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四章 带动后富计划

3D打印建筑蓝星也有。

胖哒国就准备在月亮上用3D打印出一个基地来。

沪上一所大学还专门在一个公园里用3D打印建造了一座科幻感十足的桥。

只不过他们是用3D打印出一个个模块然后搬运到现场组装成型。

不是天河翼这种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3D打印。

江力对一个名词的定义有点洁癖。

比如很多年前他去某所面试,所长老头给他PUA,说我们的机器人多么多么厉害。

江力反驳,那只是能移动的机械手,不能称呼为机器人。

老头气急:你瞧不起机器人行业?

江力又补一句:对不起,我不认为现在的机械手或者说自动化设备是机器人。在我的定义里,机器人必须是能独立思考的。

同样,江力也从没有把沪上造的那座桥称为3D打印建筑,他只承认是3D打印的材料。

但是这个以及被江力取名为小白的3D打印机是符合江力对机器人和3D打印建筑的定义的。

江力不用给出设计图,只需要像是和同事交流一样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希望,然后小白就侉侉侉的给出了它的设计3D模拟。

甚至于小白对于从没见过的大猪都有自己的理解。

给出的方案基本不需要怎么修改就可以开始着手施工。

施工方式也不是先打印出模块然后再拼装。

而是直接在现场开挖地基之后,直接在地上开始打印,地基和建筑体的建筑材料不一样,照样打印。

不是一个打印头,是四个打印头同时进行工作。

打印速度是受限于打印材料的固化速度的,底层材料没有固化到一定强度就不能打印上一层的材料。

在蓝星上这种材料很贵,在天河翼也不例外。

大棚和猪圈而已,没必要用好材料,又不是上战场争分夺秒建战壕。

两只小猪仔,只需要有个半米高的围栏就能围住没办法到处乱跑。

距离下次江力再带小猪仔来天河翼至少也有二十天。

可能还不止,正月里谁家会卖猪仔啊?

种猪场当然会卖,但江力喜欢找农家散养的买,这种没经过所谓的改良。

资本参与的改良除非是市场急迫需求的,否则它们的改良就必定都是冲着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去的。

至于消费者的感受?你可边儿去吧!

最典型的就是西红柿和黄瓜。

以前不管是西红柿还是黄瓜,只要咬一口,不要说吃的人自己,就是整个屋子都充满了西红柿或者黄瓜的清香。

那种沁人心脾的,精神一振的清香。

后来改良了,换来的却是西红柿和黄瓜口感的急剧下降。

西红柿一口下去,没了那种绵、沙、微酸伴着微甜和混合感觉。

就连汁水都没那么多了,以前是一口下去汁水四溢。

现在哪怕你把西红柿拍得稀碎也不见有多少汁水。

黄瓜也是,没那么脆了,汁水也少了,不清爽了。

那么他们改良的方向是哪里呢?

他们改良成更方便存储更方便运输以及产量更高上了,这些全都是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服务。

至于消费者所需要的口感?边儿去吧!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改良也有丰富菜篮子的作用在里面,有些地区不适合种植蔬菜,需要靠外面运进去。

这些改良过的耐存储的西红柿和黄瓜极大的改善了这些地区的饮食构成。

问题是种植地并不需要这些啊。

但种植着看到了改良品种给他们带来的利润,于是弃了原来的种子不用,全改种这种产量高的了。

市场上卖的西红柿和黄瓜也并没有因为他们产量提高了而降价。

哪怕近些年消费者一直在吐槽西红柿和黄瓜没味道。

改种优良品种的西红柿和黄瓜的种植户依旧很少。

因为他们想卖更多,但消费者不买账。

以前的黄瓜卖一块钱一斤,然后他们改种产量高没味道的还卖一块钱一斤。

再然后改回来种以前的黄瓜,他们就想卖五块钱一斤了。

消费者只接受你最多卖两块钱一斤。

结果是他们反咬一口说消费者不识相。

同样道理,现在手工烹饪的快餐卖15元一份。

然后预制菜出来的,也要卖15元一份。

由于预制菜做快餐不需要厨师,不需要炉灶,不需要后厨,只需要有电饭锅,有个电磁炉和微波炉就够,极大降低了本。

又因为预制菜的口味固定,今天你吃一块红烧肉是这个味道,过两天你再吃另外一包里的,还是这个味。

因此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就觉得这家做菜水平非常稳定。

买的人多了,于是跟进的餐馆就多了,没办法呀,你不跟你就竞争不过呀。

毕竟绝大部分都是水平中不溜的师傅,像国手那样的总归是少数。

再然后,等大家怀念起手工现做的快餐时,再要吃到就得付出30一份甚至更多了。

所以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其实就是资本一手推动的。

回到猪仔这里来说,种猪场推出来的猪仔必定经过改良,而资本推动的改良必定是以扩大利润为目标的,而提升口感在扩大利润中的作用不大。

反而是那种一窝多生一两只,生长周期快一些的更符合要求。

多生就意味着可以多卖;生长周期短就意味着养猪户来买猪仔的时间间隔缩短。

而农户散养的才不会去做这些也没能力做这些。

对于江力这种对“型号”有洁癖的人而言,黑猪就是黑猪。

不是不可以改良,而是只能更好,不能更差。

这个好得是消费者认的好,而不是资本认的好。

所以江力打算过年的时候,就回江家镇买当地的土猪。

以江家镇的土地矿产之类的,和现在的东力科技几乎没有交集。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但是如果锦衣还乡了却不能让乡亲们受益,那还不如不还乡。

现在就有机会。

江力突然有了个初步打算,就看管理委员会的老头子们愿意不愿意接受了。

管理中心和管理委员会有一点和江力是一致的。

那就是引进到天河翼的物种,其繁殖应该是自然的繁殖,而不能靠克隆这些人工干预。

可是这样的自然繁殖,对于鸡鸭鱼这些,大概两三年就能达到一个数量级,达到铺满整个天河翼的时间也不会太多。

但是对于猪仔和大鹅来说,要达到铺满整个天河翼的数量级就需要很长时间。

种猪场一头母猪一年产仔可以有两胎,这是人工精确干预下能达到的。

而农户散养一般就是一年一胎。

黑猪一胎产仔5~12只,但江力见过更多的,有14只。

当然白猪更多,本来改良就是为了一胎产仔多,长得快,料肉比低么。

如果只用几头猪仔繁殖,五年能铺满天河翼就不错。

大鹅也许会快一些,但比鸡鸭鱼都会慢。

最好的办法就是天河翼有一个稳定的猪仔、鹅仔的供应基地。

如此一来天河翼就可以提前几年全民都有猪肉吃,都有熏大鹅吃。

江力就是想把江家镇搞成这么个基地。

嗯,全球首个向天河翼供应家禽家畜的基地。

这要是多年以后啊,江家镇的人谈论起来,不得夸他江力一下子?

那老爹老娘和老姐一家在江家镇就不用担心啦,哪怕自己需要长时间离开蓝星也可以放心。

江力可不想像那些良心已经泯灭的资本。

上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本意就是要让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富起来。

和亿万富豪相比,江力现在就只是个小卡拉米。

不过不妨碍他愿意带动后富。

只是从江家镇往天河翼输送猪仔和鹅仔看似简单,实际中间有许多的操作障碍。

最大的障碍就是江力必须得解释清楚他把猪仔运哪里去了?

而运输能力反而不是问题。

天河翼只需要每年派一艘大点的航天器,空间折叠到蓝星附近,然后江力的离落和第五智云的摇摇乐完全可以把小猪仔运到航天器里。

虽然这样运输的成本很高,但能在几年内解决天河翼养猪产业发展初期的数量基数问题。

就看管理委员会和管理中心是如何抉择。

当然,江家镇不可能一直给天河翼输送猪仔和鹅仔,大概率也就只能输送个几年,等天河翼自己的繁殖基数足够大之后,再从蓝星引进就不合算了。

输送猪仔只是个引子。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开始,就会有后续的许多东西。

甚至于天河翼可以反向向江家镇输送,输送什么还是要看管理中心的选择。

小白在江力的YY中不紧不慢的就把猪圈给打印出了一米多高。

江力想要的高台猪仔休息区域,水池,以及更低的排泄池都有了。

而且在排泄池与其他地方之间有一条宽宽的浅沟隔开,猪仔住进去之后,沟里会一直淌着水给猪仔冲洗蹄子。

这些冲洗的水会处理完后再用于地面植被的浇灌。

而排泄物则是收集起来发酵之后成为优质的有机肥。

天河翼生态系统脆弱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本来一个矿物星就没有有机肥。

这些有机肥都是天河人在开发天河翼的过程中自己积累的。

简单一句话就是天河翼的天然肥料支撑不起更复杂的生态系统。

眼见天色将暗下来,江力赶紧让小白给两只小猪仔先盖个小窝。否则空荡荡的夜空下,小猪仔会感觉害怕睡不着,然后暴躁,遭殃的还是猪圈和大棚。

突然四白从江力胸口爬出来,吱吱叫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