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藏渊剑阁

李落站在巡检司堂前台阶上看着两人背影,若有所思,纵观卓城数年间的风雨,最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比起李玄慈,其实论帝王心性,李玄悯犹胜一筹,算上当年的太子李玄奕,只怕也未必就一定能强过李玄悯,只可惜根基太浅,若是扶持李玄悯继位太子,诸子定然不服,到时候卓城的动荡更烈,死的人会更多,那个时候,就怕李落再也无心卓城之外的事。

世间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若求十全十美,到头来只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武山,珠秀峰。

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武山之中,险峰深谷一个接着一个,犹是大山峻岭,几乎每一座都能称得上是嵯峨好山,珠秀峰便是其中之一。见巍巍峻岭,削削尖峰。湾环深涧下,孤峻陡崖边。湾环深涧下,只听得唿喇喇戏水如蟒翻身;往上看,峦头突兀透青霄;回眼观,壑下深沉邻碧落。上高来,似梯似凳;下低行,如堑如坑。巅峰岭上,采药人寻思怕走;削壁崖前,打柴夫寸步难行。胡羊野马乱撺梭,狡兔山牛如布阵,颇有点山高蔽日遮星斗的气象。

山虽险,但气象不恶,有龙脉悠长,地形远大。尖峰插天高,陡涧流水紧。山前有瑶草铺茵,山后有奇花布锦。乔松老柏,古树修篁。悬崖下,麋鹿双双;峭壁前,獾狐对对。一起一伏似如远行之龙,九曲九湾的潜入地脉之下。这地方,寻常樵夫采药人多半是要望而却步的,山高谷深,没有一身高明的武艺,别说进山,瞧上一眼也都要腿脚发软。

珠秀峰名声在外,并非只在翠峰叠嶂,而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号称武陵第一庄的江湖圣地,藏渊剑阁。

藏渊剑阁起源大甘初年,早些年间的事如今已经有些模糊了,除了剑阁中人,旁人多半不知,只知道当初的藏渊剑阁只是个小小门户,立足珠秀峰也并非因为珠秀峰风景秀丽,大半缘由还是无法在武林道上立足,这才远避深山,离开江湖上的纷争,那时这座山庄还不叫藏渊剑阁,大概像个苦行深山的寺庙道观多些。直到几十年后,一位门中弟子去深山采药,无意之中找到了一处避世的山谷,在一具坐化的枯骨旁捡到了一卷无名剑经,自此之后,这小小山门便如潜龙腾渊,一发不可收拾,短短数十年就在江湖上闯出了偌大的名号,自从那时起,这藏渊剑阁的名字才在江湖上流传开来,而之前的山门名号也就慢慢被人遗忘。当年捡到那卷剑经的门中弟子就成了藏渊剑阁的中兴之祖,被后世弟子尊称为藏剑上人,距今也有七八十年之久了。

剑经无名,剑法却有名,藏渊剑阁的弟子以这套名为木秀剑法称雄江湖,在大甘奇功绝艺榜上有名有号,兼之门下弟子众多,排名犹在留白剑法之上。

此去藏渊剑阁,山路崎岖,到处都是悬崖绝峰,马匹已是无处落脚,苏荼一行四人舍了骏马,依仗轻功辗转腾挪,往藏渊剑阁而去。

山门深远,路途难行,据说这一条路上一共有三十三处关口,由简入难,再由难入简,江湖上称之为问道路。如果有人想拜入藏渊剑阁,须得一步一步走到藏渊剑阁前,以路问道,关口的设计也是如此,问道一途,初始容易,往后越来越难,但若是跃过了难关,再之后就又是一马平川的大道,用意不可谓不深,显而易见当年的藏渊剑阁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打磨这条问道路。

人到山前,有一块数丈高的巨石,上面刻着四个字,严知非抬头瞥了一眼,哼了一声道:“唯剑问道,好大的口气,就算大隐于市也不至于这么狂妄。”

袁长青淡淡说道:“藏渊剑阁的木秀剑法独步江湖,很是不凡,你们不可掉以轻心,走吧。”话虽如此,袁长青实则对这四个字也颇为反感,都是用剑,藏渊剑阁的唯剑问道可比落星谷的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的训示傲气的多。

过了这块问道石就是藏渊剑阁的问道路了,纵然三子对这四个字很是不忿,但人的名树的影,也都打起几分小心,这条路可不是寻常山路,而自己也不是寻常人,要是一不小心闹得灰头土脸,丢的可是落星谷留白剑派的人。

山路崎岖,不过刚开始这段路程倒也不难走,这个不难走也只是说像苏荼这些轻功不弱的江湖好手,换成寻常百姓,也只能望而却步,徒呼奈何。

走了一个时辰,山路渐渐艰难起来,峰回路转,环廊九曲,路上藏渊剑阁先辈开凿出来的石阶已经时有时无,有些时候数十丈之远竟然没有一处像样的台阶,一应诸物,连同身外的景色,竟似都是天然而成,怕不是平日里只有猿猴野兽才会奔行其中。不过眼前景致却难不倒袁长青几人,就算没有藏渊剑阁刻意开凿出来的山路,但落在袁长青眼中,这群山幽谷当中,却有一条看似无影无踪,实则江湖高手显而易见的路,青石上的凹痕,横生的树干,无一不是指引珠秀峰所在的路标,借此落脚,这条路便是那条问道路。若是李落在这里,多半也会心生感慨,比起大甘宫里的问心路,这条问道路法归自然,少了斧凿刀刻之功,气象虽然差了点,但意境却分毫不弱。

走了半晌,望着不远处的珠秀峰,三子颇有点心浮气躁,本来在那个山头瞧着这座山峰已近在咫尺,不曾想刚刚转过一座山坳,再望时,那座珠秀峰竟似又远了数里,绕来绕去,不见近,不见远,格外让人气馁不已。

袁长青瞧着三子的模样,沉喝一声道:“收心静气,不骄不躁,藏渊剑阁的问道路名扬武林,问的不是拜山人的轻功身法,而是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