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学家的冯云山
(感谢忧郁de浪漫、书友151219195153563、浸信会三位大大的打赏!非常谢谢!)
.........................
桂阳城北的石山。这里,半个月前还是人影罕至,如今,已然是一片繁忙景象。
太平圣国的第一个水泥厂造起来了。
原本,冯云山让左宗棠负责建设水泥厂。不料事发突然,冯云山临时决定出兵两广,左宗棠随军赞画。好在左宗棠离开桂阳前,很多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石灰石已经开采了许多,存在一边,煤炭也从桂阳城外十里的正和圩运来不少,那里的旺家村有个小型煤矿,已开采多年。
至于烧制水泥的土窑,在左宗棠走之前已安排筹建,现在已经建好。冯云山可不觉得这土窑建得快,其实,他以前听说过在一百余年的某个大约进时期,那个每县都建化肥厂、水泥厂的时代,建一个土法制水泥厂只需要三天时间,而且是第三天晚上便能投产!
不过,冯云山想的是从一开始就将土窑质量造好点,便多了几天时间。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算是大工程了。
除去土窑,还建了四台巨型磨床,其中两架放在稍高的地方。二架为石磨,二架为钢磨,因石山周围有条溪流,虽然水流不大,但有点落差,冯云山便找来工匠,定做了水车,带动四架磨床。其中一架石磨一架钢磨用来磨碎生料,另一架石磨一架钢磨用来磨熟料,变成为水泥。
又选了一些上好的粘土区开采干净粘土,作为原料。铁矿石附近就有出产的,也是让人运来。
这天,石山水泥厂异常的繁忙。
其实从昨夜就已经开始,人喧鼎沸了。土窑用木柴引燃,点燃窑底部的煤炭,预热结束后,窑顶一侧开孔,用铸铁做的铁管作为滑道,拌匀磨好的生料,顺着巨磨边缘滑下,经过铁管,自动从窑孔投入窑内,关闭侧面窑孔的石板封住,只留顶上几处透气。几十人窑底轮番拉风箱鼓风,让煤炭烧透。
差不多成了。
将早就预留好的一支长达数丈的抖料撬抖一抖,打开舱门,成团结块的熟料便从窑内经过一根铁管滚到熟料仓,等待冷却。最后再经过熟料磨碎成粉,调入石膏粉,便成了最终的水泥。
看着眼前的还听烫手的水泥,冯云山心情激荡。这是整个华夏的第一批水泥,由自己手中出来,不免,有种成就感。
得试试效果。冯云山让工匠用这第一批水泥,伴些碎石块和细砂,修了一道围墙,看剩下还蛮多,又开始修一条从水泥厂至桂阳城的路面。从水泥和水后的形状和颜色来看,应该问题不大,冯云山见过很多种水泥的固化凝结,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有了水泥,冯云山便寻思着要解决湘南一带道路难行的问题。等水泥证实效果良好后,还要扩大生产规模,幸好这水泥的主要材料多事稀松平常,很多地方都可设址建厂。到那时,将湘南一带全部修好路,串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不管是传送消息还是派遣军队,运送物资,都能快速得多。
随着势力范围的扩大,冯云山认为能快速传递消息越来越重要。只是,这个时代,没有电报电话,只能人工传递消息。那速度,还是取决于路面和驿站的建立。
冯云山不是没想过制造几辆自行车出来,不过,这木制的自行车,木链条、木轮子,根本就骑不快,手工制作起来也很耗时间,不能大规模推广,还不如几匹马轮流跑起来快。等有橡胶了,倒是可以尝试造些自行车出来,反正钢铁链条和齿轮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子龙村的硫酸工场已经可以将生产出来的硫酸浓缩成腐蚀效果很强的浓硫酸了。
化学出身的冯云山知道,一般铅室法制造的,冯云山采用的是改进过的工艺,理论上能制造出硫酸含量达到76%的地步,他又在硫酸工场增设了一套硫酸浓缩脱水装置,将铅室法制造出来的硫酸又加热浓缩精炼一次,生产出浓度更高的硫酸,只不过,没有条件测定准确的浓度值。但冯云山估计,应该起码能达到80%以上。
要知道,含量大于70%以上的硫酸才能叫浓硫酸。而浓硫酸的具有吸水性,越强的浓硫酸,吸水性越强。它不但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的水,比如白糖,滴上浓硫酸,糖分子中的氢氧原子便被强行脱离出来,直接将原本是碳水化合物的白糖,硬生生地变成了木炭。前世的冯云山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做个这种实验,将少量浓硫酸滴在白糖上,白糖便迅速变黑,碳化了,浓硫酸夺得水分子后,也变成了稀释一点的硫酸。
这便是浓硫酸的霸道!
等待水泥硬化效果的时间,冯云山便从硫酸工场运来些精炼后的浓硫酸,再次重操以前学生时代的生活---做化学实验。
一共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简单,很快便做好了。实验很成功,看着一堆焦黑的木炭,冯云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真是惊喜!想不到,自己生产出来的浓硫酸纯度这么高,几乎达到以加热精制这种工艺手段提炼的极致了!
第二个实验稍微复杂点。之所以要做这个实验,是冯云山对于有些事情,忘记了。他只记得浓硫酸和酒精加热后能反应,但好像记得在两种不同温度、不同比例下有不同的反应,一种消去反应,另一种取代反应,记得这一点,但不是特别清楚,只得自己做实验。
先是用一份浓硫酸和三份酒精,加热,开始反应。酒精化学名是乙醇,80度不到便会汽化,冯云山便是利用酒精跟水的沸点不同,将酿造的米酒中的酒精和水分离开来,得到自己做实验的酒精。
正反应时,冯云山猛然想起取代反应便是酒精分子内的脱水,取代反应生成乙烯。而乙烯并不是冯云山现在想要的东西,他便中断实验。那便是另外一种消去反应了!冯云山记起来了,很快,他再用三份浓硫酸和一份酒精,逐渐加热,起反应了,究竟能不能生成那种东西呢?
对了,他又记起来了。生成乙烯的是要高温,好像是一百七十度左右效果最好,而生成他想要的那个东西,则是温度稍低一点,一百四十来度。只是,眼下并没有温度计,无法测温,无奈,他记得纸的燃点便是一百三四十度,他只能先试了试让黄纸燃起来的火力,再用同样的火力去加热浓硫酸和酒精。虽然有误差,但也没办法了。
很快,到那个温度点了。冯云山待陶罐中的浓硫酸和酒精反应完全,将生成的高温度的气体引入一个皮袋中,皮袋已经鼓了起来。冯云山用冷水冷却一下,皮袋便又憋了下去,冯云山晃了晃皮袋,有水声。应该成了!冯云山知道,只有他想要的那种物质才有这个特性,34度以上是气体,低于34度便成为液体了。如果是乙烯的话,都是气体,不会有这种水声了。
找来一只小老鼠,放进一只陶缸内,冯云山小心翼翼地从皮袋内倒入一点液体放进陶缸内,盖上盖子。然后,将陶缸拿到屋外空地,让人憋住气,隔老远敲碎陶罐。只见那只老鼠早已经昏迷不醒了。
是了是了!成功了!这让老鼠昏迷不醒的液体,便是冯云山想要的东西---乙*醚!
原本他只是想,圣军当中成立了女护营,可以救治圣军将士。不料,女护营较多人根本不识字,跟随黄益芸学中医实在太慢,他便想让女护营学点快速见效的西医技巧。但对于行军打仗的圣军将士而言,最有效的技能便是外科手术,将中枪的铅弹从身体取出。只是这种外科手术便涉及到一个问题,麻醉!于是,冯云山想到了原始的一种西医麻醉剂---乙*醚。
吸入不太多的乙*醚可以让人昏迷,起到全身麻醉效果,虽然对身体有一定毒害,但相对救治伤口而言,是值得的。但乙*醚终究有毒,稍微过量的乙*醚还会让人致死,所以冯云山一直小心翼翼。
为圣军将士的外科手术,准备麻醉剂,这便是他开始想制造乙*醚的初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