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柴窑风声

郑安志摆摆手道:“你有你的事情,哪能一天到晚让你加入这人组织,那个组织,那还不忙死。只不过是,我得知半个月之后,在英国有一个小型私拍,会有一件柴窑出现,你帮我去看一下,如果是真品,那就把它买下来。”

“您说的是周世宗的柴窑?”孟子涛十分惊讶。

柴窑,目前为止一个有名无实的名词,成为千古之谜,无人能解。据说为后周世宗柴荣创设的柴窑,但在当时并无任何记载,那怕片言只语均不见。

最早的文献记载见宋人欧阳修,及至明清至民国文献多以曹昭的简单记載为范并加以挥。

比如,清代梁同书在其所撰的中记曰:“柴窑,后周柴世宗所烧,以其姓柴故名……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相传当日请瓷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晴云***这般颜色作将来。’足多粗黄土,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

虽然也有人试图解开谜底,但终因苦于无实物的对照,多属一家之言,一己之见。

按迄今多数研究者都否定其存在,但少数学者认为柴窑是宋人所说的湖田窑青白瓷精品,该意见渐被一般人接受。也有人认为可能是中原的影青瓷。而认为是越窑青瓷精品者,一般引文献为据。

另外,也有说柴窑瓷即是秘色瓷,但因为法门寺出土了秘色瓷,因此这一说法被排除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对柴窑的认知还处于混乱之中,到底有没有柴窑也不能肯定,正因为这样,孟子涛才会惊讶,因为师傅既然这么说,应该是能够证实有柴窑存在的,但为什么自己没有听说过呢?

郑安志说道:“先前有考古队员现过一些特别的瓷片,符合古书上对柴窑记载,又做了科学鉴定,可以肯定是五代时期的,被认为应该是柴窑瓷,但因为并没有现整器,而且瓷片也很少,所以并没有表。”

说着,他指了一下桌上的一只小盒子:“东西就在里面,你看一下。”

孟子涛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一块天青釉的瓷片,他拿到手中仔细观察,从这片瓷片所表现的特点来看,它符合黄土胎,胎薄,釉面光亮细美,天青色,满布较大的细纹等柴窑所具有的特点。

他又轻轻敲击瓷片,现敲击声如磬,这说明柴窑胎体坚致,烧结温度比较高,另外,在高倍放大镜下能看出柴窑的釉里面含有红蓝宝石一类矿物质颗粒,釉面平滑,没有汝窑那样的桔皮纹,出的是宝石一样的明亮光泽。

在4o倍放大镜下,瓷片上见不到气泡,而1oo倍可见零星小气泡同,老的开片两边都已钙化还有不少无色开片,说明在千年漫长的时间里,开片是在不断的生成,并且是在不断的变化的。

最后,孟子涛又用异能做了鉴定,结果也显示,这极有可能是真正的柴窑。

“感觉怎么样?”郑安志笑着问道。

听孟子涛把先前观察得出的结果,详细地解说了一番,他高兴道:“很好,希望你到了英国后能够传来好消息。”

孟子涛笑道:“应该会的。”

“那我先转给你一千万美元,如果不够的话,你先垫上。”

“这么多钱应该够了吧。”

郑安志摇了摇头:“如果确实是柴窑瓷,那可就难说了。”

孟子涛一想也对,现在柴窑瓷并没有现过哪怕一件整器,有道是物以稀为贵,更何况是这种名贵瓷器,以RmB计算的话,上亿都有可能。

在师傅这又坐了一会,孟子涛也了解到了一些追讨回流文物的进展,总的来说,情况并不容乐观,成功案例寥寥无几,珍贵的东西能回来的不多,“回流”文物中间有95%是除一、二、三级文物之外的一般文物商品,并不是珍贵文物,珍贵的东西都在人家的博物馆里放着。

然而,我们的文物法规定了除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以外的一般文物商品是可以流通、可以出境,它卖出去了,现在这东西你又出钱把它买回来,只能算是很正常的一种商业行为,根本称不上是什么回流。

对这种情况,孟子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内心之中忿忿地想道,等肖利凯有了成果,他一定要把老外的钱大赚特赚,或者换取那些不是以合法渠道出国的珍贵文物也是一种选择。

孟子涛回家收拾行李,接到了影楼的来电,说是让他们看一下样片。

孟子涛心想,到底给的钱多,影楼的效率高多了,他打电话给何婉奕,说了这件事情。

不过正当孟子涛准备出门去接何婉奕的时候,他又接到了胡远亮的来电,说是他的朋友得了四只花神杯,他看着有一眼,但又有些琢磨不定,再加上他朋友得到花神杯的过程有些离奇,所以想请孟子涛过去看看,他朋友现在就在店里等着。

花神杯是康熙年间御窑厂烧制的成套时令酒具,每套共有十二只,代表着不同的月份,每月均配以一种月令花卉,其旁各题五言、七言诗句,末钤“赏”字篆文印,素来被誉为康熙朝瓷器珍品。

有赞:“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质地甚薄,铢两自轻。……若欲凑合十二月之花,诚戛戛乎其难。青花价值,且亦不甚相悬也。”

在拍卖市场上,花神杯无疑颇受买家的最捧,往往会拍出高价,以现在的市场价值而言,四只花神杯的价钱至少上百万。

刚才何婉奕在电话里说,她还有些事情,估计要等一会才能出,本来孟子涛等等也没关系,但现在既然有事,他又给何婉奕打了电话说了一声。

孟子涛来到古玩店里的时候,看到胡远亮他们正聚精会神地打量着桌上的四只杯子,不时还在讨论着。

看到孟子涛进来,胡远亮起身做了介绍,他朋友孙庆哲也是三十左右的青年,长得很斯文,看起来是位学问人。而他现在的职位也和文化有关,是位专栏作家,平时比较爱好古玩之类,但水平只是一般。

孟子涛看了下那四只花神杯,看起来确实不错的样子,于是就问道:“孙先生,方便说一下这四只花神杯的来历吗?”

孙庆哲说:“当然可以,事实上,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忐忑,觉得自己可能上了当。”

原来,昨天下午,孙庆哲在路边见一个中年男子在摆地摊,地上铺一块布扣有一只小杯。

一看这样子,孙庆哲就知道,这是扣碗猜数的把戏,猜碗里的瓜子或者葡萄干的颗数,猜对了赢押钱数目的双倍。这是一种以前很常见的骗局,只是这里换成了杯子。

当时孙庆哲就不屑地想道,这种老掉牙的骗术居然还拿出来见人,谁还会上当啊?

不过,孙庆哲看了一下四周却现,就只有这个中年男子在摆摊,周围并没有其他人,这就有些不正常了。

一般来说,这种扣碗猜数的骗子,旁边肯定会有几个同伙故意押钱猜碗里的颗数赢钱给围观的人看,然后骗子同伙在怂恿看到赢钱心痒贪财的人押钱玩。

玩的人永远也赢不了他们,比如说:有个受骗者看到碗里有2颗押5o元,但在骗子开碗时就变成了3颗,因为骗子在开碗时指头里还夹着一颗,开碗时他手一松就掉进碗里。

接着,那个受骗者不甘心输了5o又拿出1oo来再玩,这次他看见2颗,他说是3颗,押钱时还检查骗子手结果开碗后变成一颗,他又输了!原来骗子在开碗时用手指夹走一颗。

可能有人觉得这种骗术太低级了,怎么可能会有人上当,但事实上,就像一直不变的电信诈骗一样,总会有人上当受骗原因就是贪心。

言归正传,孙庆哲看到周围居然没有骗子同伙,而且这个摆摊的地方实在太偏僻了,现在又不是下班的时间,根本没几个人去围观,而且就算有人路过,基本上也是看一下就走了,没有人去尝试。

“这骗子是傻子吗?”孙庆哲如是想道,心里也提起了好奇之心,就走过去看了一下,结果看到那只杯子的时候,顿时眼前一亮,下意识的就觉得这只杯子不凡。

再看到底部的“大清康熙年制”款,还有杯身的“赏”字,孙庆哲差点惊呼了起来,这是花神杯啊!

孙庆哲连忙走了过去,和摊主闲聊了起来,接着找了个理由,把花神杯拿了起来,只见这只杯子壁薄如纸,釉润似玉,设色雅丽。外壁分别以青花绘二月玉兰花,旁边还题有诗句“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末钤“赏”字篆文印。

这分明和他记忆中的花神杯完全一模一样,应该就是真品。

“风水轮流传,今年到我家,看来要换我捡漏了!”孙庆哲喜滋滋地想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