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泪流满面
崇祯皇帝看着底下的臣子,大声地问道:“你们还有谁认为这是奇技淫巧?”
都这样了,谁还敢说这是奇技淫巧了?一时之间,大部分臣子都把头低了下去,不敢和皇帝的目光对视。
不过让崇祯皇帝意外的是,忽然,有一人跨步出列,难道他认为这是奇技淫巧?
等到崇祯皇帝看明白这人时,不由得又有点惊讶。来人可是徐光启,是明末开眼开世界的代表人物啊,他会执着地认为这是奇技淫巧?
“陛下,臣举荐一书,或为陛下所言之科技能献上一点绵薄之力!”徐光启激动地躬身奏道。
崇祯皇帝一听,才明白是自己多想了,就是再多的人会以为奇技淫巧什么的,但这位老徐可不会啊!
徐光启这一开口,他差不多就知道他说得是什么,便点点头道:“准奏!”
“陛下,臣在万历三十五年译出来的,此书为用极广,在此时尤所急需。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徐光启大声地奏道,”是以,老臣以为,我大明当广而学之,为科技保驾护航!“
“准奏!”崇祯皇帝想也不想,立刻答应道。虽然这不是他事先安排的,可出现了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谁知这还没完,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也跟着出列奏道:“陛下所传之数理化三门基础,臣以为是科技之法的重中之重,理当让天下人学习之!”
这又是什么情况?不少臣子对此很是意外,看看孙元化又看看崇祯皇帝,眼神中都带着狐疑。
“老臣附议!”这时,徐光启回过神来,想起皇帝所传学识,似乎比自己翻译出来的还要来得实在,不由得连忙表态道。
崇祯皇帝在驱逐传教士之后,就有在整理数理化三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当时徐光启为推广番薯等高产作物出了京师,是孙元化在负责对接的。但徐光启回京之后,自然有从孙元化那里拿到看过。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最后完本,毕竟崇祯皇帝的事多,也因此,徐光启才没有第一时间推荐这个。
崇祯皇帝听了,便笑着说道:“此事就交给卿等礼部来安排吧!”
徐光启是礼部尚书,刚好是份内之事,得皇帝口谕,立刻躬身领命。其他臣子,都被皇帝所讲得科技震惊到了,虽然他们有的人,明锐地感觉到,似乎皇帝要开始动科举这块内容了。可此时此刻,他们也没看到首辅有反对,便也没有出头。
于是,这事自然就算定下来了。当然了,崇祯皇帝也没想过,这事会一帆风顺,不管怎么样,先开了口子也是好的。
崇祯皇帝此时的心情不错,看看时间还早,便低声吩咐了轮值太监高时月几句,而后对底下大臣又说道:“热胀冷缩之科技,还能应用到别的方面。之前的时候,朕已经给一部分臣工见识了。如今又有改进,朕就给诸位爱卿都见识见识。”
一听这话,六部尚书及内阁辅臣一听就明白,皇上这是在说那什么蒸汽机了!上次看了之后,就听皇上说要继续改进,可一直没有消息,没想到今日却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这么想着,他们这些人不由得都有点期待,不知道蒸汽机会被皇上改进成什么样子?
而那些低一些的官员,那日没有去参观过的,则一个个都非常地好奇,这次皇上竟然能拿出现成的东西,不知道会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样的能耐,会不会带着人飞上天呢?
在底下臣子的窃窃私语中,一群内侍用平板车拉了蒸汽机过来了,就在朝议广场中间,现场再进行装卸,安置,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大部分文官武将看到他们要见识的东西,竟然是一个铁做的大疙瘩。看着有桶一样的东西,还有炉子?还有那转轮是什么……
从外型上看,除了那些先前已经听过解释的臣子之外,竟然没有一个臣子知道这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不过有一天他们是肯定的,这东西肯定不能飞上天!
等一切准备完毕,兵仗局的匠人和帮手的内侍侍立一边时,静鞭响起,众人安静下来,崇祯皇帝才微笑着介绍道:“这个东西,其实才是朕所说的科技神器,当然了,这是科技神器之一,是用科技的理念打造出来的家伙,用来改变我大明的方方面面。”
看着底下臣子都在注意那蒸汽机,崇祯皇帝便继续介绍道:“这东西,朕称之为蒸汽机,最主要的原理,就是通过燃烧煤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燃烧产生的能量,可以用来作为其他事情的动能!”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又道:“朕知道,卿等可能听不懂朕说得这些话,也不明白这台蒸汽机的好处。因此,卿等先看吧!”
说完之后,他点了点头,那些兵仗局的匠人便当场开始操作了起来。
这台蒸汽机,经过一年的改进,在热能的利用效率上,已经提高了不少,虽然比起后世的蒸汽机来说,热能利用效率还是低,却也算是勉强能用了。
朝议中的文官武将,就看着那些匠人往那什么蒸汽机的肚子里添煤炭烧着,然后这里摆弄一下,那里摆弄一下,他们就发现,这个蒸汽机的手就开始动了起来,很有规律地在一动一动的。
“嗯???”不少文官武将看不明白,这算是什么意思?这有什么用?
崇祯皇帝知道这些没见识的人,不会有多少联想能力,就主动介绍道:“诸卿请看,这伸出的杠杆,要是连在提水的水井轱辘上,就能匀速提上水,且这提的力气很大,可以提很多量的水,更为关键的是,只要煤炭不断,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它都会永远不知疲倦地提水。当然了,诸卿可能觉得对提水这种事情不以为然。但诸卿可知,这个提水的方式应用于矿井会如何?应用于干旱地区的灌溉会如何?”
他的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跳跃,让这些文官武将不得不跟随他的思路,再次开始跟着跳跃。如果说水井提水这事,他们会嗤之以鼻的话,那干旱地区的灌溉,就会受他们重视了。而一些知道矿井之事的官员,则也对矿井中提水的事情很是在意。因为很多矿井挖到后来不得不放弃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地下水。可如果有这么一个东西在日夜不停地提水,那矿井中的水还需要担心么?
想到这些,不少文官武将就开始重视眼前这个奇怪的蒸汽机了。
但是这还没完,崇祯皇帝又继续介绍道:“还有,这杠杆如果是连在击锤上呢?一如铁匠击打铁料,人力有时而穷,可这蒸汽机却能永不疲倦地工作。如此一来,什么百炼成钢,类似这个的还会有多难么?如果连上钻头来钻东西呢?朕可以告诉你们,如今兵仗局中打造燧发枪等,就已经在用上这蒸汽机了。打造出来的燧发枪,质量也比以前高了一个台阶,速度上也加快了很多……”
这个话,让之前剩下那些还不以为然的文官武将,都纷纷吃惊了。燧发枪可是军国重器,这眼前这东西竟然能用到制造军国重器,而且是能造出更好的军国重器,那这作用,就实在不容忽视了!
“……还有,当这杠杆连接到纺纱机上呢?用人力脚踩纺纱的情况是否会大大改变呢?这一台蒸汽机,可以带动多少纺纱机?如果把这杆杠连接到马车的轮子上呢,那这轮子是否能一直转动,只要煤炭没烧完,就会一直前进呢?如果把这杆杠连到船的桨上面,那是否这船就再也不需要人力,就会自动前进了呢?如果……”
随着崇祯皇帝举了一个又一个的例子,随着这些例子一个又一个地匪夷所思,就连事先已经对这蒸汽机有所了解的那些大臣,如温体仁等人,都脸上带着惊讶,眼睛放光地看着眼前这台蒸汽机了。如果皇上所举的这些例子真得都能一一实现,他们都有点不敢想象,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连温体仁他们都惊讶得很,就不用说第一次听说的文官武将了,他们没想到这蒸汽机竟然有如此多的好处!此时他们的心中,已经再无怀疑,这个就是皇上所说的科技神器!
然而,虽然他们已经同意了,可崇祯皇帝还在说,继续给他们开脑洞:“科技是永无止境的,能让我们大明的国力跃上一个又一个的台阶,能让我们大明的百姓过得越来越好。朕可以再告诉你们,这还只是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能的例子。而这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其实有限,如果将来有一天,有一种更容易燃烧的东西产生的热能,那是不是这台蒸汽机就会变得很小?还有,眼下这个蒸汽机,转化的动能其实有限,大部分热能其实已经浪费掉了。可是卿等想想,如果这些热在将来有一天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呢?那是不是烧一块煤炭,车子都能走很远了?朕可以告诉你们,只要我们大明一直研究下去,以我们大明人的聪明,朕所说的这些必将能实现!”
“朕可以告诉你们,在科技的帮助下,以后我们大明的房子会越建越高,我们大明的产出会越来越多,粮食再也吃不完,衣服再也穿不完,日行千里都只是小意思,甚至将来有一天,我们将能翱翔于空中,更甚至能上月亮去看看……”
大部分文官武将的爱好,就是当官,可终归有一部分人是有别的爱好的,比如徐光启,孙元化等等,他们听着崇祯皇帝描述的远景,想象着皇上所说的那些东西,如果在将来有一天,真得一一实现的话,那将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大明了。想到激动处,不由得泪流满面。此时的徐光启,忽然真恨自己早生了那么多年,以自己的年龄,怕是没法等到那一天了!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是摆出了具体的东西,而后一步步地论述,有理有据,实实在在,并不是空口白话乱说,朝议中的文官武将,个个都是大明的人精,除了个别人之外,绝大部分人只要沿着皇帝的思路想想,就能知道皇上所描述的那种种场景,很可能在将来有一天都会实现!
一念至此,谁还敢说这东西是奇技淫巧?又有谁不羡慕能带来巨大改变的蒸汽机?又有多少人,从这一刻起会对皇上口中的科技产生兴趣?而近日朝议内容传出去后,又会带动多少人去学习、研究科技?
这一次的朝议,在大明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大明其实不乏爱研究的士大夫,在明末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代,思想的爆炸,生活条件的优越,都促使不少士大夫在做各种研究。也是因此,明末时候的科技,其实也是很璀璨的。只是因为王朝的灭亡,满清入主中原后的杀戮,其统治者害怕汉人造反而后采取的种种限制措施,硬生生地把这个好的现象给扼杀了。
文武百官们,在惊讶之后是惊叹,而后不顾君前礼仪,低声和身边的同僚窃窃私语,把心中爆发出来的想法,忍不住第一时间说出来,同时又对着蒸汽机指指点点。
对此,崇祯皇帝不以为意,只是看着眼前这些开了眼界的古人,让他们多讨论下,激动下也是好的。
等过了好长一会时间后,崇祯皇帝才又说道:“这个蒸汽机,朕已经让人在版权专利局进行了登记,明年就将开始生产,同时其应用也将逐步展开。当然了,朕其实对这个蒸汽机还是不满意的,会同时让兵仗局继续进行改进。如果我大明有人也能对蒸汽机有改进,使之更加完备的,朕亦不惜重赏!不过朕可以告诉诸卿,想要掌握科技神器,最好先了解科技基础!”