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最高级的利益捆绑
在大约十三世纪的时候,威尼斯军事公债就已经十分频繁常见了。X
威尼斯与周边强国、贸易竞争对手的战争不断,尤其是与热那亚、奥斯曼土耳其。为了给战事提供资金,圣马力诺最神圣的共和国开始对富人征收一种新税,即威尼斯军事公债。
威尼斯军事公债是利率5%的国家债券。
国民买入了国家公债以后,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与国家的利益已经绑定在了一起。一旦战争失败,国家灭亡,所有的债权就会灰飞烟灭。
但同样,如果经历了艰险的战斗最终获得胜利,那么公债就会给国民以足够的利益。有的时候,军事公债的收益率可以达到年利率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
朱慈参考了一下大明的情况,没有草率提出要发国债。
固然,国债在后世是一个抢手的理财手段。
但在而今的大明,政府的信用却很难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朱慈很清楚,才刚刚过去五年,帝国虽然复苏,但依旧是一副陈旧的身躯,新的元素在他的推动之下不断加入,但陈腐的部分依旧蔓延整个肢体。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搞国家公债,很容易把朱慈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信誉搞得灰飞烟灭。
相反,设立一个税种倒是简单许多。
尤其是工坊主们主动提出来要新增税收,那可真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在这样一个机会面前,想要完成社会保障税的征收可就简单多了。比起商人,对工坊收税可谓是一抓一个准。
更难得的是,朱慈早在四年前就要求各地工坊必须签订劳动契约,从而让工坊主每雇佣一人都可以得到备案查证。
若非这一点,各地官府对工坊里聚集着数百数千人是怀着极大恐惧的。
在太祖皇帝的时候,若是有人结社,会直接被当作谋反。而今虽然不管了,但依旧有这样的隐忧。
是以,大多数工坊都会签订劳动契约备份到各地县衙之中登记造册。
种种措施之下,使得而今的大明若是要新建社会保障税,已然是万事俱备,东风已达。
这个东风,显然说的就是黄宗羲要求工坊主们主动提及。
四海阁里的气氛一下子有些沉闷。
要出血了,谁都不喜欢。
尤其是这还是很出风头的事情,这个风头可不是什么好事。大家很清楚,一旦消息传出去,他们就都将是众矢之的,所有工坊主与大小商家们只要会雇人的都会恨他们入骨。
但拒绝呢?
沈万重心中刚刚起了这个念头就被自己狠狠掐死了。
这是取死之道。
固然,得罪同行未来会很辛苦。但沈万重也并不在乎。他根基不浅,明白自己的根底在哪里。取悦同行毫无作用,不能指望他们会在这个艰难的时候帮他一把。
既然无法拒绝,那还不如接受得开心一些。
“社会保障税,似乎与百姓福祉有关。这显然是一个新名目,让我想起了曾经在军中作战时,见到一套一套的新制度。听闻,都是陛下首创。总归,陛下待我等恩重,我等草民岂能罔顾?还请黄社长指教。这等善事,我沈万重绝不错过。若是诸位有心谦让,就让我名列第一,领头倡议好了。”沈万重心中闪过无数念头,最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满脸含笑,一副十分佩服与信任的模样。
有了沈万重带头,大家都感觉压力小了许多。
天塌了有高个的人顶着,眼下的沈万重显然就是那个高个的。
“我等对于黄社长的能力自然是敬服的,还请黄社长指教。我等随后联名请愿。”
“我也是!”
“再加我一个!”
……
众人闹哄哄地说着,纷纷有些不甘落后的架势。
黄宗羲笑了,他也不怪大家前头的冷场。倒是沈万重这么果断,让他不由多看了一眼这个曾经的军中将领。
这政治敏感度并没有变得迟钝呀。
这样想着,黄宗羲也不再打马虎眼,将事情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社会保障税,实际上就是社会保险。只不过,朱慈很清楚庞氏骗局的可怕之处,所以还是希望能够更实际一些,尽量让社会保障的运转可以长久持续。
故而,朱慈搞得的是社会保障税,而不是社会保险。
这个社会保障税便是由朝廷每月向工坊征收雇员工资的百分之五作为社会保障税,交满一定累计年限后待到员工年满六十周岁,便每月发放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赡养金。
保险那是得还的,但社会保障税就不一样了。国家收税,自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至于怎么用用多少,用到了哪儿,到底有没有用……那猫腻自然多了去了。
也就是说,万一到时候园不上,大不了就废弃这个税目,不再发放。
黄宗羲觉得沈万重政治觉悟高未必准确,但沈万重感受到了熟悉的陛下气息却是真的。
这自然是朱慈主导的创意。
当黄宗羲入宫听闻以后,除了拜服还是拜服。
而今,当黄宗羲在四海阁一干工坊主们面前说出来的时候,所有的工坊主们除了拜服也都还是拜服。
这个政策实在是太厉害了。
收税能收成这种程度,已然可以称得上是鬼才。
“由此以后,明皇仁义,四海传扬,万事不朽……”
“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哪怕是我们不想交纳,也必须得交纳了……”
“是啊。都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大家拼命养儿子,不就是为了老了以后能有个着落么?若是能在朝堂这里得到一份着落,谁会不对陛下感激涕零,死心塌地?”
……
当然,大家都是资本家,精于计算。财政的概念很快就理清楚了。比如,这一笔钱叫进去,却是要等到劳动者六十岁以后才能领取,这中间的猫腻显然极多。
这也意味着,这个年轻人只要缴了税,就等于与朝堂的利益绑定在了一起,还是最高级的那种利益捆绑。一旦大明有灭亡的忧虑,定然会所有国民群起反抗到最后一滴血。
在过去,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只要能够活下去,能够安居乐业,谁哪个皇帝当子民都没有异议。哪怕是满清鞑子来了,若是能够让底层百姓活下去,也不见得他们会奋起反抗。
但现在显然不一样了。
朝堂会给他们养老呢!
这个朝廷倒了,下一个朝廷可不会如大明皇帝一样,继续认这笔账。
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交钱到用钱,中间有足足四十年的时间。这笔钱纳税掉以后,也只有大明朝廷会认账,换一个朝廷,定然是不愿意背负这笔庞大开支的。
如果朝廷再做得过分一点,完全可以拿着四十年以后现收的钱发出去。现收现发,等于四十年的税收都可以提前挪用。
但对于下一个朝代而言,却要承担这四十年水手的亏空,无比沉重。如果是满清来干,是决计不会承认的。
一旦这个社会保障税征收出去,朝廷与天子立刻就能收割无数信仰值与忠诚度,更能获得一笔巨量的税款。对于百姓而言,左右交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工坊的税,自己只要盯着工坊别漏了劳动契约即可,哪里会不支持呢?
唯有工坊主们平白多了一件负担,就是当给国家做贡献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大家伙心中想着什么,若是觉得这是纯粹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又何必会说出来?”黄宗羲说:“正是因为这是对我们有利,所以我才不会单独上书陛下,而是将这个机会交给了你们。这是一张王牌,一张比最低工资制度与户籍雇工制度更犀利的王牌!”
众人纷纷一阵凛然,都明白了黄宗羲的意思。
黄宗羲是中华社社长,这看似是一个民间机构,无品无级。但对于黄宗羲而言,他是天子近臣,可以直接将奏章递交到皇帝陛下那里。换句话说,黄宗羲的工作是直接对朱慈汇报的。
这意味着,他一样可以直接推动这个社会保障税推行。一旦这么做,黄宗羲除了得罪一下商贾,立马就能收获朝廷里巨大的声望与民间海量的赞誉。
对于黄宗羲这等天子近臣,帝国权贵而言,一些工坊主,一些商人的嫉恨实在算不得什么。
若是真的对阵上来,也该是那些商贾腆着脸去讨好黄宗羲,生怕被一个不小心就收拾得生意破产,家族破败。
现在,黄宗羲么有选择自己上书,而是将这个机会交给了在场的四海阁工坊主们。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沈万重的身上,纷纷为这位胆大的退伍军官感慨:“这一位真是赚大了……”
“启奏言政……启奏言政,多久了……恐怕有三年了吧。终于又有启奏言政的资格了!终于……又有了啊!”沈万重感慨万千,经不住老泪纵横。
在古典农业社会里,商人赚钱再多也是没有地位的。若非沈万重故旧极多,帮扶退伍兵也在军中落了一个好名声,根本不会有马武这等陆军学校军官来帮忙。
饶是如此,一个商人的处境依旧是艰难的。赚了再多的钱也会面临一个有命赚没命花的尴尬结局。
这一回工人暴乱,沈万重受损最大,也是最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他无数次想过,自己如果依旧是一团主将会是如何的结局?
一团主将啊,落在现在,起码是一个主力师师长的身份。在而今大明军人地位上升期里,一个主力师的师长足以成为顺天府警察总署署长的座上宾。
至于商人的嫉恨?
那更是无从谈起。换做十年前,一镇总兵哪个商人敢得罪?讨好还来不及呢,如若不然,一刀咔嚓你,就连背后的主子知道也不会追究。
商人和官员的身份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沈万重也曾经想过,自己是不是赚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应该想想办法,给自己增加一些依仗。所以他广为招纳退伍兵,在军中广结善缘。
事实证明,这虽然有用,但实在不够。
而原因也很简单,距离权力中心太遥远了。
这也意味着面对权力,他没有话语权挣扎一二。
而现在……伴随着社会保障税的点子出现,沈万重抓到了机会。
“黄社长……黄社长是说……我可以单独奏请陛下,请愿征收社会保障税,建立社会保障与劳动管理署?”沈万重的呼吸一下子就粗重了起来。
虽然这种巨大的议题看起来全然不是沈万重一个商人可以查收的事情。但明白了内中奥秘,他很清楚,一旦他请愿,朝堂会以前所未有快的速度通过这个立案。
给朝堂钱,又给朝堂新的官员空缺。
这岂不妙哉?
这种两全其美似乎也毫无弊端的事情,是个人都会支持,这全然是一片奉公之心嘛。除了……会得罪一些商人以外。
但朝堂显然不会在乎,哪怕真有人追究,也有大把的理由可以都推到沈万重的身上。
“没错,请愿征收社会保障税,完全没有问题。不过,具体部门应该是社会保障与劳动管理总署。后面这一点,包括官衙的全名,还是要以朝议为准,你只需要奏请朝堂设立相关有司衙门即可。”黄宗羲补充了一下。
沈万重连连点头,只觉得自己惊喜得要晕过去了。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一个资本家参与到政治权力运行圈的好机会。
就如同一个出色的御史应该是弹劾掉了无数重要大臣一样,一个商人如果能上书参政还被采纳,那政治声望同样会噌噌上涨。换后世美帝,各个议员谁更厉害,还不就是看谁的提案更有用,更能获得喝彩么?
事实上,沈万重并不会想到。他未来还会有机会争夺史上第一个由商人出任的国务咨询委员会委员呢。
“好,好。我谨遵吩咐!多谢黄社长成全,话不多说,我都记在心里!”
“那我就提前恭喜沈东主了。”
……
众人看向沈万重,仿佛看到了一个自己的人生榜样。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