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十八章 远赴上海
老黄也没指望女人们会过来洗澡,他的服务目标是镇子里或者来这里做生意的男人们。没有特色服务的浴池在老黄眼里就像一盘没有放盐的炒菜,弄些特色服务时必须的,要不然男人们谁肯花钱过来洗澡呢?屋子里的土坑扒了,空出的地方用木板隔出一个个按摩房,按摩房里摆放着床板,床板下放着火盆,床上铺着洁白的床单。客人在浴盆里泡够了,可以趴在床上享受搓澡、按摩甚至其他服务,服务员当然都是年轻漂亮的女人。这样的浴池只有县城和镇子里的有钱人才会过来,不过磐石县有钱人还是很多的,县城和镇子不说,就是那些乡村里的土财主,也有不少人撇下家里的几房姨太太,专门过来享受俄国女人特色服务的。
大砖房外面挂着金光闪闪的匾额,上书三个大字,“环彩阁”这个名字不是罗校长给起的,是老黄从一本武侠书里翻到的。砖房里面用木板隔出许多单间,单间里备有烟具和*以及香茗,供嫖客享用。老黄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居然说动了水月洞天那些朝鲜女服务员,使她们心甘情愿地加入了娼妓这个行业。老范现在投入了老黄的旗下,老黄让他做了酒店经理,在老黄的点拨下,老范在饭厅里隔出几个单间,在里面摆上麻将,客人只需交付少许台费,可以在里面玩上一天麻将,这期间酒店免费为他们供应茶水。嫖客和赌客肚子饿了,找不到其他的酒店,自然要到水月洞天吃饭喝酒,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水月洞天在老黄的经营下,终日食客盈门,火的不得了。
齐志宇和小菊没地方可住,现在罗老师家住了一些日子,等到环彩阁后面那个小村子边上的马架子搭起来就搬进去住下了。齐志宇这些日子想办个沙发作坊,他前阶段从山洞里刚得了一本《沙发制造工艺及流程》,一个小薄册子,应该是后世沙发厂的技术培训资料。这个时期的中国仅有上海等几个大城市有为数不多的沙发厂,至于东北沙发厂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可以说沙发在这个时期的东北绝对是稀罕物,如果能把沙发做出来,肯定能卖创造不菲的利润。
开沙发作坊需要木匠、裁缝,给他盖砖房的那些个木匠手艺太差,显然不太适合做沙发。裁缝要求不高,能缝剪皮垫子就可以了。木匠和裁缝都是老黄帮着找的。老黄听齐志宇要开沙发作坊,让他帮着找木匠、裁缝,走进环彩阁跟一个嫖客说了一声,那个嫖客第二天就把木匠和裁缝给齐志宇带过来了。木匠姓许,四十多岁,中等个,一张圆脸上鼓冒着一对金鱼眼。裁缝姓张,二十出头,瘦瘦长长的身子,面容白净,眼睛小而有神。两个人的家都住在县城里。许木匠、张裁缝连同那个嫖客,齐志宇安排他们在水月洞天搓了一顿。饭后,齐志宇把许木匠、张裁缝带到自家院子,请许木匠做一块面板,请张裁缝做一个枕头套。木工工具、木料、缝纫机、布料等考试用得着的东西齐志宇都已准备妥当了。两台美国胜家缝纫机一台是从县城当铺买下来的,另一台是从镇子里一个商人手里买到的。脚踏缝纫机1859年就已面世了,但这两台缝纫机却是手摇式的。许木匠和张裁缝已经从那个嫖客口里知道了齐志宇要开沙发作坊,工钱十分丰厚,知道齐老板这是要考校他们的手艺,都不想错过这次应聘的机会,他们当即在院子里开始展示自己的手艺,做的都极为认真,不敢有丝毫马虎。两个人的作品完成得既快又好,齐志宇很满意,有了许木匠和张裁缝,沙发作坊就算开起来了。齐志宇在小村子里挑了十个精明后生给许木匠做徒弟,又挑选了五个心灵手巧的姑娘跟张裁缝学手艺。
《沙发生产工艺及流程》这本小册子上超越这个时代的那些工艺内容,都被齐志宇过滤掉了,只把属于这个时代的内容摘抄下来供许木匠学习。齐志宇辛辛苦苦抄写的学习资料根本用不上,因为许木匠是个文盲,连名字都不会写。齐志宇只好边画图,边比划,费了好大劲,总算让许木匠明白了沙发制作的基本工艺及流程。
生产沙发弹簧是很关键的部件,齐志宇不知道到哪里才能买到沙发弹簧。环彩阁是很好的信息来源地,老黄从哈尔滨带回来的俄国女人中有一个叫塔基纳娅,塔基纳娅告诉齐志宇上还有沙发厂,哈尔滨很多富户、旅店的沙发就是从上海沙发厂购买的。
于凤至到老家公主岭省亲后返回奉天,立即派了张府管家和一队卫兵前来磐石接小菊和音乐班的学生前往张府。齐志宇坐火车去上海需经过奉天,正好与小菊同行。一行人到了奉天,齐志宇先去了东三省日报馆,将还珠格格第二部手稿交给杨墨轩后没有在奉天停留,坐上夜里的一趟火车去了上海。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在齐志宇的眼光里,这时的上海用繁华这个词汇来形容也是不过分的。宽阔的马路上时而有福特modelA篷车、雪佛来带有帽檐的方形轿车、别克略具流线型轿车驶过身旁、马路旁鳞次栉比的商铺楼宇、大幅招贴画上风骚万种的时髦女郎,街道上穿着时髦出双入对的红男绿女……这使得在磐石烟筒山镇这个塞外小镇生活了几个月的齐志宇顿生恍若隔世之感。齐志宇无心观赏大上海的繁华景象,乘坐黄包车来到位于闸北宝山路,《小说月报》社,《小说月报》的主编是鼎鼎大名的沈雁冰,也就是矛盾先生,齐志宇将自己抄写的《雍正传》和《生活在清朝的人们》交给沈雁冰,面对这位大师级的人物,齐志宇担心这位在中国久负盛名的大作家跟自己讨论学问,没敢说这两本书是自己写的,只说这本书稿的作者冯尔康对《小说月报》慕名已久,希望自己的小说能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又说冯尔康同自己是朋友,自己来上海办事情,就拖他捎过来了。
那两本书的作者冯尔康,1934年出生于江苏仪征,1955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系,1959年毕业,留校在古代史教研室任助教,旋为中国古代史·明清史研究生,毕业后仍在教研室任教职,历经“*”,而后晋升讲师、副教授,1985年为教授。一度为台湾暨南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退休。曾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中国谱牒学会副会长。现兼任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冯尔康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清史、中国社会史暨史料学的教学与研究。研究状况、成果及历史认识论概要。1085年撰著《雍正传》,2005年出版《生活在清朝的人们》。
离开商务印书馆,拿着后世日本作家贵志祐介的小说《来自新世界》,山田正纪创作的《地球·精神分析记录》、《宝石窃贼》《机神兵团》书稿连跑了几家中国人办的报馆、杂志社,那些编辑听说是中国人写的以日本社会为背景的科幻小说,连看一下稿子都不肯,直接就拒绝了。走投无路的齐志宇来到公共租界,找到一家名为《日本侨报》的报馆,把书稿交给了报馆主编日本人大岛多门。
大岛多门肥胖的身躯满满当当地镶嵌在沙发椅子里,从办公桌上拿起《来自新世界》的书稿,随手翻了几页,把书稿扔在桌子上。盯着齐志宇打量一会。
“你是日本人?”奚安门问道。
“我是中国人,这三本书是我哥哥写的,我哥哥曾在日本生活多年,这三本科幻小说都是我哥哥以日本为背景创作的,希望能在贵报上连载。”齐志宇道。
“呕,是科幻小说,一个支那人写日本人的故事,呵呵,这个很有趣呀。”大岛多门道。
齐志宇听见大岛多门嘴里冒出支那人这三个字,周身的血液腾地一下就涌上脑袋,他一把抓起桌上的书稿,夺门而出。
“八嘎。”大岛多门在身后骂了一句。
大岛多门跑出办公室拦住齐志宇,虽然心里极度鄙视面前这个中国人,可是脸上还是挤出一丝笑容。刚才他看了几页书稿,觉得作者文笔不错。日本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刚刚萌芽,他觉得如果这几本书写的足够好的话,弄到国内出版,没准可以让自己大赚一笔。出于这种考虑,大岛只好委屈一下自己,善待这个中国人了。
“先生,我刚才为自己的失礼向你道歉,可以吗?”大岛多门小心翼翼地道。
“呵呵,这还差不多。”齐志宇转身跟着大岛多门回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