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斗转
就在国防军第三师和第五师在长沙城外不慌不忙的进攻长沙城的时候,西线的蔡锷也率领国防军第七师和第八师打出了比历史上更为出色的战绩,极大的挫伤了北洋军的士气,为后续的胜利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国防军第七师和第八师分别从云贵出发,在川南叙州地区完成集结,并与北洋军展开激战,他们的第一个对手是老袁派过来掌控四川的陈宦手下的三个混成旅。这三个混成旅是老袁为了让陈宦能够镇压四川局势,特意编练的,可以说在北洋系统里面战斗力也算是不错的。
不过在蔡锷的指挥下,很快陈宦在川南的防线就被蔡锷给击溃,这国防军第七师和第八师虽然去年年初才组建,但是部队里的士兵骨干都是从广西广东抽调的精锐,再加上优良的装备和一年左右的刻苦训练,战斗力比起混成旅的北洋军高了不止一筹,一个月的时间不到,国防军就基本占领了川南的叙州、宜宾和自流井地区,把川军的传统财税重地给拿到了手中。
不过把这些地方占据下来之后,蔡锷却不得不暂停向成都的进攻,因为另外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过来了,那就是北洋陆军第三师。
第三师改编自原北洋常备陆军第三镇,由曹锟统领,可以说是北洋军嫡系中的嫡系,在冯国璋和段祺瑞两人都不愿意为老袁的春秋大梦出力的时候,第三师就是老袁手里最强的底牌了,而且现在的第三师虽然师长是曹锟这个长江巡阅使,但是实际指挥作战的却是吴佩孚这个当世名将。
在吴佩孚的指挥下,北洋第三师的部队在川南一带跟国防军那是一度打的有声有色,为了解决第三师,蔡锷不得不在西面采取防守态势,以抵挡那些被陈宦驱使着进攻的川军部队。
虽然吴佩孚能力出众,第三师也确实是一支精锐部队,但是国防军比他们更强,更何况国防军是两个满编两万人的师在这里作战,兵力比历史上蔡锷领导的护国战争多了一倍多,战斗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反观北洋第三师,一共就两个旅四个团,另有一个混成旅还在东进之前就丢到了湖南帮助汤芗铭防守去了。
兵力占尽劣势的情况下,纵使吴佩孚智计百出,也难以在采取堂堂正正攻势的蔡锷面前讨到好处,而且在接战一段时间之后,蔡锷也选择了优先把第三师部队给驱逐出重庆,然后由东到西占领整个四川的策略。
先驱逐第三师,一是可以震慑那些川军军阀的心,堂堂北洋精锐部队都不能抵挡国防军的进攻,你们凭什么抵挡。二来嘛,则是避免北洋继续对四川地区采取支援,国社党向要的是一个安定的四川,而不是一个充满混乱的四川,那样对国社党来说没有多大意义。而占据了川东,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减少四川在平定之前得到北洋援助的可能,为国社党夺得一个安定的四川打下基础。毕竟作为一个人口接近五千万的大省,国社党上下对于四川都是极为重视的。
对面的吴佩孚此时也是有苦说不出,这个秀才将军是第一次发现在国内居然有这么棘手的敌人存在。两军交战之后,吴佩孚发现,论战斗力,对面的国社党军队不比北洋嫡系差,士兵都非常训练有素。论火力的话,对面那经常轰鸣的重炮经常压制得第三师炮兵团不敢抬头。而比人数的话,在蔡锷决定先攻重庆之后自己面前面对的敌人已经不下两万了,自己手里的部队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当中还有很多是杂牌部队。
论起智谋来,纵使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的吴佩孚也发现在堂堂正正的蔡锷面前,自己占不到一点便宜。蔡锷本身也是一个智计百出的将领,这次之所以选择平推的打法,主要还是国防军在战斗力和人数之上都拥有着优势,没必要去冒险而已。但是自己不去冒险,蔡锷也不会让自己被敌人的冒险行动所击败,整个国防军四万大军在蔡锷的指挥下简直让吴佩孚看不到一点破绽。
迫不得已之下,吴佩孚只能带着部队且战且退的回到了重庆,然后跟曹锟商量一下这次的仗还有没有必要继续打下去。说实话,打到这个地步,不论是吴佩孚还是曹锟,都看到这场战争北洋方面胜利的机会很小了,老袁那里承诺了很久的支援连影子都没有看到,而老袁跟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闹矛盾的事情作为北洋高层之一的曹锟也是有所耳闻,对曹锟来说效忠老袁重要,但是保全自己更加重要。
听完吴佩孚对局势的分析之后,曹锟长叹一口气道:“子玉啊,大总统这一步看来是真的走错了啊,现在北洋的老弟兄都不再帮他了,我们在这里继续死战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也知道此战失利并不是你的原因,谁知道这突然冒出来的国防军有这么强的实力,依我看啊,这国防军已成北洋大敌咯。”
就这样,在感觉没有胜利机会的情况下,曹锟果断的率领他的第三师开始撤退,从重庆往湖北行军,到时候能够留在武汉自然是好,不行的话回去驻守河南或者直隶远离前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明知大总统失败了的情况之下,怎样保存自己的实力已经成了曹锟的第一选择。
曹锟撤退的时候那叫一个刮地三尺,自觉没有机会回到重庆的他纵兵把重庆城里绝大部分现金搜刮一空,然后带着顺江而下,只给蔡锷留下一个满地鸡毛的重庆。看到第三师果断撤退,蔡锷也是松了一口气,老实说他一直采取平推的战术,也是担心第三师狗急跳墙跟国防军同归于尽,那样的话国防军纵使胜利了,自身损伤也会不低。现在曹锟自己知难而退,对于国防军来说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了,他们可以放心的转过头去收拾那些川军军阀了。
现在的四川军阀基本都是保路运动那会起来的,历史上著名的刘湘刘文辉叔侄现在还只是一介中级军官,而另外一个刘姓军阀刘存厚则在国防军开进四川后不久就投靠了国防军,为老长官蔡锷充当马前卒,总的来说现在的四川除了陈宦之外就只有小猫小狗三两只,对国防军已经不再构成威胁。
而就在蔡锷驱逐了第三师,开始带领部队逐步清理四川内部的时候,东面的长沙战场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当时跟第三师一同从桂林北进的第二师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湘西的敌人,除了留下小部队继续清剿残敌稳定局势之外,大部队开始向东进发,准备进占岳州,切断汤芗铭的退路。
在得知国防军居然还有一支部队在北面之后,长沙城内直接军心大乱。本来他们能够坚持到现在,主要还是因为国防军珍惜士兵性命,没有选择过度强攻,甚至还以长沙城为对象,积累起攻城经验来。毕竟国防军从广西起军到现在,并没有多少攻打坚城的经验,唯一的一个大城市广州还是龙济光那种二流军阀驻守,没过几天就被赶出了广州城。
不过随着北面第二师接近岳州,第三师和第五师的进攻经验也积累的差不多了,两位师长一商量之后,决定开始对长沙城展开猛攻。
国防军这一猛攻,汤芗铭可就吓坏了。本来作为一个海军将领让他指挥城市防守就有些捉襟见肘了,现在看北面敌人快要攻占岳州了城外就开始猛攻,这是根本不想给自己逃跑的空间啊,要是等他们什么时候在西面也布置一支部队,那自己岂不是插翅难逃了,自己的福还没有享够呢,怎么可以就这样被敌人俘虏。
就这样,汤芗铭这个湖南将军在自认为长沙不可坚守之后,当晚就找来了自己的几个心腹,在他们的保护之下深夜缒城而下,带着自己的家人悄悄的消失在了长沙城外。直到第二天下面的军官去找汤司令汇报军务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最高指挥官已经抛弃他们逃跑了。
这下子,整个长沙的军心彻底乱了,现在长沙城里的军官们想要继续拒城而守的有,想要赶紧逃跑的也有,想要直接投降的更是不少,而汤芗铭逃跑之后,长沙城内更是一个能够镇住局势的人都没有,偌大一个长沙城从汤芗铭逃跑开始,已经乱成了一团糟。
城外的国防军突然发现今天的进攻下敌人的防守突然变的跟纸糊的一样,轻易就被他们突破了城墙的防守,并且打开了一个城门,在城内建立了突击阵地。这么轻松的战斗反而让国防军的军官摸不着头脑,在情况不明之前也不敢擅自进攻,以免落入敌人的陷阱。直到当天晚上有人跑到国防军营地来投降,大家才知道了长沙城内发生的一切,然后在第二天奋起直追,把绝大部分长沙守军歼灭在了城内,只有少数机灵的向着西面逃出了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