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惊魂甫定来日方长

古若伊隐约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待要向书生问个明白,以作打算,谁知情急之下,又将书生给吓晕过去,这一次,若伊没有再去拍醒他,而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等他自己醒转。

总算这书生晕得快,醒得也不慢,待他清醒过来,看到古若伊安坐在一边,自己也好好的,那颗一再受惊吓的心方真正定下神来,忽然发现自己一直半躺着,似乎于礼不合,便翻转身爬起来,还不忘理了理衣冠,这才期期艾艾地说:“在下叶适亭,姑娘有礼了。”

“叶、叶公子,刚刚多有得罪,还请公子见谅!”古若伊见他恢复过来,自是高兴,也便学着他的口气答道。

“哪里哪里,是小生失礼了,还望姑娘莫见笑!”叶适亭施礼不迭。

若伊展颜笑道:“那我们算是不打不相识了!你别见外,叫我若伊就好了。嗯,我可以叫你——”若伊说着故意顿下来,大方含笑地看着叶适亭,只见他身形文弱却并不单薄,五官俊秀,果然是一个儒雅的读书人,此刻,书生虽有几分难为情,但其举手投足间仍有种说不出的从容气度,这让若伊对他平添了几分好感。

“姑娘,不,若伊姑娘,你可直呼适亭之名。”叶适亭急忙说道,仍有些局促不安的样子,他不敢直视若伊的眼睛,但说话之际,却也鼓足勇气看向她,这才注意到若伊奇异的短发下,有着一张清丽脱俗的脸孔,她不似常乐的圆润艳丽,也不似瑶姝的纤秀妩媚,而是具有一种空灵夺目的神采,尤其是那一对眼眸,好似、好似——叶适亭正在心里暗自踌蹰,不知要怎么形容,却被若伊的说话声打断了。

“适亭,今天是什么日子呀?”若伊见他呆呆的,担心他又会进入之前那种悲凄的状态,便想同他聊聊,顺便也打听打听情况。

“永徽五年六月一十六,瑶妹妹出阁的日子。”叶适亭念道,长叹一声。

天哪,这不是1300多年前的唐朝的年号吗?因为比较熟悉这一段历史,所以若伊一听就知道了!若伊不敢相信,她竟然穿越了,而且,穿越到了1300多年前的唐朝!

若伊不禁轻呼一声,心好似猛地被撞了,有些发麻。虽然先前已有所觉悟,可这会儿亲耳证实,情感上的巨大震动还是没有办法免疫的,毕竟这也太夸张了,传说中的穿越,发生在随河突变之后,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呢?想到这里,若伊猛然伸手在颈上摸索,糟了,她的项链不见了!

这一惊着实非同小可。若伊急忙转身四下查找,哪有半点项链的踪影。

叶适亭看她又是惊愕然又是忙乱的样子,不由关切地问道:“你怎么了?丢什么东西了吗?”

“嗯,我的项链丢了。”若伊说道,心里虽然着急,可是向来冷静处事的她很清楚,此刻的当务之急是什么?于是,赶紧整理好情绪,对叶适亭说道:“先别管它了,以后再慢慢找吧。”说着对叶适亭笑了笑,以便他安心。

“此刻虽说有明月相照,到底比不得白天,不如等天亮了,我再帮你细细找寻。你放心,这一带极少有人来的,不用担心被人拾了去。”叶适亭挺有君子风度的,暂时收住了悲惨的他,看起来就像邻家哥哥一样温暖。

“好啊,谢谢你啦!”若伊感激地说道,今夜身不由己地到此,能够遇到这位温柔的书生,实在是太好了!“对了,适亭,咱们现在是在哪里呢?我迷路了。”若伊望着叶适亭说道。

“这里是镇外的望断崖,往那个方向走五六里,就到风泉镇了。”叶适亭说着用手朝右前方一指。

“风泉镇?是镇上有个叫‘风泉’的泉眼么?”若伊想到自己的家乡随河镇,不由问道。

“是啊,正是因风泉而得名,原来你也听说过了。”叶适亭说道,顿了一顿,又有些愤然地说,“泉好有什么用呢,不能造福于民,形同废物而已。”

若伊听他这话说得奇怪,便问:“怎么这么说呢?”

“唉,这个说来话长——”叶适亭说着,忽然看看天色,心里寻思道,这时候也不早了,再不回去怕又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事不宜迟,还是速速回家为妙,如此想着,便对若伊说,“待日后有机会我们再叙吧。此时天色已晚,不知你在镇上可有落脚处?”

若伊摇摇头,心里有些茫然无绪。

“嗯,若伊姑娘,你我虽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若是蒙你不弃,可随我回去,我家中就只有一位祖母,她待人向来慈善可亲,一定会好好款待你的,不知你意下如何?”叶适亭见状,心里顿时涌出怜惜之情,不假思索地便道出了这番肺腑之言。

这一番邀请,若是发生在21世纪,不被人当头痛骂其别有居心,也会被当成弱智惹人取笑,不过幸运的是,这话出自古代一饱读圣贤书的书生口中,加之此人是一脸的清澈坦荡,那可就是说服力感染力齐涌,若伊当即颇为感动,连忙开心地说:“好啊,你简直太让我喜出望外了!真的,适亭,今天能遇到你,我实在是太幸运了!”

叶适亭见她如此说,也十分高兴,一面还细心地除下长衫递给若伊,若伊知他是担心自己的装束去镇上有所不便,便欣然穿上,再用腰带束好,看着倒也不错。

“若伊姑娘,何以你会孤身到此呢?”叶适亭问道,他看一眼若伊,不知为何,对这位初初结识的姑娘,竟然有一种关切之情油然而生。

“唉,这个说来话长。”若伊套用叶适亭的话,说着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另想了个简易的解释,“我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在那个树林里迷了路。”

“那你打算要去哪里呢?”叶适亭问道。

“风泉镇啊,其实,我本来就是走到哪里算哪里,随缘而来,随意而往。”若伊笑道,随河送了她来这里,只好“既来之,则安之”了。

“敢问——”叶适亭闻言,有些惊讶又敬佩地说,“你是游历四方的女侠么?”

“你看我这样子像吗?”若伊笑问。

叶适亭认真地端详了片刻之后,郑重地点点头。

若伊不由笑了,穿越过来便成了“女侠”,看来这个出场还不错哦,再说了,这样明月当空的夜晚,在随河镇时的她,不是在河边转悠,便是躺在自家院里静静地望星空,何曾有机会像这样,与周身散发着文化气质的帅哥,月下漫步兼聊天呢,所以不知不觉中,穿越后那种巨型的震动及“时差”,在这样洽洽的氛围中消弥了。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不是上有年事已高的祖母,适亭也极想走出这个镇子,去看看外面的天地,去过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叶适亭动情地说,对若伊的敬佩,勾起了他心底对那种自由自在走天下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只要你不放弃,总会有机会的。”若伊说着拍拍叶适亭的肩膀,以示鼓励。而叶适亭被她一拍之下,果真大受鼓舞,心里便因为若伊的言语和举动,存了一份来自于她的温暖与解意。

俩人就这么聊着往镇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