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满清在行动

满清帝国京师北京紫禁城金銮殿上,正举行着朝议。

年幼的同知皇帝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不过在他身后还有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慈安和慈禧。

下面则是一众满清高官,其中以两人为首,恭亲王奕䜣和文祥,前者为议政王兼军机大臣,后者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军机大臣。

慈安、慈禧、恭亲王和文祥四人,是当今大清朝最有权势之人,至于同治皇帝现在未亲征,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湘军两次惨败,已经无再战之力,发匪有死灰复燃之象,诸位爱卿可有高见?”慈安问道。

同治帝的生母虽然是慈禧,但是慈安却是咸丰帝的皇后,论地位要比慈禧高上一些。

“江苏巡抚李少荃已经奏请西征金陵,剿灭发匪,太后你尽可放心。”恭亲王道。

“湘军尚且败北,淮军又如何能抵抗得了发匪,恐怕未比可行,何不让僧王南下支援?”慈禧道。

众人闻言心中都是一跳,这可是很容易引起南方汉人督府的不满,到时引发满汉之争,谁来收拾残局?

“金陵局势我们并不算清楚,此事应该征询两江总督曾涤生之意见。”文祥道。

“中原之捻军尚未平息,僧王所部如若离开,恐会导致中原局势糜烂,请两宫太后三思。”恭亲王道。

慈安道:“如此,就依两位爱卿所言行事吧。”

慈禧则没有开口,但这也就是默认了。

随后,又商议了半日国事,才散朝。

……

回到深宫之中,慈安和慈禧两人相聚。

“都不知道我们大清朝是谁家的天下!有些人打了败仗,都不能责罚,而且还要事事征求他的意见,这将我爱新觉罗家的威严置于何地?”慈禧愤然道。

慈安清楚慈禧为何如此言语,在之前曾国荃在天京之战中惨败的消息传来,慈禧想撤掉曾国荃浙江巡抚一职,但是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就连恭亲王和文祥都是一样。

原因无他,曾国藩势力太大,朝中大员很多都和其有关系,纷纷为曾国荃求情,就算和曾国藩不睦之人,都觉得不能轻举妄动,否则惹得曾国藩暴怒,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如此,天京之战湘军虽然惨败,但是却没有遭到朝廷的斥责,只是督促曾国藩尽快挽回局势。

但是就在不久前,鲍超部在江浦惨败,整个江宁府都危如累卵,就连附近州府形势也变得恶劣的消息传来。

可是就是这样,恭亲王和文祥依旧对曾国藩多有袒护,并且阻止僧格林沁部南下,说这样的事情要征求曾国藩的意见。

这自然是害怕僧格林沁部南下,和湘军、淮军等发生冲突,造成满汉之间的纠纷了。

“汉人势力日渐强盛,江南已经不属于旗兵和绿营掌控,这的确是忧患,但是轻易引发争端于大局不利,会被人斥责卸磨杀驴。”慈安道。

慈禧摇头道:“任由汉臣如此下去,大清江山终归不保,不如我们下令让僧格林沁试探一下曾涤生,看看是否可以让旗兵南下,反正捻军现在式微,太平军也败亡在即,也是时候让那些汉臣知道谁才是天下之主。”

“如果曾涤生不愿呢?”慈安担忧道。

“那我们就知道他的德行了!虽然暂时不宜妄动,但是以后终归有收拾他的机会。”慈禧冷然道。

“这样好吗?”慈安道。

“为了我们大清的江山,唯有如此。”慈禧道。

慈安默然,他知道“如此”的意思,并不单指这件事,而是指压制汉臣这件事情上,虽然她觉得这样终归会出问题,但是也清楚慈禧是对的,汉人太多了,如果真让他们强大起来,那样满人的江山终归是不保的。

“那命恭亲王和文祥入宫吧。”慈安道。

……

恭亲王和文祥回去之后,又被密诏进宫,两人都聪慧过人,心中顿时有所猜测。

当他们听到两位太后的吩咐,证实自己的所想后,都道出自己心中的忧虑来,可是无论是慈安,还是慈禧都显得很坚决,他们也只能无奈的接受。

他们当然也清楚满汉之间的对立,这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矛盾自从满清建立起来之后,就一直存在着。

而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这场矛盾就变得更为尖锐,部分的汉人造反,部分汉人依旧选择支持满清。

他们竭尽所能的拉拢支持满清的那一部分汉人,重用他们,赏识他们,希望他们继续支持朝廷,就算他们势力渐渐变大,甚至能威胁到朝廷,也没有改变这种初衷,因为他们明白,如果失去这部分汉人的支持,朝廷就真的完了。

重用汉人是为了剿灭太平军,平定天下的****,而当这些****消除后,自然到削弱汉臣势力,巩固满清江山的时候。

这个时机,无论是慈安、慈禧,还是恭亲王和文祥都在等,因为他们都是同属满人势力集团的,自然需要保护自身的利益。

而现在慈安和慈禧两人,认为到了解决这种威胁的时候,湘军的两次惨败,让其实力大为削弱,淮军现在正在西进,估计之后又将和太平军进行大战,到时极可能是两败俱伤,那样汉人的实力就会进一步削弱,到时僧格林沁南下,将会成为拯救危机的英雄,江南地区的权势和利益,就会重新落入满人的手中。

恭亲王和文祥他们对此有所忧虑,因为他们清楚慈安和慈禧的如意算盘,是在****将要平息之下施展才适宜的,但现在捻军尚未平息,太平军似乎有死灰复燃之象,其他地方也有****发生,到时如果汉臣势力被打压得太过严重,旗兵又无法镇压这些****,那么满清的江山就危险了。

他们两人其实的是主张和平解决汉臣的威胁的,他们原本打算等战乱平息之后,再召那些地方汉臣入京,许以高官厚禄,以此让他们自解兵权,那样就能相安无事,天下太平了。

不过,这也要建立在汉臣真肯放弃手中的军权的前提下,才能达成的。

显然,慈安和慈禧两位皇太后,认为现在出手打压汉臣,比起等到汉臣束手就擒,更加有效和安稳。

大清真正的掌舵人是两宫太后,所以恭亲王和文祥最后屈服了。

不过,无论是慈安、慈禧,还是恭亲王和文祥都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所以在给僧格林沁的命令上,显得相当保守,只是要求他进行试探,如果曾国藩坚决反对,也不能逼迫太甚,让局势变得不可收拾。

就如此,一道诏令向着正在中原和捻军作战的僧格林沁送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