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细数前尘,频问谁之错(三)

淑贵人低头看着手里的锦缎,突地心念一动,再抬头看看莫洁,一个大胆的年头渐渐浮上心头,笑道:“还是叔父的学问做的好,目光看得远些。若我是你的亲姐姐,那该多好,倒也不会落到如此这般模样。”

莫洁疑惑的看着淑贵人。

淑贵人望着圣德宫,唇畔含笑。

晚上,彤云密布,瑞雪纷纷,江陵城的上方浮着朱红灯光与银色白雪交映着眩晕色泽。于是掌灯前,莫洁随淑贵人去了皇后的承德宫,一同到了皇太后的贤德宫。

皇后唇畔含笑,拜道:“皇媳见过母后。”

太后早笑着起身,亲自迎了上去,亲昵地道:“你可来了!哀家正愁没有知心人一起赏灯呢!”又看了看皇后身边的淑贵人,怜惜的拉过皇后的手,一同坐下,叹道,“这段日子,委屈你了。”

淑贵人有一丝尴尬,仍福身问了安。

莫洁笑着拜道:“臣女拜见太后娘娘。”说着从身边的丫鬟手中接过一盏灯笼递与太后面前。

太后这才看着莫洁,惑道:“这是……”

皇后微微一笑,道:“这是臣妾娘家侄女,刺绣的手艺还看得过,恰逢今元宵节,淑贵人便差她来给太后送盏灯笼来。”

太后一怔,接了过来,翻来覆去的看了看,交给身旁的丫头,拉了莫洁坐到自己身旁,笑道:“莫家女子倾国倾城;今儿见到了这小辈人,哀家算是晓得了那话不假。好一个手巧的美人儿,哀家这里就缺了这么一个物件,恰恰好你就送了来。”

莫洁笑道:“承蒙太后娘娘不弃;臣女本该早早来给太后娘娘请安的,还望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笑着问皇后道:“可许了人家?”

莫洁红着脸摇了摇头。

太后问道:“多大了?”

莫洁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一十五岁了。”

太后又问道:“锈灯出自于你之手。”

莫洁点了点头。

太后一笑,转向皇后笑道:“大抵也只有莫名能调教出这么贴心的丫头。

皇后笑着道:“同那些寻常家的比起来或是好的,却与母后身边长大的白家姐妹比不得,比起母后身边的两位公主,她啊只能算得上野丫头一个。”

太后一笑,也不反驳,若有所思的,叹了口气。

莫洁听了,小心翼翼的问道:“太后娘娘,怎么了?”

太后看着她微微一笑道:“没什么;看着你,哀家不免想起了远嫁风国的长公主。”

皇后叹了口气,黯然的拭泪,嬉笑道:“瞧我这张嘴,专惹母后伤心,既然如此,儿媳我就做个人情,母后索性收了洁儿这丫头做义女也就是了!”

太后听了,不由失笑:“你啊!”

偏巧这时晋王到了贤德宫。

晋王走到太后面前,道:“儿臣拜见母后,拜见皇嫂。”

晋王妃福身道:“儿媳拜见母后,拜见皇后娘娘。”

太后笑道:“哀家还以为你们忘了母后呢。”迎上去,扶起了晋王。

晋王答非所问微笑道:“今儿母后门前挂的灯把其他宫的比下了。”

太后微露笑意,悠然回身坐到凤椅上,道:“就数你嘴最甜;坐下吧。”

晋王扶住晋王妃坐下后,在一旁的椅子上也坐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