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甲子起义
洪天顺江东下,向着天京而去,和来时大军陪伴不同,仅是一小队的战船护送而已,而且得力干将也不在,连一向和他一同行事的王诩也随大军北上了。
他看了旁边不远处的一个年轻人,神色微微眯起,朱铭,这算是他返京之旅的伴当了,让其陪伴可以稍微化解了一下长途旅程的烦闷。
其实洪天原本是打算和赵烈文同行的,结果被拒绝了,赵烈文再次向他辞行,和当年西进安庆相似,他要再度西进,前往成都会见四川总督骆秉章,打算对骆秉章进行劝降。
和上一次一样,洪天无法拒绝,而赵烈文也不容他拒绝,态度比之前往安庆那一次更为坚决。
洪天猜测赵烈文是不是劝降劝上瘾了,劝降曾国藩和沈葆桢等人就算了,竟然连关系不太亲近的骆秉章都想劝降。
洪天对此有些担心,觉得赵烈文太过冒险了,现在太平天国的局势大好,四省的地盘牢不可破,中原清军乱作一团,可以说直接威胁太平天国安全的势力,暂时是不存在的,只要现在太平天国认真发展,不久之后就可以直捣黄龙,一统中华了。
他和赵烈文不久前就是如此商议的,对方也表示赞同,但是当中原剧变发生,僧格林沁死亡的消息传来后,赵烈文就改变了主意,提出要西进成都,显然赵烈文是觉得太平天国收复中原在即,希望稳定西部战线,最好能让骆秉章投降,那样一统中华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洪天初时是反对的,他觉得没有必要冒险,但是无论他如何劝说,赵烈文依旧坚持己见,而且其他人也选择支持赵烈文,觉得中原汉军反叛,骆秉章也可能有投降满清的心思,这使得洪天只能无奈的答应。
“陛下在担心赵参谋长?”朱铭走了过来。
“为何你们都选择支持他呢?”洪天道。
“赵参谋既然提出西进,定然是有把握才如此的,我们都希望天下能尽快一统,所以选择支持他.。”朱铭道。
洪天皱眉:“难道本侯就不希望天下早日一统吗?”
“陛下自然是希望天下可以尽快一统,不过陛下也注重天下万民的安危,而陛下对众臣的关心更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你担心赵参谋的安全,为此不愿意他去冒险,不惜浪费掉一个能快速统一天下的机会。”朱铭道:“陛下!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是真心的希望陛下能早日完成大业,天下苍生能快些过上幸福安乐的日子,你就不要过于担心我们的安全的了,我们走上这条路的时候,早就预料到会有不测的一日,只要是能对天下有利的事情,就算多么的危险我们也会去做,哪怕陛下阻拦我们也会一往无前。”
洪天默然,良久才叹息道:“看来是本侯错了!”
“陛下仁慈爱民,痛惜臣下,何错之有。”朱铭道。
“因私而废公,自然是错了。”洪天道。
朱铭道:“陛下能认识到这一点,当真是万民之幸。”
“万民幸运的,不是有本侯,而是有你们这样的人在。”洪天道。
朱铭摇头道:“除了陛下,又有谁能推翻满清,一统中华呢?恐怕数十年都无望。”
洪天闻言转头看向朱铭,露出诧异之色,道:“何以见得?”
“满勤统治中华数百年,根深蒂固,就算这二十余年来,泰西诸国东进,让国本受损,朝廷失政,民不聊生,各地烽烟四起,但恐怕依旧无法推翻满清,看今年初就可以知晓,虽然汉家子弟皆对满清不忿,但为了天下苍生,名教大义,还是不得不继续支持满清的统治,要摆脱这种束缚,非一日之功,就算到了那时,也定如历朝相仿,如唐之黄巢之乱过后般,中央不能控制地方,军阀混战之局恐怕不久已。”朱铭道:“如果不是陛下横空出世,恐怕中华要重归汉人,恢复大一统之格局,非数十年时日不可。”
洪天默然,对方所言竟然和他前世所知的历史相仿,大才啊!
他到此时才察觉自己轻视了朱铭,这也不能怪洪天的,虽然朱铭年纪轻轻就担任成大吉这位湖北提督的首席军师,但是朱铭这个名字洪天在前世可是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所以就没有足够的重视。
现在想来,洪天觉得自己太依靠以前自己所知有限的历史行事,像王诩和王良两兄弟这样淹没在历史中,不溅起半点浪花的大才数不胜数,而这位朱铭显然也是其中之一,幸亏此时醒觉过来,不然恐怕真是埋没人才了。
“朱爱卿,你觉得当今天国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呢?”洪天问道。
“一统中华。”朱铭道。
“哦!你不觉得这样太操之过急了吗?天国现在才拥有四省之地,根基并不牢固的,贸然四处征伐,妄图一统中华,难道就不怕遇到挫折,而致天国于危险之地吗?”洪天道。
“陛下尊重名教,天下汉臣皆信服,而僧格林沁已死,中原清军群龙无首,进去中原之机已到,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到时天下焉有抗衡之人?八旗精锐已失,陛下英明果决,手下精兵良将数十万重,天国之兵直捣黄龙,岂是区区数万旗兵可以抵抗得了的。
或许真会有挫折,但是这么好的机会,陛下岂能就此放过,而起陛下已经和英夷发生冲突,英夷之军不日将至。英夷之强大,满清和他战过两次,皆大败就可知了,如此大敌陛下不一统中华如何与之抗衡?”朱铭道。
“原来你们是如此想的,怪不得赵参谋长如此坚决的西进。”洪天道:“那朱爱卿,如果本侯真能一统中华,那……”
洪天和朱铭在旅途中不断的交谈,商议着未来的种种事情,洪天如此起劲,除了长途之旅需要有个人倾谈之外,也想考核一下朱铭,看他是否真值得自己倚重,而且他也想看看这些才智之士心中是打算建立一个怎样的太平天国。
就如此,洪天和朱铭一边探讨着天国的未来,一边急速沿江东进。
……
僧格林沁败亡,南方太平军经营皖北,西北太平军进军苏北和苏中地区,捻军和南方太平军主力,皆大举攻略河南,而中原新附军则北上北京,赵烈文西进成都欲劝降骆秉章,洪天则顺江而下,准备返回天京,大举改造天国。
整个中华的局势,突然之间出现了如此多的变故,天下局势可以说已经变得扑朔迷离。
不过和这些事情比起来,一件更为轰动中华的事情,已经悄然发生。
……
“轰隆隆!”炮声震天,这里是战场!
震天彻地的炮声,让整座北京城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数以万计的百姓龟缩在自己的家中,心惊胆颤的等待着这场战争的结束。
没错!
这是一场战争,一场在北京中的战争!
南方发生剧变的消息,传到北方之时,这场的变动就应运而生了。
僧格林沁的败亡对满清而言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不过比起这个更加让满清惊惧的是中原汉臣的反叛。
满清之所以能窃据中华,汉臣的支持是功不可没的,而满清能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下依旧维持住中华的统治,也是因为汉臣的支持。
而现在大规模的汉臣反叛开始了!
1864年开始的,满清汉臣大规模反叛和起义,被称为甲子起义,或者说是逆顺合流!
甲子起义很好理解,因为1864年是甲子年的缘故,所以人们将这场满清的汉臣大起义以甲子纪年命名。
而逆顺合流之称的来源,是因为这场起义的结果是太平军和中原汉臣的合流,而太平军是满清的反叛者,逆贼,而中原汉臣原本是满清的顺服之人,顺从满清的奴役,但是此时反叛者和顺从者联合在了一起。
1864年的甲子起义的开始,后世的历史学家有人说是天京之战后,彭玉麟等人投降开始,也有人认为该以曾国藩投降为标志。
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天京之战后,彭玉麟等人投降后,不断的有汉臣选择投降太平天国,最终让满清从内部崩溃,认为彭玉麟等人投降是起端。
而支持第二种说法之人,则认为彭玉麟等人投降是被迫的,和后面的苏南战役迫使李鸿章等人投降一样,这并不算得上是起义,只能说是胁从。而曾国藩的主动投降,才是掀起汉臣主动投降太平天国,起义反对满清的标志。
事实上也是如此,曾国藩投降后,安徽巡抚乔松年、江西巡抚沈葆桢、湖北巡抚唐训方、湖南巡抚恽世临,河南巡抚张之万等等,皆是主动起义投入天平天国的,并不是受到洪天大军攻打才投降的。
而在中原剧变后,掌管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军政大权的直隶总督刘长佑,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投身到甲子起义的洪流当中,而且他所立的功劳要比其他那些汉臣大得多,因为他直接挥军北京,对满清首都进行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