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开考了

从三千多名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子之中,只取一百名贡士,录取率仅有三十五分之一。

这么低的录取率,却吸引了全天下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的赶来参考。可想而知,作官的利益有多大?

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绝对不是读书人的梦呓,而是科举取士制度造成的客观现实!

朝为田舍郎,暮等天子堂的科举考试,确实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大魔力。

读书参加科考,是和平时期,穷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方式,也是最优的途径。

天色大亮之后,内阁的相公们已经到齐,他们一边处理政务,一边等待着李中易的召见。

按照李中易的生活惯例,他要迟至辰时四刻,也就是上午八点钟的样子,才可能起床。

说白了,为了拥美高卧到太阳照屁股之时,李中易强悍的废除了需要四更天早起的常参制度,改为巳时七刻,才会召见内阁的诸相。

距离李中易召见的时候尚早,内阁的相公们按照各自的习惯,吃罢早膳之后,开始慢慢的处理政务。

孔昆今天有点心浮气躁,坐立不安,主要是因为,他的族侄孔毅清,也参加了今年的秋闱。

作为外孔的子弟,孔昆一向被内孔所瞧不起。只是,孔毅清的父亲,也就是孔昆的堂兄孔明仲,却是唯一和他交好的内孔子弟。

有了这一层关系,孔昆自然惦记着孔毅清的考试了,主要是他姓孔,高中了才是常理,若是偶然性的落了榜,恐怕会沦为天下读书人的笑柄。

本次会试的主考官,是翰林学士院的掌院学士孙从文。之所以会选择孙从文,主要是内阁相公们之间,妥协的结果。

毕竟,孙从文既是前任首相范质的门人,又是孔昆和刘金山都可以接受的人选。

实际上,孙从文和孔昆顶多只能算是点头之交,双方连说话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提暗中有勾兑的可能性了。

据孔昆所知,孙从文和刘金山也是泛泛之交。毕竟,范质掌权的时候,刘金山这个李氏门人,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客观的说,尽管江山变了色,李中易待范质也确实不薄。到目前为止,范质依然是政事堂之首,李中易登基后,又加封他为秦国公,食实封五千户。

如今的范质,除了失去了掌握天下的实权之外,依然维持着宰相的体面。

也许是年事已高的缘故,李琼吃早膳的速度,越来越慢。

此次恩科省试,滑阳郡王一脉,无人参与,李琼自然不需要操心考试的录取和名次问题。

和李琼大致相仿,折从阮也是一身轻松的慢慢吃早膳。他们折家,一向是以武勋立家,家里的子弟全是武夫,并无走文事之人。

刘金山族内的子弟,要么年纪偏大了,索性放弃了参考。要么年纪还小,被刘金山压下了一到两科,本次恩科也没人参考。

不过,就算族内的子弟有人参考,刘金山也不会太过于看重。

毕竟,刘金山是李中易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宰臣,李中易一向不重视进士科的省试,他也是早就心知肚明的。

李中易祭过太庙之后,草草吃罢早膳,便缓步踱到了内书房里。

今天虽然是礼部试开考的日子,但是,李中易只关心明法和明算这两科的考试情况。相对而言,他的压力要比孔昆小得多。

临考之前,李中易已经从王大虎那里,掌握了明法和明算这两科的具体情况。

和三千多人参与的进士科考试,迥然不同,参加明法和明算两科的举子,加一块儿也不到一百人。

就这一百人之中,还有些年纪偏大的举子,觉得考进士无望,索性弃明投暗,这才选了明法或明算。

只要能够考试过关,哪怕起始的品级比进士们低很多,好歹总有个官儿做嘛!

从九品下,再怎么说,也是朝廷官制里的起步官阶嘛!

官和民,别看仅仅一字之差,其中蕴藏的巨大利益差距,却是几天也说不完的。

按照唐代的惯例,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子们,才有资格进入贡院参加考试。

至于杂科的举子们,原本打算临时挑一处盐商的宅子,改建之后,充作考场。

谁料,距离考试前不到一天,那处大宅子竟然失了火。结果是,李中易指定了崇文院内的秘阁,作为杂科考试的临时场所。

内阁的相公们,都觉得杂科考试的那所大宅子突然失火,其中蹊跷无比。然而,录于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由着李中易把杂科的考场,搬去了秘阁。

今天的秘阁,和往日迥然不同。原本,从崇文院到秘阁门前,全是空地。如今,在禁军工兵营的操作之下,竟然被改建成了带顶棚,可以遮风挡雨的考场。

这么一来,内阁的相公们,更有理由相信,杂科考场之前的火灾,疑点重重,令人十分难解!

杂科考试的举子们,其人数加到一块儿,也就三百来人。以至于,每人的考试座位,相距间隔都是出奇的大。

临正式考试之前的半个时辰,杂科的主考官王大虎,已经到了秘阁的正厅就了位。

按照考试的规矩,举子们在同考官的带领下,一齐拜见了王大虎这个座师。

当然了,王大虎这个座师,其实是应该打引号的。

按照以往的惯例,现场的三百余名杂科举子,大约只有三十名左右,最终可以过关,成为从九品下的小官一名。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落榜者,并无资格称王大虎为座师。

试卷下发之后,王大虎缓缓起身,走到诸位考生的正中间,厉声喝道:“若有夹带等舞弊情节者,现在上交,还来得及,某家必定不纠既往。”

李中易高度重视的杂科考试,若是出现了舞弊的情节,王大虎这个主考官,可谓是全无颜面。

实际上,敢于参加杂科考试的举子,大多都有几把刷子。不然的话,州试之时,已经被地方官给刷下去了。

等正式开考之后,王大虎一声令下,几百名近卫军的官兵,纷纷上前,采取一人盯一人的策略,防止任何一名考生作弊。

此次杂科考试中,明算的十道考题,全都是李中易经过仔细推敲后,亲笔写下的题目。

虽然李中易信得过王大虎,然而,制度终究是制度。所以,装有考题的带锁秘匣,直到考前一个时辰,才由张三正和高强一齐送到王大虎的手上。

和进士科需要考九天不同,杂科的省试,只需要考试三天而已。

原本,参加杂科的举子,都带了吃食和衣物。谁曾想,考试过程中,主考官王大虎突然下令,考生们自己准备的衣物可以留下,吃食需要全面上交,由宫里的御厨房统一提供。

实际上,没有李中易的暗中授意,王大虎断不至于作出这种安排。

要知道,在科举考试中,随便动一点既有的惯例,都可能遭到参考举子们的群起而攻。

不过,由御厨房提供三餐膳食的理由,王大虎说的光明正大。

毕竟,几百人在宫里举火做饭,万一失了火,岂不是晦气大了?

李中易今天手头的事务较多较杂,颇费了些工夫才算是处理完毕,连带着召见内阁相公们的时间,也跟着推迟了半个多时辰。

诸位相公见礼落座后,没等李中易开口说话,孔昆便抢先说道:“启禀皇上,杂科的省试竟然安排在了深宫里的秘阁,还由御厨房提供三餐膳食,这待遇未免也太优厚了一些吧?”

李中易早在作出特殊的安排之前,就已经料到了,孔昆必定会替信奉孔圣的天下读书人代言。

果然不出所料,还没等大家坐稳,孔昆便抢先发难,公开质问李中易对儒门子弟不公。

李中易淡淡的说:“原本预备给杂科的考场,突然失火,若是不作出特殊的安排,只怕是天下的杂学者,都要骂朕不公了吧?”

“更何况,杂科的举子就算是考场再特殊,终究授官的品阶极低,何足道哉?”李中易不想和孔昆多作纠缠,故意把话挑明了说。

折从阮捋起白须,看了看斗鸡一样的孔昆,又瞅了瞅镇定自若的李中易。以他的经验,哪怕没有任何证据,却敢断言,杂科考场变动的事情,李中易一定是主谋。

不过,既然是文武殊途,折从阮完全犯不着为了文官集团的事儿,淌进这滩浑水之中去。

李琼其实早就看明白了,李中易高度重视杂科的考试,反而很少过问进士科的省试。

要知道,从打算开恩科考试开始,一直到今天的这么多次召见内阁诸相,李中易几乎没对进士科明确表过态度,由着文臣集团按照旧例办理。

李琼不懂进士科或是杂科的区别,但他却知道,李中易既然如此重视杂科,那么反推回来,也印证了杂科的重要性。

“皇上,与士大夫共天下,您的江山方能永固!”孔昆已经猜到了李中易的真实态度,便有些气急败坏的口不择言。

李中易收了笑容,慢腾腾的说:“朕的江山,难道是士大夫们拱手相送的么?请问一下,铜臭子,是谁给朕起的绰号?”

这一问,实在是太过于诛心了,孔昆竟然无言以对!

ps:司空很勤快了,已经连续更新三十天,求赏一张月票鼓励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