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左右逢源
说楼兰王国是大漠上的一颗明珠,那真是不假。
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错落有致的尖尖圆圆的屋顶在一片葱郁的黄绿色间伸出。
街上三三两两的人们脸上洋溢着悠闲而淡然的神情,从他们的穿着上看来,跟大汉子民相差不大,其中也有白纱蒙面的波斯女人,也有头戴布帽的维族人,更有不少叫不出民族的人走在大街上。
楼兰王国整体布局就是一个庞大的八卦形状,王宫就建在八条大街的正中间,那高高突起的金黄色尖顶就是王宫大殿的中心点。
皇宫的守卫的看到智玄上人过来,并无几他盘问什么,反而向他行了个礼,伸出右手请他进去。可见智玄上人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在楼兰王国,兰莲寺的地位仅次于皇宫。
在皇宫内,智玄上人畅通无阻,直到大殿门口,智玄上人对门口一位身穿金色铠甲的将军模样的人说道:“季将军,请进去通报一声,我有要事求见陛下。”
季将军对着智玄上人一抱拳,转身向内走去……
楼兰王国虽是物丰民富,可人口只有几万之众,军队更是不足千员,只能算是个大漠中的小国,在大汉的版图上,一个小圆点也算不上。
就这么个弹丸小国能在东有大汉,西有匈奴的境况下安居乐业,还真的不易。
穿过豪华的廊柱,远远的就看到头戴金冠的楼兰王对着智玄上人微笑。
“陛下,贫僧有要事禀报!”智玄上人行了个礼。
“上人请免礼,何事,你就说吧。”
智玄上人吩咐了悟将亲眼所见所闻跟楼兰王做了详细的叙述。
“陛下,现在这条路上由于鬼盗的暴行,来往商人越来越少,那必定会影响我国的繁荣,如此下去,商贸必定萧条,那更会影响民众的生活。”智玄上人在了悟说完接着说道。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该如何处理。”楼兰王想了下,征求智玄上人。
“陛下,鬼盗现在已是渐成气候,他们的首领不是等闲之辈,我认为,如让他们发展下去,必定后患无穷。”
“你应该知道,现在东有大汉,西有匈奴,他们哪个不是对我楼兰王国虎视眈眈。何况鬼盗针对的不是楼兰王国的子民,他们只针对过往的商人。”
智玄上人从国王的话中可以听得出来,他应该想要借助鬼盗来牵制大汉跟匈奴,而智玄上人之所以暗中命了尘打探鬼盗的剿穴,想要弄清楚鬼盗的目的。智玄上人虽身为僧人,可他知道,兰莲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寺内的武僧就是为楼兰王国的安然而存在。以他这几年的观察,他觉得鬼盗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来往的商人的财富。
“陛下,你对鬼盗不对你的子民下手的意图吗?”智玄上人试着问了这么一句。
楼兰国王思考了好了回儿,对智玄上人说道:“了尘跟踪鬼盗,会不会让他们对我们会采取行动。”
看着国王犹豫了这么久才反问自己这事,智玄上人更是明白了国王对鬼盗心存顾忌。
“陛下,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养虎成患,我认为鬼盗就是身边的一只老虎,如果现在犹豫不决,以后它必定会反扑。”
“上人,对于这次鬼盗的行动,我看还是不要插手。这次大汉跟匈奴各派来使节,说要派军队来剿灭鬼盗,我已命东西驿馆精心安排好生招待他们。”
国王的意图非常明显,现在鬼盗对自己并无影响,而大汉与匈奴为了利益都在争取与楼兰王国建立友好关系,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并不想挑志事端,万一与鬼盗发生冲突,必然要派出军队,不管胜与负,必然要付出代价,这些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结果,他现在想着的就是如何在两国大国间左右逢源,让子民安居乐业。
现在国王并无出兵剿匪的意愿,智玄上人已是无话可说,做为臣民,不管国王对自己有多器重,还得有所保留,智玄上人对国王行了个礼带着了悟转过头来。
刚走出皇宫大殿,了悟轻声对智玄上人说道:“师父,了尘师弟的事就这么完了。”
“现在陛下的意思你刚才也听得很清楚了吧,我们回寺再说,这事不会这么简单。”
了悟见师父这么一说,他也不便多问,心里想着了尘的形象,心头郁闷。
“师父,师父,你来了怎么不跟我说呢。”
非常动听的声音响起,空气中充斥着如香的淡淡幽香。
抬头一望,惊艳了已是脱离凡尘的了悟。
只见面前一位从天而降的少女,那眉如黛,凤眼高鼻梁,樱桃小嘴凝脂粉颊,纤细腰身不盈一握。
了悟怀疑这就是是天上下凡的仙女,他眼睛直勾勾的望着婷婷玉立的少女,竟忘了开口。
“宛如,这么大了还是这么顽皮,小心伤着了。”
“师父,你教的徒弟怎么会轻易伤着了呢,我刚才那招还行吧。”
“不错,你是找陛下来的吧,他在里面你快进去吧。”
宛如转头看见了悟眼睛盯着自己,不由得娇声笑道:“师父,这位是谁啊,怎么这么傻乎乎的。”
智玄上人看到了悟这异常的神态,轻轻敲了下他的光头。
这一敲让了悟猛然一悟,清醒了过来,脸上一片绯红,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
“这位是宛如公主。”然后他又对宛如说道:“这是我的徒弟了悟。”
“哦,那就是我的师兄弟了,那还不进去让父皇吩咐御厨做几道好菜,请师父好好吃顿午餐。”
“不用了,宛如,我们已见过陛下了,还有要事得赶回去。”
宛如一听智玄上人要走,嘟着嘴说道:“师父,我们好几年没见过面了,你就让我好好的陪你吃顿饭嘛。”
“宛如,师父真的还有要事在身,下次,你来兰莲寺,我让厨子给你做最爱吃的麻辣豆腐。”
听智玄上人这样一说,宛如开心的一笑说道:“好啊!好啊!过几天我马上就去。”
这宛如公主从小就喜文爱武,楼兰王就让她拜智玄上人为师。
智玄上人对这位机灵,聪慧的公主自是喜欢得不得了,竭力栽培。
宛如不仅悟性很高更是勤练好问,武技自是突飞猛进,深得智玄上人的喜爱,可她到了十四岁时,楼兰王为了让了让汉王朝知道自己的忠心,将宛如送到长安进入国学院继续深造。其实说是送宛如去学习,那还不如是做人质差不多,不过,宛如并没有受到限制,但不能随意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