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北满格局(二)
5月的满洲大地已经有些泥泞了。满蒙开拓队队长、满蒙保安司令陆小峰踩着一条煤渣铺成的小路,远远眺望着面前的原野,满脸不耐地问道:“这里就没一个会种田的吗?”
几位军官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良久以后,军衔最高的贝振声少校站了出来,对着陆小峰说道:“司令,这里都是渔猎为生的野人,他们懂什么种地呀?满蒙大地上,会种地的就只有达斡尔人了,但这边比较少,要不行文哈尔滨及宁古塔方面,让那边调拨一部分过来,反正他们那边也没啥事嘛。”
说到最后一句时,贝振声少校的语气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股酸溜溜的味道。曾几何时,他也是哈尔滨堡的警备司令,在那边呼风唤雨,管辖一方,远近部落头人纷纷巴结,那叫一个风光无限。可谁成想,一朝天子一朝臣啊,陈科陈队长一走,他在哈尔滨也没待多久,很快便辗转多个职位,最后干脆去了朝鲜江原道的襄阳郡,担任东岸军事顾问团团长,帮全氏家族训练新军,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次东岸扫荡海西女真部,也让朝鲜王国派五千兵马协助,朝鲜人权衡再三,不敢拒绝,于是最后从御营厅挑选了三千禁军,又下令控制着高城、杆城、襄阳三郡的江原道岭东兵马使全大中出兵两千,凑足了五千人,然后分乘第三舰队东北亚分舰队的船只抵达鲸海北部沿岸,择机登陆作战。
这五千名朝鲜士兵,基本上是由东岸军事顾问团团长贝振声少校指挥的,他们第一下就在后世奥加附近登陆。这里是一条河流的入海口,港外却很开阔,而且海水意外地深,非常适合东岸人的大型战舰进出,于是五千人马花了四五天时间,在附近登陆、集结完毕。
满洲大地气候严酷,文明水平低下,生活在这白山黑水间的原住民们多以渔猎为生。所以,你若是想找到更多的原住民,沿着河流找准没错的,因为鱼是这些民族生产生活所不可或缺的物资,不但人要食用,同时也是狗的主粮,以上这些是东岸人在外东北多年总结出来的规律。
当然满洲和外东北又有些不太一样。毕竟千百年来,这里和中原百姓接触相对多一些,尤其是数百年前还曾经有过一个盛极一时的大辽帝国,在那个年代,幽州的很多汉人到满洲大地为官,很多汉人商人、手工业者也来此生活,带来了很多来自中原的文化及技术,使得这里的百姓相对而言比外东北要更文明一些、先进一些。
不过,这都是有限度的!再先进、再文明,你没了自己的文字,文明就会倒退,时至今日,即便还有一点残留,但也很有限,所以满洲大地上的原住民依然可称为野人,依然是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沿着河流找他们肯定不会错!
贝振声少校指挥的五千名朝鲜士兵战斗力还算马马虎虎。朝鲜君臣也不是傻子,既然已经决定了出兵,那么再派一些稀烂货色出来,不但可能损兵折将,还会恶了东岸人,这又何必呢?因此,从汉阳城出发的三千御营禁军都是拣选的精锐,襄阳全氏的两千人马也是贝振声亲自整顿过的,故这些人还算能战,虽然肯定比不上东岸人就是了。
五千人马登岸休整了数日后,便沿着河流一路推进,期间遇到了几个小部落,交战后有些小挫,但在调整之后基本都反败为胜。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他们一共经历了大小二十余战,毙伤俘海西女真各部六千余人,战果甚是辉煌。
陆小峰在海参崴陆陆续续接到了一些来自奥加港的情报,都是斥候们冒着严寒,穿越上千里地,九死一生送来的。他看完后对奥加那边的情况稍稍有了一些了解,但他还是很不放心,担心那帮人在糊弄自己,讳败为胜。因为他很清楚海西女真的战斗力,即便朝鲜军队装备先进,但也未必就稳胜了。要知道,当年黄台吉调集了鼎盛时期的八旗兵两万人,也干不过装备简陋的野女真六千人,朝鲜人真的行吗?因此他在开春一化冻,船只可以出港后,便跟随运输粮食、弹药的船队北上,抵达了奥加港。
还好,真是情况令他松了一口气!这些朝鲜人看起来还行,装备挺精良的,训练也正常,应该是朝鲜国内的一线精锐部队了。而且,幸运的是,他们从奥加港沿着河流上溯时,几乎没遇到过成规模的野人,最大的一股大概也就一千多人的样子就是这支部队,通过地形伏击,竟然给了朝鲜军队相当的杀伤因此最终都被这帮朝鲜人一一战而胜之。
当然朝鲜人打得相对吃力也和没有内应有关。想哈尔滨堡那边,早些年东岸人就放了女真人萨木尔及蒙古人奥尔格勒去,经营心向东岸的三十二屯部众,因此魏文度率军杀过去后可以势如破竹,一呼百应。可在这边没这个条件,东岸人对海西女真这边的经营有所忽视,渗透力度不大,带路党培养得极少,因此导致朝鲜人登陆后没有什么内应,推进起来非常困难,并不纯因为他们战斗力不够强的原因。
不过还好,总算他们人数众多,这里的女人野人也不成体系,因此被他们深入了一两百公里,差一点就与海参崴北上的那部分人马会师了。目前,这小四千朝鲜兵马分成了三部,分别驻扎在三个营寨内,其中奥加一部、富马一部、斜谷一部,控制着大半年来征讨过的女人人居住的地区。
陆小峰来了后便仔细询问了这边的情况,尤其是这三个驻兵点他更是仔细权衡了下,最后决定在这三处设乡,建立定居点,控制这一整条线。他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斜谷乡西面,从海参崴北上的军队进展很顺利,已经攻破或降服了当地所有的部落,并在重要节点北固乡设立定居点,派兵展开军屯。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这四个定居点设立后,便可以连成一线,正所谓以点带线也。而考虑到东岸人早就已经沿着乌苏里江一线设立了诸多定居点,这一横一纵两条线在礼成乡一带交汇后,便可以以线带面,控制相当辽阔的地域了,故陆小峰毫不犹豫地同意在这里设立一系列的定居点。
不过,定居点有了,但人呢?原本的女真人肯定是不成了,这些人擅长渔猎,但不会种地,而如果没有人会种地,大家都逐水草而居或四处游猎的话,那么定居点又如何维系下去?所以这才有了陆小峰一开始的问题,这里没人会种地吗?
而在听到贝振声的话后,他基本上确定了,这个地方是真的太落后了,不靠大量来自先进地区的移民来带的话,基本上文明是很难起来的。得,还是得到宁绍一带去想办法,那里人口增长很快,但无论是农业还是工商业,都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那么就只能往外输出了,远东诸藩以及东岸本土无疑是当地移民最主要的去处。
不过来自南边的移民数量不可能是无限的,且去向选择很多,每年能够被吸引来到满蒙地区满打满算不过五六千人罢了。而就这五六千人,还有很多地方争抢!诸如外东北之类的远地方就不谈了,陆小峰从去年到今年在南边新设的东堡乡、松阳乡、卡赞乡、东宁乡、绥芬河乡、图里乡、虎林乡等多个定居点,比较密集,需要安排的人很多,因此未必有多少宁绍移民可以用到这些地方,说起来确实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
难不成,真的只能贝振声所说的,从哈尔滨堡、模范堡一带调人?那可真是个不太好笑的玩笑呢!要知道,那边目前的人也很紧呢,且当年安排了许多宁绍移民过来,与当地人混居通婚,正处于融合调整阶段。这个时候贸然削减当地人口,隐患怕是很大,陆小峰也不敢这么做。
唉,别人都是人多地少,但东岸却是人少地多,这可真是一件糟心的事情,陆小峰对此有些无奈。满洲大地无疑是肥沃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而且库页岛那边的大泊植物园几十年种子研究、培育下来成果斐然,适宜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小麦、水稻种子已经推出了好几代。小规模实验证明这些抗寒种子能够在满蒙高纬度地区种植、生长,且产量也相当不低,而在哈尔滨堡、模范堡乃至伯力等县的中等规模推广种植实验中,反响也相当不错。
毕竟,这个年代的气温较清初那段最冷的时节已经升了很多了其实不升也没问题,19世纪后期东北的气温比明末清初还低,照样可以种植,当然这得益于朝鲜农民对抗寒水稻种子的潜心培育东北平原有大把的黑土地可以拿来种植粮食,进而成为一个稳定地粮仓,然后在满足本地消费的同时,搞不好还有余裕出口南方的宁绍,与目前正在当地大量倾销的朝鲜粮食、南洋粮食构成竞争,减轻一点白银外流的程度。
但以上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人,而且是来自文明地区的有足够农耕经验的人口!但就是这人口来源,真的让人头疼啊!宁绍是人多,但盯着的地方多,来自本土移民部的官员常年坐镇定海港,用土地和安家费诱惑这些人前往东岸本土,虽然九死一生出远洋对他们来说有些心理障碍,但多多少少还是有许多被吸引过去的,这就使得登莱、满蒙、黑水三镇移民人口基数大大减少。
好在登莱人口这些年增长很快,对移民的吸引力下降了不少,气候寒冷但资源丰富、机会多多的满蒙、黑水两镇的吸引力有所上升,不然的话还不知道怎么办呢!黑水可以用相对优渥的生活环境及较多的工作机会吸引人,满蒙在这方面劣势不小,要想吸引人口还得好好计议一下。陆小峰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不日返海参崴后,就立即找来负责移民的有关部门,让他们加大力度、加大投资,想尽一切办法吸引人才,这是满蒙发展的根基,不得不重视!
作为在满蒙地区工作多年的干部,从县长、地区警备司令、开拓队长一步步起来的陆小峰,对这片白山黑水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他的两个孩子在这里出生,他的青春在这里奉献,他比谁都希望这片土地变得更好。眼看现在宁绍、登莱等地发展迅速,经济一片繁荣,黑水管委会也在一个接一个本土投资项目落地的情况下稳步发展,他内心中就有一种焦急之感。
在他看来,满蒙有牧场、有森林、有黑土地、有煤铁、有黄金,更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这里完全就是一个超大号的宝库。如果有足够的人口来填充的话,只要有个几十年的时间,已经持之以恒的投资,那么这个地区是足以发展成一个改变地区格局的实体的,这没有一点疑问。
陆小峰有一个野望,那就是哪天获得本土允许,将现代化的新事物更多地引入到满蒙大地上,如他之前一直忙活着却无甚结果的铁路,如他正在筹划着获取贷款修建的军工厂、机械加工厂等等。总之,他是愿意为这里付出更多的,无奈巧妇乃为无米之吹,没有人啊!
曾经也有人向他提议引进朝鲜人或日本人。前者很快就被她否决了,应该旁边就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朝鲜王国,如果不想给日后埋下隐患的话,最好不要移民朝鲜人过来。至于日本人嘛,不是不可以,但也不宜太多。当然闭关锁国状态下的日本也没法捞到多少移民,撑死了一些浪人罢了,且程序繁琐,很是麻烦,一年撑死了千把人而已,用处不大。真正能够解决满蒙人口“饥饿感”的,还是只有近在咫尺的中国大陆啊!
“实在不行的话,看看能不能托登莱和宁绍那边帮帮忙,到与清国的通商口岸去花钱打广告,招募穷苦人口出海干活。相信只要肯花钱,应该会有一些人愿意过来吧?嗯,满蒙是统治阶级,且人口不是很多,应该不会来,来的基本上就只可能是汉人了。这些人对清国没太多感情,只要来了满洲,配合一些政策,花上几十年时间消化,基本上就成为自己的力量了。嗯,这招确实可以试一试!只不过应该会花很多钱吧,说不得一些铁路、公路项目也得放弃了,先集中精力做好这件事吧。有人才有一切啊!”陆小峰怔怔地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