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一将功成万骨枯(中)
又在次日军议商讨如何处置俘虏的时候,荀贞碰到了第二个机会。‘
黄巾兵卒虽然大多宁死不降,自刎或投河而死者数万,加上阵亡的,至少死了七八万人,可俘虏仍有不少,约两三万人。这两三万人有青壮,有老弱,有妇孺,该怎么处置是个问题。
有人建议干脆屠了,筑成京观给下曲阳看看这就是不投降献城的下场。有的人反对,认为这太残忍了。建议屠杀俘虏的有宗员、牛辅、胡轸等人,反对的有傅燮、段煨等人。
皇甫嵩坐於主席,听这两派争执,却只是抚须不语。
荀贞心道:“颍川、汝南屠过两次俘虏,当时因为冀州未下,黄巾势炽,屠俘也许还能说成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如今广宗已克,张角已死,南阳也将被平定,所存者唯有下曲阳,若再屠俘未免就说不过去了。”脑中又闪现出广宗城破的那一天成千上万黄巾道众投河而死的惨烈场景,决定劝谏皇甫嵩,千万不能再屠俘了。
他正要开口说话,听见牛辅大声嚷嚷,说道:“这些俘虏都是贼寇!广宗城破那天,几万贼兵宁愿赴河死而不愿降我等,可见他们是铁了心要从逆的。这种顽冥不化的贼子如果留下来,早晚会再成祸害。不如尽数坑之!”
宗员、胡轸等表示赞同。宗员说道:“牛君所言甚是!将军,这等冥顽不化的贼寇,留下来还得他们衣食,还得安置他们,不但麻烦,而且会成后患。索性杀了干净!”
段煨如今虽是武职,但段氏乃是武威名门,他年轻时候过,学过儒经,在这一干西凉悍将里边他可以说是最不嗜杀、最恤民的一个,他平时很少和胡轸、牛辅这些同僚起争执,这次却是坚决反对,他涨红了脸,按着案几,半坐起身,焦急地说道:“万万不可!”
他转面向皇甫嵩,言切恳切地说道:“将军,冥顽不灵的贼寇都已经投河死了,这些没有投河自杀的大多是被贼兵裹挟的姓,姓何辜?怎能屠之?上天有好生之德,将军万万要开恩,不可轻言屠之也。若屠之,恐有伤天和。”
皇甫嵩微微颔,转问荀贞:“贞之,你怎么看?”
荀贞当然是支持段煨的意见,他说道:“今黄巾大部已平,张角、张梁身死,所余者唯下曲阳一地、张宝一人,若坑杀降者,下曲阳贼必畏死,畏死就会死战,死战城就难克,不如释降、抚城。王旗北指,当以仁声开路。”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徐荣一直没有表意见,心道:“妙哉,这却又是一个离间徐荣与董、牛辅诸人的机会。”当下笑吟吟转对徐荣,说道,“徐君西州豪杰,连日击贼攻城功居贵部第一,为何默然,不肯说说你的意见?君必有高见,贞愿闻之。”
徐荣莫名其妙,昨天被荀贞缘故地吹捧一番他就觉得奇怪,今儿又被荀贞接着吹捧,说他是什么“西州豪杰”,又说他什么“连日攻城功居贵部第一”,这捧得太高了,对他另眼相看的意思太明显了,他虽然不知荀贞这是出於何故,却也觉得怪异,扭脸看了眼董、牛辅等人,董、牛辅不乐意荀贞说徐荣功居西凉铁骑诸部的第一,可此时在帐中却也总不能当着皇甫嵩的面与荀贞争论,不能争论,胸中又不满,皆黑沉着脸。
徐荣不安地说道:“荣是个粗人,不敢乱言,还是请董君、牛君说说吧。”
牛辅哼了声,说道:“我也是个粗人!”
董说道:“段公、荀司马言之甚是,我也觉得该这么做。”
傅燮不知荀贞的小心思,他性格虽然刚强,但却也是个爱民的,亦出言表示支持段煨、荀贞的意见。皇甫嵩遂从之。
军议罢了,出了帐幕,荀贞特地在帐外等了会儿,等的徐荣与董、牛辅、胡轸等出来,他笑对徐荣说道:“前日击贼,在战场上看到君横矛跃马、率部进击、所向披靡的风采,让贞非常的倾倒,只是因为此前与君并不相识,故此不敢冒昧地邀请你,现在广宗的战事已经结束,贞邀了三五亲友,今晚在贞帐中设宴,君若不弃,请来赴宴。”
徐荣呆了一呆,心道:“董、牛辅诸人或为董公亲族,或为凉州大人,这位荀司马却都不邀请而只邀请我,这……。”人皆有好名之心,被荀贞如此看重,当面邀请赴宴,徐荣虽然觉得奇怪,可未免亦心中欢喜,见董、牛辅等冷着脸脚不停步直往前走,他略踌躇了一下,又心中想道,“我非凉州人而被董公重用,在董公军中本就受到排斥,荀司马虽厚待我,这宴席我却是不能去的。”因委婉地说了两句,婉拒不去,急匆匆追赶董、牛辅等人。
荀贞立在帐外,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含笑抚髭。
傅燮看到了他邀请徐荣的这一幕,走近前来,不满地说道:“董、牛诸人本就粗野傲慢,如今自恃有功,越骄横跋扈,我听说昨天李、郭汜还险些与君部兵戈相见,司马,你却是又何必邀请徐荣?”今晚荀贞设宴,邀请的人有刘备、关羽、张飞,也有傅燮。
荀贞笑道:“董公部下猛士如云,……。”转顾左右,见参加军议的诸部将校大多尚未远走,有的在招呼亲兵过来,有的刚从帐中走出,因故意放大声音,问傅燮,“然以司马观之,谁人最勇、最知兵善战?”
傅燮虽然看不惯董、牛辅等的粗野跋扈,然其本性刚正,却也承认董、牛等人的确勇猛,多为猛士,荀贞“董公部下猛士如云”这句话没有说错,听了荀贞此问,他略作思忖,答道:“牛辅以猛鸷而为董公喜爱,得妻董公女,为董公婿,可以说是个猛士。”
“牛君奋英烈,确为猛士,然惜乎偏信左道,似不能算是知兵。”
“胡轸是凉州大人,可谓知兵。”
“胡君推恩布信,能得将士死力,固然知兵,然似非猛士。”
“如此,司马以为谁是董公帐下最勇猛且又最知兵的呢?”
荀贞目视徐荣远去的背影,笑而不语。
他俩的这番对话被很多人听到了,没多久就传遍了军中。
有人专门去告诉了皇甫嵩,皇甫嵩闻后,为之一笑,说道:“贞之英武敢战,然而到底是名族子弟,有评题人物之习。”彼此品题,以抬高彼此在天下的名望,这是士族的风气,荀贞是荀氏子弟,故此皇甫嵩有此一语。对荀贞故意抬高徐荣、贬低牛辅、胡轸,皇甫嵩没有生疑。他没有生疑,牛辅、胡轸等却为此大怒,后来军中传言,说牛辅在帐中挥剑砍翻了好几个案几,破口大骂,说荀贞是“内郡小儿”,有何资格“评点西州英雄”?
牛辅的骂语被刘邓、典韦等听到,诸人俱皆不忿,刘、典各执兵器来找荀贞,想去寻牛辅的麻烦,荀贞却压根就不生气,反而大笑,令刘、典等人:“不得出营寻事!随他骂去。”并令道,“日后若碰到徐荣,需得笑脸相迎。”刘邓气得要命,大声说道:“彼等竖子这般辱骂司马,我等还要笑脸相迎?荀君,我做不到!”荀贞笑道:“对牛、胡诸人,你们想怎样对待都行,只要不动手便可,但对徐荣却必须客气礼敬!”荀贞军纪森严,刘邓虽想不通,但得了这道军令,却也只得遵从。
荀贞营和董、牛辅营相距不远,平时诸人出营,难免碰见,逢上牛辅、胡轸,刘邓等多冷言恶语,碰上徐荣则一概礼敬客气。
荀贞是皇甫嵩的爱将,战功赫赫,连张角都是被他麾下的辛瑷斩获的,英武善战之名早就远播,兼之又是荀氏子弟,出身有名的士族,因而他虽然只是一个千石的别部司马,但在汉兵营里却很有影响力,他高看徐荣、小看牛辅、胡轸等人的事情甚至都传到了皇甫嵩的耳中,可见这会使牛辅、胡轸等有多恼怒。若只荀贞小觑他们也就罢了,现在连刘邓、典韦等也都小看他们,牛辅、胡轸等的怒气是越攒越多,只是论地位,他们的官职高不过荀贞,论动武,荀贞麾下勇士众多,他们又没有把握,这口恶气撒不到荀贞的身上,不免就迁怒徐荣。
可怜徐荣辜地受此妄之灾,被牛辅、胡轸等挤兑得次数多了,他是既愤怒然而又可奈何。荀贞又适时地把笼络刘备、关羽、张飞的手段拿出,时不时地令人送他些宝刀铠甲,珍宝器玩。如此种种,一边是排挤他、给他难堪的同僚,一边是厚爱他、给他器重的荀贞,徐荣虽还不至於马上转投到荀贞的麾下,然不自觉间却也与荀贞渐渐地亲近起来。
皇甫嵩在广宗城外屯驻了十天,诸部休整完毕,依次开拔,前往下曲阳去。
rt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