息。”

“唯。”

毋死拱手应下,转身往前方战场奔去。

战鼓声中,城墙上血肉横飞,喊杀声不绝。

楚军再次发动新一轮的攻势。

正如张耳说的那样,当毋死登上城墙,靠着巨力和勇猛连杀数人守住一片区域后,下方的楚卒如浪潮般涌上城头,很快便占领了整段城墙。

安阳城小,县卒加上临时征召的青壮也不过一千多人,靠着城墙他们能以少敌多,将楚军挡在外面。

当城墙失守后,这个优势便不复存在。

而且双方士气也不是一个等级。

见势不妙,大量的赵人青壮将手中武器一丢,撒腿就往城下跑。

还有些血气方刚的赵地青年当场反戈。

“乃公早就受够了秦法,今日就反了!”

“响应楚人,杀秦……啊……”

只可惜一些楚卒杀红了眼,见眼前的赵人嚷嚷着转身,来不及思考就一剑捅了过去。

一时间城墙上多了不少死不瞑目的尸体。

此时随着一段城墙陷落,赤色楚旗飘扬,楚军士气大涨,城头守卒四散溃逃,一个接一個的点位被楚军占领。

安阳城陷落,已是时间问题。

“怎败的这么快?”

安阳令面色铁青,本以为能坚守几日,哪知道一天就要破城了。

“城外叛军人多势众,且作战勇猛。而守城的赵人无死战之心,见势不妙就开始溃败,吾等挡不住啊。”

县尉浴血奔来,脸露凄然。

临时征召的青壮,既无工钱,又无赏赐,平日里还被各种严法惩治,谁愿意给你卖命?

没像楚地一样杀官造反就已经给了他二人面子。

从一开始,战斗的结果便已注定。

安阳令深吸口气,举剑道:“吾等乃关中秦人,与他六国之民有大仇。今日城破,彼辈定然不会放过吾等,与其投降受辱不如血战而死,也不辱我秦军之威!”

“县君所言是也。”

县尉也被这话激起血气。

两人各自举剑,迎着楚卒冲了过去。

……

太阳西落时,整个安阳城的战事落下帷幕。

安阳令与安阳县尉的首级悬挂于城门上。

城中官署、府库,以及各处要道皆被楚军控制。

见大势已定,吴广先去查看毋死的情况。

“好壮士,此番能够破城,你当为首功!”

这位先登猛士在攻城中连杀十三人,在城头守住一片阵地,为后续士卒登城提供了掩护,功勋甚大。

如果没有毋死,楚军虽然也能破城,但不会这么快,死伤也会更多一些。

杀敌如此厉害,毋死身上同样血迹斑斑,臂膀、腰腹皆有伤口,好在他生命力顽强,随军医者查看后说并无大碍,这让吴广松了一口气。

面对夸奖,毋死憨笑道:“能为吴王效力,我已经满足了,不在意什么首不首功的。”

吴广笑着摇头,并嘱咐对方先养伤。

毋死既然无事,吴广心头也轻快许多,开始去处理其他事项。

“舒兄,县中的户籍图录可就交给你了,这是吾等在赵地的立身之基,日后不管是征兵还是收粮,都需要这些信息。”

吴广先将一个重要任务交给舒欣。

县中官署所藏的户籍图录记载着本地的人口、田亩、粮产等数据,同时还有附近的地理形势等种种重要情报。

吴广率军进入河北后,每一个打下的城池,都由他自己来实际掌控,不像在楚地时是给陈胜打工。想要建立一个牢固的根据地,这些东西自然十分重要。

舒欣拍着胸膛道:“此事交给我,你尽管放心便是。”

“舒兄乃我亲族,我自然放心。”

吴广笑着回应,对自家大舅哥他还是很相信的。

户籍图录交给舒欣。

城中的府库物资则让后军的罗云去负责。

这位阳夏老乡经过在陈县的锻炼,技能越发熟练,已能胜任后勤工作,管理粮秣辎重从未出过差错,让吴广很省心。

除此外,吴广又分派岳成、吴冲率人负责城中治安和纠察军纪。

两人是他亲信和子侄,由他们执法,手下兵卒不敢轻易触犯。

至于阿牛,被吴广派去搞宣传工作,收拢安阳的人心。

葛婴、张婴等人则负责整顿兵卒,清点伤亡。

吴广分配手下工作,力求做到人尽其用。

至于张耳、陈馀二人,他们办事更加麻利。

“吾等已召集城中豪杰,还请吴王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