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准备
“上校!”在张弛与哈尔西独处的时候,哈尔西就对张弛说道:“我想我应该对你说声抱歉!”
“为了什么?”张弛有些不解。
“为了麦克阿瑟将军的尖酸刻薄!”哈尔西耸了耸肩。
“我并没有放在心上!”张弛笑着答。
“我也是这么想的!”哈尔西点头说道:“其实你应该对此感到高兴因为麦克阿瑟将军很少有这样的表现。我猜,那应该是因为你的才华还在他之上,这让他感到不舒服了!”
“你是说”
“对!”哈尔西肯定的答:“很明显,他那是妒嫉心在作祟,我想不但是我,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顿了下,张弛就叹了口气说道:“或许我应该为此高兴,但我却高兴不起来,相反我还有些羡慕麦克阿瑟将军!”
“羡慕?”闻言哈尔西有些不解。
“是的!”张弛答:“像我这样的人早就********的扑在即将要到来的战斗上,想着怎么才能让部下少牺牲几个人,想着如何更快的结束战斗,或者早些打到日本迫使他们投降因为在我们的国家,还有千千万万的百姓在日本人的刺刀下过着艰难的生活,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哪怕是一点点多余的时间思考战争之外的事。而麦克阿瑟将军还有时间妒嫉”
哈尔西闻言不由沉重的点了点头,拍着张弛的肩膀说道:“老兄,你是名真正的军人。如果麦克阿瑟将军听到你这番话,我想他会为自己感到惭愧的!”
不久后张弛和王麻子就返拉包尔组织部队做战斗准备。
际将到来的这场战斗代号为“燧发枪2”,也就是“燧发枪”行动的加强版或者说升级版也行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这个行动的确就是在“燧发枪”行动的基础上吸收了塔拉瓦战役的经验而制定的。
战役时间定在十五天后。
之所以要十五天,是因为美海军陆战队第3师在加利福尼亚,第七步兵师在夏威夷,他们都需要时间集结并赶到马绍尔群岛。
其中美海军陆战队第3师由于距离遥远而时间紧迫时间紧迫是因为哈尔西担心任何延误都有可能给美国海军造成不确定的危险,也就是日军大批战机的增援。
实际上,日军根本就没有美军所判断的那样将近六百架日军战机的增援,此时的日本已很难再组织起这么多架次的战机的大规模空战了。
不过美军将领却不知道这些,于是对哈尔西来说,就是越快发动战争就对随后的战争越有利。
于是美海军陆战第3师从加利福尼亚出发后,在海上昼夜不停的航行十余天,航程达4300英里,然后直接就投入到对夸贾林环礁的进攻这也完成了史上距离最长的一次岸对岸的两栖作战,这个纪录直到1982年才被英阿的马岛战争所进行的距离超过8000英里的远征行动打破。
其实,在各登陆部队在做紧张的集结和准备的时候,“燧发枪2”行动已经展开了。
在计划敲定的第二天,美军快速航母编队中的三个大队就分别朝遥远的三个岛出发了。
这三个航母大队分别拥有一艘埃塞克斯级主力航母及一艘独立级轻型航母,它们的目标不是马绍尔群岛的中心。相反,他们的目标是“燧发枪”行动中原定的三个目标,也就是埃尼威托克环礁、科斯雷岛和威克岛。
这么做是什么目的就不用说了。
首先这是让日军误以为美军在将来的战役中会以这三个岛为主要打击目标,于是就会对美军的战略意图产生误判。
事实是日军的确被美军的这个动作给迷惑了,以为美军会进攻这三个岛然后对马绍尔群岛形成大包围圈,以至于美军其它六艘航母及八艘护航航母突然出现在马绍尔群岛的中心岛屿时,日军才猛然醒悟这是中了美军鬼畜的奸计了。
其次,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轰炸这外围三个岛屿的同时,堵截有可能以这三个岛屿机场为中继站的前来增援的日机。
这才是重点,也是哈尔西的主要意图。
其实,美军这么做还是冒着一定的风险的,原因是这三个岛距离太过遥远了,这使得分别轰炸这三岛的航母编队有一定的风险每个航母编队只有一艘主力航母外加一艘轻型航母,在之前的实战中尤其是在瓜岛海战中证明双航母编队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这风险就是,一旦有一艘航母被击沉或是负伤无法接收战机,那么战机就会出现极大的调度困难,这种调度困难甚至会直接导致另一艘航母也失去战斗力。
尤其是一艘主力航母与一艘轻型航母的搭配如果是轻型航母被击沉击伤那还好,它只能搭载四十余架战机,其就算被击沉或击伤,舰载机也可以转移至可以容纳一百多架战机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上,这只会给埃塞克斯级航母造成一定的压力。但如果是埃塞克斯级航母被击沉或是击伤,那就无疑就会造成灾难。
因此,此时的美军在更多的时候是选择三航母编队,比如在塔拉瓦战役中,共11艘航母编为四个航母大队,平均每个航母编队约三艘航母,而且每艘航母的舰载机数量都没有达到满载数量,甚至还会为其配上一艘护航航母。
这么做为的就是一旦有航母被击沉或是击伤时,航母上的舰载机能够轻松的被转移出去而不会有任何的风险或是混乱。
最差的情况,三航母编队也可以时刻保持一艘航母的舰载机在空中,另两艘航母轮流接收舰载机。
所以在塔拉瓦战役中,虽然美军有一艘轻型航母被击伤被迫退出战场,另有一艘护航航母“利斯科姆湾”号被击沉,但都没有出现战机调度上的困难,甚至对美海军的总体战斗力影响都不大,因为这些航母的舰载机都转移到了其它航母上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