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沙龙

此时此刻,孟子涛还真有些想要“感谢”杨寿发,正是因为杨寿发的关系,他才有机会得到梦寐以求的宋代围棋,另外,还得了一对珍贵的米氏花盆。

虽说魏小飞成了漏网之鱼让他有些遗憾,但今天一天的收获,已经让他相当满意了。

正因为心情好,谈到东西价钱的时候,孟子涛并没有怎么还价,最后箱子里除了那块丹书铁劵之外的所有东西,被他以十万块钱给打包买走了。

不过,如果孟子涛知道杨寿发满脑子都是赚了大钱跟老婆离婚,再取个*。”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感觉。”

“切,我还以为你有什么靠谱一点的答案呢。”

这个时候,一个穿着华丽的中年老板走了过来,他看着钟锦贤说道:“打扰了,冒昧地问一下,您是钟少吗?”

钟锦贤打量了一下对方,确认自己不认识这人,问道:“你是哪位?”

“钟少您好,很高兴能够在这里遇到您,这是我的名片。”中年老板连忙拿出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心情有些激动。

他本来是心血来潮才来参加这次的沙龙,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到钟家大少,觉得自己运气实在太好了。

钟锦贤接过名片看了一下,这人叫季文周,是一家商务用品的公司的老板,对这家商务用品公司,钟锦贤还有一些印象,因为集团下属公司有一部分商务用品就是这家公司提供的。

不过,对于这种商务用品公司,钟锦贤心里并不怎么在意,因为要取代实在太简单了,况且供应的公司也不止一家。

对季文周来说,能够遇到钟锦贤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他的商务用品公司虽然不小,但辉生集团这样大客户可是不能失去的,更何况,现在换了一个有些难沟通的采购经理,虽说他并不担心自己公司出局,但减少一些份额就让他头痛了。

所以他必须抓住今天遇到钟锦贤的机会,别的不说,至少能够给钟锦贤一个好印象。

季文周心里想着怎么能够完成这个目标,眼睛的余光注意到门口进来几个人:“咦,他们怎么也来了?”

孟子涛看到来人,问道:“季总,这几位是谁啊?”

季文周连忙回道:“那位年纪大一点,穿着对襟衫的叫周子驹,旁边那个穿白衬衫的叫于四海,他们俩位是我们泉城有名的书法家,不过有些矛盾,基本不会在同一个场合出现,也不知道今天怎么会一起过来。另外三个,我就不认识了,估计是他们的晚辈之类的吧。”

“可能是因为今天有什么比较珍贵的书法作品吧。”

“有这个可能。”

对于孟子涛来说,他对这两个人一起过来的原因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昨天和他因为那本临本产生矛盾的牛老三也一起来了,而且还陪在周子驹身边,看起来关系不错。

另一边,牛老三注意到孟子涛他们,想起昨天的事情,心里就不禁升起一团怒火:“哼!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有种别给我找到机会!”

马华宇说的两位前辈就是周子驹和于四海,等他们到了,他就宣布沙龙开始,并拉下了玻璃柜上罩着的红绸。

大厅里一共有五个玻璃柜,其中两个里面放着的是瓷器,另外三个分别放着书法作品、砚台以及玉器。

一看到马华宇把红绸拉下来,多位来宾连手里红酒、点心等都来不及放下,就纷纷拥挤到玻璃柜前看了起来。

“啊!鲜于枢的?到底是真的假的?”

“不可能!鲜于枢的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真迹值多少钱啊,肯定是赝品!”

“这个鲜于枢是谁啊?”

“你都不知道鲜于枢是谁,还挤的这么用力,给我让一下。”

一时间,因为一幅书法作品的出现,引得现场一片大乱,孟子涛也有些忍不住,想要挤进去一辨真伪。

大家之所以这么激动,正是因为鲜于枢的不凡,其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人,官太常博士,赵孟頫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二妙”。

鲜于枢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在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

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

这里说的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鲜于枢草书为墨宝巨珍,其用笔中锋直下,稍敛毫芒,圆劲丰润,浑雄朴茂而凝重,淋漓酣畅中蕴含着森严规矩。

据说,鲜于枢草书传世有两本,一部作于元大德五年,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二为本卷,是鲜氏书艺成熟期的完美之作,其纸墨完洁,较“大都会本”的绝笔之作,更胜一筹。

1999年10月31日该卷现身于香港苏富比拍场,预估价为250万~300万港元,以684万港元成交;2004年6月26日再度由北京翰海推出,採估价待询,由人民币700万元起拍,最终以人民币4620万元成交,打破了宋米芾手卷3300万元的我国书画第一高位的纪录,高居书法拍卖排行榜的首位。

现在居然又有一幅鲜于枢出现在了这里,如果是真迹的话,以现在的市场行情来判断,拍卖成交价翻倍或者破亿都有可能。

这么一幅墨宝巨珍出现在这里,你说大家能够不激动吗?而且很可能就是周子驹和于四海同时出现在这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