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怎奈风去了无痕(二)

随着话声落地,莫璃走进了慈安宫,在门外候着。

李天佑一怔。

太后示意身旁的宫婢夏雨唤了莫璃入内,莫璃似是对殿内发生的一无所知,笑着跪拜道,:“莫璃给太后娘娘千岁请安!”

太后亲自起身搀扶起她,拉了莫璃的手坐在自己身旁,道,“你初入这皇宫,哀家正要差人前去烟雨楼,看看缺些什么,恰巧你就来了。”

太后看着莫璃,心念一动,看着袖内的玉佩,将玉佩交予春风,春风福身退至了一旁恭敬的侍奉手中。

莫璃恍若未见,微微一笑,道,“就是太后您准备的太周全,莫璃倒不好意思再开口。”

太后一怔,笑道,“哀家这或是比不得天国主后那里,若你需些什么,哀家这慈安宫有的,哀家定差人送去,就是这慈安宫没有的,秦王也会想办法去帮你找了来。今儿,哀家得了那么一块佩件,你可喜欢?”

说着,春风将玉佩呈至莫璃面前。

莫璃双手接了过来,翻来翻去的看了看,道,“这倒是块上好的玉,若跟了臣女,怕是明珠投暗了。”

太后笑道,“若别人来索,哀家是一万个不依;若你喜欢,哀家还是舍得的。”

莫璃俯身跪谢道,“臣女谢太后娘娘赏赐。”

太后扶起她,“哀家想你来慈安宫大概不只是请安?”

莫璃赔笑道,“莫璃惶恐,臣女想要倚翠宫走走,还往太后应允。”

李天佑不由得一笑,转向太后请准道,“皇奶奶您就准了吧,孙儿愿一同前往。”

太后到这时明白过来,点了点头,看着莫璃道,“由秦王随你去,哀家就不怕有人欺了你,若碰巧遇了你贵妃姐姐和那些娘娘们,那些宫中的跪拜就免了去。”又转向李天佑吩咐道,“哀家可不许你将人丢了或拐了去。”

李天佑打趣道:“孙儿自当学那蔺相如完璧归赵。”

莫璃一笑,起身谢道,“臣女谢过太后娘娘!”

莫璃、李天佑二人均唇畔含笑,各怀心事一同出了慈安宫。

“得此佳人,福哉?祸哉?”

看着他们的身影太后喃喃叹道。

出了慈安宫;李天佑、莫璃并肩走在去倚翠宫的长廊上。

李天佑微笑轻声道,“莫儿,你终回来了。”

莫璃一怔,笑道,“民女愚钝,听不懂秦王殿下的话。”

李天佑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一字一字道:“离阁!”

莫璃一笑:“原来秦王殿下对臣女的闺阁感兴趣。”

李天佑正色道,“莫府的离阁,天国的离阁!”

莫璃微笑道,“臣女在天国住了九个秋冬,却没有听过殿下所谓的离阁;倒听说这宫里有一座。”

李天佑笑道,“大抵是道听途说的。”

莫璃沉默不语,任他说下去。

李天佑叹了口气,道,“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江纱

铫熬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原以为莫家小姐多多少少会和凡夫俗子不同,原来也一样是不与故人推心置腹的。既然如此,天佑不与莫家小姐叙旧情也就是了。“

莫璃不由失笑,叹道:“在这皇宫里,除非是与之有过生死盟约的人,像臣女这样的贱婢,遇上故人,并对他说那些真心话,或许就代表着生命的终结;若殿下真的是莫璃的故人,又怎会上演一出兄弟情深呢?”

李天佑不由得张了张嘴,莫璃不待他开口辩白,笑道,“殿下不须向贱婢解释些什么。生意人宰割熟识人总是有份内疚感,宰割陌生人却不需要。殿下竟还记得臣女戏玩的叠塔诗,莫璃是真正的受宠若惊。”

李天佑苦笑道,“莫儿是在怨恨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的处境,你是明白的;福贵莫过于帝王家,险恶也莫过于帝王家。如今说出这番话,我该怎么做,莫儿?”

李天佑试图牵握起莫璃的手,莫璃挣脱躲了去,笑道,“秦王殿下虽是负心人,莫家却不得不厚德仁义一番,仗义帮殿下一把。”

李天佑急急道,“你是说……”

莫璃看着眼前的楼阁,笑道,“到了。”

李天佑一怔,望着那张巧笑妩媚的脸,无奈地、不自然的笑了笑。

莫璃推开了那大门,轻吟道,“

流光箭,弦声浅,琴瑟合韵悠幽远。烂漫舞,红尘误,回肠九曲,泪洗笺赋。诉、诉、诉!

何须忆,浮萍孤,生死别离悲欢曲。归去无,红尘悟,彼岸有无,菩提树乎。度、度、度!

往日的倚翠宫虽变成了今天的离阁,你却把他打理的极好。这份恩情,莫家是记着的。”

李天佑淡淡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答应的自是要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